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贸易壁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to Trade,TBT)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商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或法规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自由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了主观或客观的障碍。
这一定义强调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限制作用的主观和客观方面,也就对贸易限制作用本身进行了区分。由于在市场交易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及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故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制定的一些标准、法规可以起到限制不符合本国要求的外国商品进入,维持本国福利水平的作用。另一方面,该定义也强调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可能被政府滥用,从而在主观上成为一国贸易限制的工具,即政府以实现社会共同目标为由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以达到限制国外商品进口、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这种限制会减少一国的福利。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1.以法律、法规为表现形式。技术性贸易壁垒表现为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它客观上是为了规范市场交易,但主观上却起到了限制贸易的作用。
2.保护方式的隐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行贸易保护方面有很强的隐蔽性: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在理论上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并没有设置对某个专门国家的贸易限制;二是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总是以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其表现形式,并以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3.内容的双重性。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实体内容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本身具有双重性,在合理的限度内,对达不到技术标准的商品进行限制,是有利于贸易正常进行的;但是,政府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标,借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贸易限制,则是对国际贸易施加了障碍,有损于该国的福利水平。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是指一国实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影响,包括对相关国家及本国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失及其变动的影响。下面就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同目的,即保护国内产业、减少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及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效应,分别在小国假设和大国假设下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一)小国假设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小国是指作为价格接受者的国家,它无法通过调整进口量来影响国际市场供求,进而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1.对国内产业保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对于完全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外出口企业为了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会使进口商品的成本升高,国内商品消费量减少,该国经济福利受到损失。
如图1所示,S[,内]、D[,内]是国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S[,W]是未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该国所面临的世界供给曲线,也即该国的国内市场供给曲线。S[,W]+T是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后该国所面临的世界供给曲线,也即该国的国内市场供给曲线。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该国面临的价格是P[,W]+T,其中,T表示国外企业为了达到该国要求所需采取措施所付出的成本,可称为符合成本。此时,国内消费量为Q[,3],其中,国内供给为Q[,2],进口为Q[,3]-Q[,2],国内消费者剩余为ACH,生产者剩余为HIF,总福利为ACH+HIF,该国消费者福利损失为HIEG+EIJ+IJKC+CKD。其中,HIEG表示再分配效应,是消费者剩余向国内竞争商品的生产商转移的部分。EIJ表示保护效应,它说明了资源浪费给国内经济造成的损失,这些浪费是由生产额外的商品所增加的单位成本造成的。随着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生产中使用的资源越来越不适合所保护商品的生产,单位成本不断上升,因此,此时国内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于壁垒实施之前。在未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时,消费者可以向低成本的国外生产者购买商品。由于低效率的国内生产代替了高效率的国外生产,因而出现了保护效应。CKD为消费效应。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后,商品价格上涨,国内消费量下降,就造成了福利的损失。保护效应与消费效应加在广起,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造成的无谓损失,它表示由于实施了技术性贸易壁垒该国总福利的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关税不同,在实行关税的情况下,IJKC变为政府的关税收入,不影响该国的福利水平;而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下,IJKC表示进口商品(Q[,3]-Q[,2])为了达到标准要求而付出的成本,而这就以高价格的形式转移给国内消费者,在此,IJKC就是一种福利的损失。由上述分析可知,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会损失一国的经济福利,并且损失的程度要比一定的关税条件下还要严重。
