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水利工程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管理体制和技术体系日益完善。对于工程项目,无论是建设管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和质量监督单位,都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使其符合相关要求。并且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过程正常有效进行,推动水利施工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充分发挥防洪、抗旱、护理等综合功能。因此,人们要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管控,有效的避免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施工质量的问题,进而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1、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与价值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施工质量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工程质量则是指所建工程的使用价值,它是一种质量特征,这种特征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水利工程这样关系到广大百姓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工程质量应该要尤为重视。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是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路径,也只有做好施工质量的把控,才能够将水利工程可能存在的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和重要保障。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能够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因素亟待解决。由此可见,当下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就应做好健全施工责任制的工作,将提升工程质量,保障人民核心利益的工作理念逐渐加强并落实,进而全面提升水利工程企业的信誉度,可以在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背景下,实现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
2、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2.1材料设备因素
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只有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才能使工程达标。 水利工程建设所需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较多,比如砂、石、水泥、钢筋、木材、砖等,并且其是最终构成水利工程的实体,所以材料成为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内在因素。施工涉及到的材料,只有做到其本身质量合格,按照要求检验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所有材料的合格度,尤其是要认真检查材料的合格证书和检测报告等证明,并有效杜绝偷工减料,才能切实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现代化施工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较多,比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设备、搅拌设备等。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够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械设备造成了损害,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也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
2.2施工技术因素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流程繁杂,施工技术参差不齐,因此,施工技术令水利工程施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技术是否成熟、工艺流程是否得当、作业操作是否规范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在对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一个综合的可行性分析,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施工技术因素对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保证施工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3施工人员因素
人力资源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但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足,施工规章制度不严格,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施工进度,极容易雇佣缺乏专业施工知识的人员,相关的技术岗位人员也存在着一些能力不足的现象。对于一些突发状况与质量问题,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影响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2.4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因素
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促进水利建设的质量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建设队伍的素质意识已成为影响水利建设管理的影响因素之一,水利工程施工队伍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现场施工队伍过分重视工期,不太重视质量控制,质量意识也很薄弱。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包括许多方面。控制内容的选择、控制方法的确定和对不合格的处理将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已成为影响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
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对施工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控制
注意项目的性质和层次,选择建设单位和分包单位,做好对单位的审计工作,按照相应的规则确定监理公司。首先,对工程开工前的施工范围进行实际调查,了解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需要,借鉴过去的经验等优秀规划项目。施工前,选择具有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人员,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将施工设计方案和可行方案与实际合理化安排结合起来,并加强对这些筹备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施工设计标准和施工合同,建立和提出质量保证体系,在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时需要严格按照项目的技术要求,保证每一环节、每一流程都符合质量标准。同时,提升施工技术就成为了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只有不断提升施工设备的机械化以及施工技术的专业化,才能够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有效控制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此外,对于施工人员、现场监督管理人员、工程验收人员,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整体素质,认真承担责任,严格监督每一个细节,同时实施质量控制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全体员工必须提高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控制意识,实时监控整个建设项目。
3.2设备和材料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会涉及到许多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原料,由于施工设备的种类众多,相关管理人员要在对其严格分类后进行集中管理,并且对设备上的每一个配件都进行严格检测,避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否则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加强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检验力度,减少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上的使用,同时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标准,给原材料的检验做好质量计划,使得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有章可循,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剔除。在使用设备选择方面,必须要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而且选用的设备要扬长避短,既拥有先进的技术、经济合理,又安全稳定、操作便捷、维修方便。 同时兼顾经济性和操作安全等因素,当施工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要解决好维修问题,以及考虑好如何进行相关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方便。
3.3加强政府对施工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政府的监督管理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严格检查各参与单位是否合格,施工单位是否有符合标准的生产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制度,是否有完整的质量检测手段或施工质量管理设备。同时,要加强对建设记录的管理和水利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
3.4加强监理的质量控制
施工监理单位在整个施工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其监测价值。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物料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监理单位要配备足够的巡视监理、旁站监理,严格实行施工过程监理,做好一般工程部位和工序的检查工作,并且要重点检查工程关键部位和工序。监督管理各部分的施工过程和进度,组织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会议,审查讨论施工方案和图纸。施工计划、图纸不符合要求的,由负责单位监督修改并报送。
4、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民生大计,在积极建设的同时更不能忽视质量问题。因此,要根据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加强工程管理,按照国家标准,严格监督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水利施工项目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宏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
[2]权成林.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4)
论文作者:韩冬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设备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