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与建安丰谷_建安风骨论文

盛唐气象与建安丰谷_建安风骨论文

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盛唐论文,建安论文,风骨论文,气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诗歌史上,作为一个理想的诗歌时代,唐代以前大都向往建安,唐代以后则转而醉心于盛唐。盛唐气象乃是在建安风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而成为令人难忘的时代。对于建安风骨的大力提倡,首先有梁代优秀批评家钟嵘的《诗品》,之后就是陈子昂了,他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说: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这有力的语言指出了唐诗明确的方向,之后李白《古风》说: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说: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而专选盛唐的殷璠《河岳英灵集》则说:

      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言气骨则建安为俦,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可见风骨乃是建安诗歌的特点,也是唐诗的优良传统。所以论到高适则说: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论到崔颢则说:

      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然则盛唐气象之继承了建安风骨,盖为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那么盛唐时代与建安时代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又有什么不同点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了解建安时代乃是一个解放的时代,那是从两汉的宫廷势力之下解放出来,从沉闷的礼教束缚之下解放出来,于是文学也就有力地从贵族文学中解放出来,带着人民胜利的心情、民主要求的信念,呈现出一种自由奔驰的浪漫的气质、富于展望的爽朗形象,这就构成建安风骨的精神实质。而唐代也正是从六朝门阀的势力下解放出来,从佛教的虚无倾向中解放出来,从软弱的偏安与长期的分裂局面下解放出来,而表现为文学则是从华靡的倾向中解放出来,带着更为高涨的胜利心情,更为成熟的民主信念,更为豪迈的浪漫气质,更为丰富的爽朗的歌声,出现在诗歌史上。而初唐社会上残余的门阀势力与诗歌中残余的齐梁影响,到了盛唐就一扫而尽,这一种解放的力量,也就是建安风骨真正的优良传统。而这样一种发展的力量与社会上的落后势力、保守势力能没有抵触吗?它与之冲击成为绚烂的浪花,反映为复杂的歌唱,而总的则统一为人民胜利的声音,这也就是令人向往的“盛唐之音”。唐代的宏伟的力量,表现在经济上,表现在文化上,表现在边防上,也就广泛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这些力量如果不是人民的力量,那么是谁的力量呢?而解放了这些力量的如果不是人民自己那么又是谁呢?这也就是蓬勃的盛唐气象的实质。然而我们有些人却以为盛唐气象必然是歌功颂德,在这里也就没有看见盛唐时代中人民的力量,或者是以为盛唐时代中人民是没有力量的,那么要歌颂只能是歌颂统治力量了,关于盛唐气象的许多争辩,问题就在这里。

      建安是一个解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艰苦的时代。这艰苦由于这时代是出现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废墟之上的,这艰苦又由于这时代还缺少一种保证这个解放的有效的经验,因为一切都似乎是草创的。一种荒凉高亢的歌声,所谓“惊风飘白日”“高台多悲风”,就是建安风骨的基调。而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是有了几百年来成熟了的封建社会中民主斗争的方式,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当然,为保证并发展这一解放的高潮,就得不断地斗争,就不得不有能禁得起艰苦考验的风骨,建安风骨因此是在盛唐气象之中的,也是盛唐气象的骨干。没有这个骨干,盛唐气象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陈子昂高倡风骨在诗歌史上具有那么重大的意义,也就是李白之所以赞美“建安骨”的根据。然而盛唐气象又不止于这个“骨”,它还有丰实的肌肉,而丰实的肌肉也就更为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骨”。无妨以刘桢的《赠从弟》一诗为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正是《诗品》所赞美的“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了。那么盛唐气象就是“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大地回春的歌声。它们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而盛唐气象却进一步显示出这个本质在生活中起了更为丰富的作用。它潜移默化,无往而不存在,因此只能说是一片气象,而非素朴的风骨所能尽了,它乃是建安风骨更为丰富的展开。

      盛唐气象正如建安风骨,是诗歌上的一个概念。它是反映盛唐时代的,但历来人们并不把它直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来理解,虽然它是反映着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的。它与人民的力量受到束缚压抑的时代的诗歌有着显然不同的基调,后者正是所谓矛盾尖锐的时代,这在长期封建社会中乃是民不聊生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反映在诗歌上其基调是黯淡的,仿佛在灰沉沉的天气里,一切色调都失去了光彩。而盛唐气象正如建安风骨其基调是爽朗的,色调是鲜明的。这里,盛唐诗歌的色调则要比建安更为鲜明,其基调也更为爽朗。盛唐气象之与建安风骨,其关系正是这样的。

      小时候读诗文,幼稚地想,这样写便这样写,任他在什么时代,都是这么写的吧?比方爱一个人,在唐朝时候爱,换作清朝便不爱了吗?你看先秦时《诗经》里的鸟叫,与唐诗里的鸟叫,多么的异曲同工。后来才知道,诗文跟当时的政治经济确是瓜葛重重,难分难割,并呈现出不同的气象。本文中,现代诗人林庚是就时代背景来阐述盛唐气象和建安风骨的。

标签:;  ;  ;  

盛唐气象与建安丰谷_建安风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