附图
图1 小国假设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产业保护的效应分析
这里以中日茼蒿菜案为例。2001年9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在对原产中国的冷冻茼蒿菜实施的进口检查中发现其残留农药“毒死蜱”含量超标。日本随即制订了许多标准,对农产品进口设限。这一系列限制明显是不科学的。在日本现行的蔬菜农药残留量标准中,“毒死蜱”残留量在不同的产品中是不一致的。冷冻茼蒿莱的标准是0.01毫克/公斤,对日本大量生产的萝卜的限量却高达3毫克/公斤。日本在国际蔬菜市场上是一个小国,这一做法的福利效应符合图1的分析。
2.消除外部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减少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及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效应。因此,一国实施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1)对国内消费者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商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就给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信息,即国内所销售的商品是安全的。这一方面节约了消费者寻找安全商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评价,故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
在图2中,D[,1]表示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前的国内需求曲线,D[,2]表示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的国内需求曲线。该图反映了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前,该国的福利水平为BEI(消费者剩余)+AGI(生产者剩余);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该国的福利水平为FHJ(消费者剩余)+DCJ(生产者剩余)。若ECFH>ABCD,则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提高该国的福利水平;若ECFH<ABCD,则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使该国的福利水平下降。因此,若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出于保护消费者的目的,则应选择适度的技术标准,以使ECFH≥ABCD。
附图
图2 小国假设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消费者的影响
(2)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进口商品中如果含有对国内生产者不利的非经济因素,例如害虫、病菌等,就会对国内生产造成影响。如果政府要消除这种外部性,就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或者完全禁止贸易。
在图3中,S[,内1]表示没有危害时的国内生产者供给曲线。包括两种情况:第一,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第二,禁止贸易。S[,内2]表示进口商品对国内生产造成损害时的国内生产者供给曲线。当一国禁止贸易时,该国的福利水平为图3中的AEG(消费者剩余)+ADG(生产者剩余)。而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假设实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完全消除了进口商品中的危害),该国的福利水平为图3中的CEF(消费者剩余)+DBF(生产者剩余)。从图3可明显看出,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的福利水平要比禁止贸易时的大(图3中ABC部分就表示了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的福利水平超过禁止贸易时的福利水平的数量)。
附图
图3 小国假设下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
如果该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则国内消费者剩余为EHP[,W],国内生产者剩余为P[,W]IJ。与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国内消费者剩余增加了CFP[,WH],国内生产者剩余减少了FP[,W]KB+DJIK。这时,如果BCHK<DJIK,则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后,该国的福利会增加。
(二)大国假设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大国是指在需求上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国家,它可以通过调整进口量来影响国际市场供求,并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1.对国内产业保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出于产业保护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通过对进口量的调整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改善本国所面临的贸易条件。
图4中,S[,内]表示国内生产者的供给曲线,D[,内]表示国内需求曲线,S[,W]表示未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该国所面对的国内供给与进口总和的市场供给曲线(即国内市场总和供给曲线)。在图4中,未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均衡价格为P[,W],消费量为Q[,4],国内生产量为Q[,1],进口量为Q[,4]-Q[,1]。在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后,国内市场总和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S[,W]+T。此时,均衡价格为P[,W]+T′(T′<T),消费量为Q[,3],国内生产量为Q[,2](国内供给方影响因素未发生变化,故国内供给曲线不变),进口量为Q[,3]-Q[,2]。在图4中应注意到新均衡价格为P[,W]+T′,而T′<T,即符合成本在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进行了分配。此时,出口国所得到的实际价格P[,W]+T′-T是小于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前的均衡价格P[,W]的。令P′[,W]=P[,W]+T′-T,即P′[,W]为此时进口商品的世界价格,即为外国生产者所得到的实际价格。由于P′[,W]<P[,W],所以,该国面临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后,该国面临的价格为P[,W]+T′(即P′[,W]+T)。