关键词:装配式;构件设计;现场施工
引言
与现有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能精准控制建筑的总体质量,同时发挥节能和减排作用,在国家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时代背景下,符合当前的新发展概念。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建筑工业化是大势所趋。
1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特点
装配建筑的应用特点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从施工效率角度来看,使用装配建筑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多个环节的共同开发,能有效缩短工期;装配建筑的预制构件在专业车间工业化生产,减少现场作业,不受外部天气影响,能快速高效的生产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完成生产后集中运输到施工现场,标准构件的装配化施工大大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第二,在结构质量方面,预制构件工业划生产,能有效提高构件尺寸精确度,提高构件的质量;现有的建筑工程过于依赖人力资源,而装配式建筑有效地消除了这种限制,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有利于使用信息自动化生产管理,有效地降低人力因素或分包引起的问题;在传统建筑工程过程中,通常根据建筑人员的经验来判断工程质量,难以有效地控制易疏漏的质量问题,采用装配式建筑,能从源头的预制构件生产把控质量关,提高建筑质量;第三,从设计施工的角度来看,装配式的施工没有个性化的要素,通常采用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所以装配的建筑高效保质的同时,往往会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
2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要素
(1)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必须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要求和建筑结构的功能,装配式建筑构件节点设计及建筑材料同时满足相应规范要求,从而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目前,装配式建筑应用还不够广泛,因此,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还不够全面,为了保证构件的质量,设计、预制构件工厂及施工团队应联合协作,视线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保证建筑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
(2)装配式建筑要做到主体装修过程的一体化,建设工程中应做到建筑结构整体与机电设备一体化。因此,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达成一致,三者在开始设计和施工前,应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尽可能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标准和质量效果。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构件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分体结构以及水电内装等部分的安装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以BIM为媒介,联通设计—工厂加工—施工—管理全过程,通过BIM技术对设计效果进行模拟,以分析其可行性。
3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重点
3.1每个构件节点设计
构件的节点的设计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工程,是确保整个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设计节点时,在确保构件的结构安全性、防火防水及耐候性等各项指标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前提下,采用有利于工厂工业化生产加工,现场便于装配施工的构件设计,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并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性。此外,必须确保现场的计算和分析符合实际项目的实际情况,以确保装配的建筑的总体质量。同时保证良好的工程效果。
3.2标准化的构件设计
设计装配式建筑时,应尽可能优化分配工作,以获得更标准的建筑构件。由于中国的装配建筑还处于开发初期,许多建设计划还不成熟,因此一些主要结构要素的装配部件一般意味着难以实现生产。因此,在目前的装配式建筑中,首先,需要不断增加的标准化水平,例如将一个项目的几个单体分开形成标准单位部件的标准平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根据特定类型的模块和主要建筑模块预先做好标准化空间结构的配置,例如参考按公寓模块设计的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合理地放置客厅和卧室。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增加,设计师必须考虑到个人所有者的需求,同时灵活地应用不同类型的公寓组合,并尽可能标准化设计构件。做到少规格,多组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材料浪费,控制成本以提高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经济效益。
4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措施
4.1统筹兼顾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施工方应当重视事前控制,这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必要前提。在施工准备期间,应提前分析可能影响装配式施工质量的因素,并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倘若因为事前准备不充分,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就需要花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弥补疏漏,甚至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施工过程的控制是事中控制关键。与传统的现浇结构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有许多差别。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任务是严格控制配件运输、堆放、检验和安装等过程。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配备相应的专业设备,重视各工序的检验工作,高质量完成装配式建筑的工作要求,以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及时做好事后总结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改进以后的工作。现阶段,我国刚刚出现装配式建筑,没有成熟的管理、技术人员,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资料。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派出具有高水平专业素质的人员时刻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以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通过系统的分析施工过程中记录的资料,我们可以较为充分的了解影响施工质量的种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套完整的应对方案,进而稳定和提高施工质量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4.2针对人员与机械操作的措施
关于人员与机械操作方面,由施工方全权负责,其中,控制重点是组织协调人员与机械的工作。作为组织、控制人员与机械的首要前提,组建一个强大的项目团队显得尤为重要。项目部中的各个部门应该明确各自的责权关系,提高协作能力,加强协作沟通,相互监督。同时可以成立质量监管小组,组内成员分配监控各自责任范围内的质量因素,责任到人,以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履行义务。其次,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构件厂家及优秀施工队伍沟通交流,以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水平。
5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建议
5.1让装配式建筑变得产业化
在装配式建筑的推进过程中,利用日益先进的BIM技术,实现建筑构件部品集成化,设计标准化,主体结构工业化,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的协同一体化;同时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产业化,符合国家目前要求的建筑产业化发展需求,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成为可能。
5.2让装配式施工变得专业化
专业化的装配工程,首先要提高国内建筑装配化和建筑产业化水平。专业化处理加强了每个企业自身的科研创新,改革了施工技术,优化了施工过程。例如,幕墙单元,传统意义上的幕墙建设具体采用高空批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如果能够实现全面机械化安装和工厂化预制,则全面提高了预制装配水平,使装配式施工专业化且能降低建设成本。
结束语
在国家大力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加强对其的优惠政策和支撑能力,逐渐完成与此相关的各种标准和规范,规范国内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专业化施工,构件生产组合多样化,使国内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装配式建筑必是国内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叶红雨.构件工艺设计与建筑装配设计方法初探[D].东南大学,2019.
[2]陈赛国,周红霞,唐振兴.实例探析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22):100-101.
[3]文栋峰.装配式建筑生产与施工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
[4]李晓丹.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计划与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5]李秉航.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居舍,2018(25):8-9.
论文作者: 黄丽娇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现场论文; 工作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