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分泌物培养阳性549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_朱李登,黄庆凤

朱李登 黄庆凤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医院检验科 福建 宁德 352100)

【摘要】 目的:分析切口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切口感染标本分离的菌株。结果:549例切口感染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211例占38.4%,主要以金黄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338例占61.6%,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铜绿色假胞菌和饱馒不动杆菌为主。结论:分析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及时监测细菌耐药性,能够准确掌握细菌耐药动向和耐药性的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切口感染;细菌分布;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197-02

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无菌操作技术及灭菌效果更加的完善,但切口感染依然无法完全的消除。随着细菌耐药性增加,为了更好的了解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我们通过收集切口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外科、骨科住院病人切口感染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菌株549株。

1.2仪器与试剂:采用ATB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的试剂条,均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1.3方法:标本采集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进行。细菌鉴定:采用ATB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细菌鉴试剂条进行菌种鉴定,附加微量管试验。药敏试验:采用ATB细菌鉴定仪及配套药敏试剂条进行药敏试验,附加K-B纸片法。

1.4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版的规定。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色假单胞菌(ATCC27853)由省临检中心提供。4.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检测 根据CLSI2014年推荐的方法及判断标准进行检测。5.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 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从切口分泌物分离出549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211例占38.4%,主要以金黄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338例占61.6%,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铜绿色假胞菌和鲍馒不动杆菌为主,见表1。

表1 549株病原菌分离构成比

2.2 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中ESBL的检出率为58.0%,未检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对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耐药率均比较低,对头孢类的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大,均大于35%以上,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比较低。铜绿色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E的耐药率比较低,鲍馒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多粘菌素E耐药率较低外,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见表2

表2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3 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例为52.7%,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比例为79.2%,未检测出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的菌株,见表3。

表3 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讨论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三年来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切口分泌物标本,从中分离出的549株病原菌,从细菌分布来看,主要的病原菌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监测的药物耐药率均比较低,对临床常用的抗假单胞菌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1.0%、8.9%。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在25~45%之间,但是出现了产粘液性的铜绿色假单胞菌,这些菌株的出现使得治疗效果和耐药监测的结果略有出入,因此对于铜绿色假单胞菌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流行株及变异株的出现,合理应用抗生素[1]。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较强,不动杆菌在临床上的使用药物本身就不多,常用的几种药物耐药率比较高,对多粘菌素E的耐药率最低也达到了28%,与其它文献报道相似[2],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上,但总体来讲从本文对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监测来看较其它文献所报道[3]的耐药率都低一些,可能与初级用药有关系。

在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为52.5%,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例为79.2%。未检测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它药物的都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中最显著为青霉素98.1%,在以往常用于葡萄球菌的抗生素中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也达到40-80%,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低些,在30%左右,利福平耐药率比较低为19%,但比其它文献报道都有上升[4],这就应更多地引起临床及医院感染管理部分的重视。

综上所述,分析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了解细菌耐药动态,建议临床医生及时与微生物实验室沟通联系,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帮助临床更合理制定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 时东彦,赵建宏,李继红等.2012年河北地区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5):49-53.

[2] 习慧明,徐英春,朱德妹等.2010年中国CHINET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2):98-104.

[3] 朱志斌,雷鸣.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219-221.

[4] 关文锦.35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182-183.

论文作者:朱李登,黄庆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切口分泌物培养阳性549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_朱李登,黄庆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