此时,国内消费量为Q[,3],生产量为Q[,2],进口量为Q[,3]-Q[,2]。在小国假设下,P[,W]+T为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后的价格,P[,W]为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前的价格。此时,国内消费量为Q′[,3],生产量为Q′[,2],进口量为Q′[,3]-Q′[,2]。显然,Q[,3]-Q[,2]>Q′[,3]-Q′[,2],进口量也高于小国假设下的水平。因此,在大国假设下,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后,世界价格降低,会使进口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进口国将一部分符合成本转嫁给出口国,使得产业保护的代价降低,但该国的福利也随之会减少。从图4可以看出,未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该国的福利水平为CEF(消费者剩余)+DFG(生产者剩余);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该国的福利水平为BEH(消费者剩余)+AHG(生产者剩余)。可见,该国的福利减少了ABCD所示的部分。
附图
图4 大国假设下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
2.消除外部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在大国假设下,这种情况的福利效应与小国假设下的情况相似,最大的区别是大国可以影响进口商品价格。
(1)对消费者的影响。如图5所示,D[,1]表示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前的国内需求曲线,D[,2]表示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的国内需求曲线。S[,内]是国内生产者的供给曲线,S[,W]是未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该国所面临的供给曲线,S[,W]+T是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该国所面临的供给曲线。未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该国的福利水平为ABC(消费者剩余)+ADE(生产者剩余);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该国的福利水平为FGH(消费者剩余)+IDH(生产者剩余)。若是出于保护国内消费者的目的而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则为了使该国的福利总水平不至于下降,则应选择适度的标准使CGFL≥EILB。
附图
图5 大国假设下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消费者的影响
这里以中欧冻虾案为例。2002年,欧盟因在中国出口的冻虾中查出氯霉素含量超标,决定暂停进口中国虾仁,并把禁止进口的产品扩大到多达100多个品种的含有动物成分的产品。在该市场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应属于一个大国。本例假设氯霉素含量超标对人体是有害的。该禁令有助于消费者信心维持在原有水平。通过图5对该案例的分析可知,如果CGFL≥EILB,欧盟应该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这样一来,与不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可以得到较高的福利水平。
(2)对生产者的影响。与小国假设下的情形类似,一国为了消除进口商品给本国带来的负的外部性,有两种做法:一是禁止贸易,二是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如图6所示,S[,内1]表示进口商品对国内生产没有造成损害时的国内生产者供给曲线,S[,内2]表示进口商品对国内生产造成损害时的供给曲线。S[,W]是未实行技术壁垒时该国所面临的国内市场供给曲线,S[,W]+T是实行技术壁垒之后该国所面临的国内市场供给曲线。假设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完全消除了进口商品中的危害。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该国的福利水平为CDE(消费者剩余)+BEF(生产者剩余);禁止贸易时,该国的福利水平为ADG(消费者剩余)+AFG(生产者剩余)。从图6可以明显看出,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的福利水平要比禁止贸易时的大(图6中ABC部分,就表示了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的福利水平超过禁止贸易时的福利水平的数量)。在图6中,如果不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则国内消费者剩余为DHP[,W],国内生产者在此价格水平下不进行生产,剩余为0。与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国内消费者剩余增加了CHP[,W]E,国内生产者剩余减少了BEF。这时,如果CHP[,W]E<BEF,则实行贸易壁垒后,该国的福利会增加。
附图
图6 大国假设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
这里以中国严防有害生物随原木入境为例。2001年,由于中国进口原木七成以上携带检疫性害虫,国家检验检疫局决定采取措施,严防有害生物随原木入境。国家检验检疫局会同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发布的公告规定,未附有输出国或地区官方检疫部门有关检疫证书以及带有树皮但未进行除害处理的进口原木,都不准入境。在入境口岸检疫中,若发现进口原木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进口商须在检疫人员监督下自费进行除害处理,原木经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口。若无法进行除害处理,就做退运处理。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保护了中国的木材生产,使中国避免了大规模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这一做法的福利效应分析如图6所示。假设中国在世界木材上属于大国,由图6可明显看出,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的福利水平要比禁止贸易时的大。
三、结论
第一,出于产业保护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水平,并且在大国假设下,一国可将产业保护的部分成本转嫁给出口国,使得产业保护的代价降低。
第二,出于保护消费者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使需求曲线右移,要想使本国福利总水平增加,必须对所实施的标准做出合适的选择。
第三,出于消除进口商品对本国生产的负外部性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会造成一定的福利损失,却要优于禁止贸易时的状况。
标签: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供给曲线论文; 生产者剩余论文; 消费者剩余论文; 消费者市场论文; 价格保护论文; 进口商品论文; 进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