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论文_喻金

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论文_喻金

云南省大理市巍山县第二中学 672401

摘 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高中新课改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都应积极地加入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就如何才能较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中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 研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对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高中新课改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所以,增加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是高中生物课改革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达到问题认识的深化或者最终解决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几种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这两个课题的研究都以文献法为主。

2.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考察,运用有关的理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观察法:通过仔细地观看和认真地考察获得对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认识,如《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

4.实验法:实验是人为地去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完成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有关数据,寻找正确答案。如《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程序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它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程序化、系统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是更为开放、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这三种方式中,小组学习的效果最好。那么,以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如何进行呢?

1.准备阶段:(1)师生共同合作,确定研究课题。高中生物教材中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的名称,但我们开展活动的课题不应该局限于列出的这些课题。师生可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讨论、确定新的课题。与学生生活直接关联的、切入口小的课题较受欢迎,也容易实施,如《烟尘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校园附近环境污染的调查》《我校学生的饮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等。(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实施计划。实践表明,课题小组的人数以5人以下为宜,由学生自由结合组成,教师适当调节。小组同学集体研究,订出实施计划。计划中要有课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活动用具、经费预算、可行性论证、成果预期及表现形式等内容。最后请评审组(教师或师生共同)论证。(3)做好知识铺垫,拓宽研究视野。很多研究性课题对师生来说是比较陌生、富有挑战性的。要较好地完成课题的研究,光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作基础,才能拓展研究的视野,减少研究的盲目性,诱发探究的动机,使学生顺利地进入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可通过邀请专家讲座、走访有关部门、查阅有关文献等多种渠道了解一定的相关知识。

2.实施阶段:(1)重视过程,重视体验。根据前面所述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中,取得科学性如何强、社会价值如何大的成功是次要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去感受、去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有的参与者(包括教师)都是平等的、合作式的,要求学生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并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整理资料,形成结论。学生在研究的同时,要学会整理资料、加工处理、表达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3)交流研讨,分享成果。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主要是以“作业”的形式体现的,如调查报告、研究论文、一项设计、一块展板等。在学生取得研究成果后,要组织班级(或年级、学校)研讨会,通过交流让每一个人都分享成果,使认识和感情得到提升。有些研究成果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为这些部门的决策或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3.评估阶段:研究性学习的评估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时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体参与。评价结果的表现可以是定量的(分数),也可以是定性的(评语),也可以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估的内容应当包括研究计划、活动记录、个人体会、收集的资料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评价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给予肯定和鼓励。

论文作者:喻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论文_喻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