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电力行业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也逐渐加大,尤其在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资金,这不仅是解决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现存问题的需要,也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求。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意识淡薄和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要循序渐进,不是一蹴。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现状问题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市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分析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势环境下,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电网建设突飞猛进,电网架结构日趋坚强,在电网飞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其他基础的工作与时俱进。但电力档案默默无闻的弊端不断显现,与档案管理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相矛盾。
1 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现状问题
1.1电力工程档案管 理过程中缺乏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的管理制度体系
一些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只注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将档案的管理搁置一边,对工程图纸的变更没有做及时的记录和收集,也没有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进行签字,这就为日后的相关信息的查询带来了不便。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 进电力工程档案管 理的进一步发展。
1.2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
电力工程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形成强烈的档案管理意识。相关部门的领导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当某一些文件发生变更时,没有及时号召对档案内容做出更改,更没有将档案管 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正 式 地 运行,导 致了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不按照程序与方法对档案加以管理,甚至出现了归档不分类,组卷不规范的现象频繁出现,导致了日后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出现部分资料遗失或信息泄漏的状况。
1.3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对档案的编制与管理能力,使得原本珍 贵的信息尚未发挥作用,档案资源效应形同虚设。档案管理缺乏专业化,一些电力企业的档案管 理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兼做不同职务,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专心学习档案管 理的专业知识,也来不及抽出时间进行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没有形成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结构,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管理制度面前手足无措,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2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措施
2.1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由于电力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多,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面广量大,各施工单位归档工作的要求和做法不尽一致,而规范化是档案管理的本质要求。要使档案工作有序进行,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适用和操作性强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管理体系、职责分工、奖励处罚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对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立卷归档以及竣工文件编制、交接验收等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在工程建设开始,档案室应向各施工单位分发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规范》以及《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同时还应发放本企业的项目文件归档制度说明,在收集和编制竣工资料时做到有章可循、标准一致、职责分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规范的档案管理行为来推动各参建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档案的归档质量。
2.2抓好项目工程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管理的“ 三同步”
供电企业项目工程的特点是参建单位多、建设工期长,形成的工程档案数量大、内容庞杂。单项工程完工时间也有早有迟,客观上给项目工程档案收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同时项目工程档案是随着项目建设环环相扣,段段相连,步步延伸,逐渐形成的,工程一旦竣工,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就已经是客观存在,要保持和维护这种客观性,就要从工程项目初期抓起,狠抓工程档案管理“三同步”(即工程建设一开始就与开展档案工作同步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与竣工资料的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时,要与一整套合格的竣工档案的验收同步进行)。要确保项目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就要特别注重平时对档案的收集和积累,就必须把事后控制改为事前控制,将项目档案的管理从末端移到前沿,将后续工作变为前置条件,把档案工作从一个工作环节扩展为贯穿始终的全程控制的记录体系,要将项目档案工作和项目建设一样纳入程序管理,与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同步进行,从项目筹划、开工时就先期导入档案管理,直至竣工验收,使工程档案形成首尾相接、全程控制的记录体系。
2.3加强与施工单位沟通,力求档案收集的
完整性和准确性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档案是电力建设工程档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档案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贯穿工程全过程,所以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不只是档案人员的事情和责任,建立一组完整、准确、系统的工程项目档案,是参加工程建设各路大军共同努力的结果。工程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情况最了解,大量的档案产生于他们的手中,他们也是今后利用档案的主体,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检验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档案员负责检验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为了能保证施工单位工程档案的顺利移交,从工程一立项就进行档案工作交底,即(一)项目建设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在工程立项后对项目管理部门进行交底;(二)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管理部门在工程开工后对参建单位进行交底;(三)项目参建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在工程开工后对工程项目管理部进行交底。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应通过开会、到施工单位现场指导等方式与各施工单位加强沟通,就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归档范围、分类、整理组卷及竣工图编制和交接验收等具体问题向各专职资料员明确具体档案要求,学习项目档案管理政策法规,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做法,有效地控制档案的形成质量,减少因意见不一致而造成的返工工作量,真正做到移交精品工程的同时移交精品档案。
2.4积极利用现有设备做好计算机档案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计算机已深入供电企业的各项管理,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供电企业科技档案数量多,种类繁,利用频率高,将档案计算机管理融入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无疑将极大地提高工程档案的利用效益,初步实现供电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将很多重要的东西输入计算机内,一方面方便管理人员查找,比如哪些资料还存库,哪些资料已借出,是谁借的,上面都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也方便了领导的查阅,不用亲自上档案室查资料,直接就可以在计算机内查找。所以,利用计算机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交融,才能不断地提高档案管理的情况,减低管理的风险,提高科技化水平的投入,建立有系统的和有规模档案管理系统,才能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储晓群.电力工程档案管理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7,24(05):73~74.
[2]许丽.浅谈电力企业建设工程中的档案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5(12):188.
论文作者:卿一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