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意图_高考论文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意图_高考论文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命题意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命题论文,意图论文,语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5年高考上海语文试卷命题工作的原则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命题的准确性和测量的科学性,体现二期课改理念,切实做到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领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下面从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试题的编制和作文试题的设计三方面介绍2015年试题的命题意图。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阅读材料的选择历来是语文命题工作的重要环节。文本材料既是测试过程中最为基本、重要的工具,同时也隐含着导向功能。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也能启人智慧,引导学生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同文本进行对话与交流。2015年高考上海语文试卷的选文,既延续了近几年高考的基本样式,又在继承中有所变化,特点如下:

      1.贴近现代生活,注重传统美德

      文本材料的选择既要高度契合测量目标,又要保证材料的普适性,让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心理上做到自然、公平。同时,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体现出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还能够紧密贴近考生现代生活,注重传统美德。2015年现代文阅读的两篇选文虽然风格迥异,但都贴近现代生活。第一篇现代文《地图与理论模型》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科学家研究世界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说明对象具有抽象和理性的特点,不过作者通过地图这一人人熟悉的“模型”来类比说明,抽象变成具体,理性落于感性,达到了清晰明白、平易近人的说明效果。这一文本内容别致新颖,文风亲切自然,结构清晰严谨,为考生阅读理解此类文章做了较好的引导,也有利于考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考生现在及将来的学习生活一致,也与《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以下简称“考试手册”)中高考“是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的考试性质相一致。第二篇现代文《雪天》是著名作家张抗抗的作品,这篇选文叙述了作家的一次亲身经历,展现了自己由心怀恼恨到彻底释怀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善良宽容能溶化一切怨恨的主旨,直抵读者的内心世界。作品同时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

      2.注重民族文化,体现核心价值

      古诗文阅读的选文注重文本测试的适切性,力避偏、难、怪,兼顾对传统文化中美的挖掘。诗词鉴赏的材料是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水调歌头·隐净山中大雨》,作品借雨写怀,抒发惠泽天下的抱负和功成不居的胸襟,体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文言文阅读选文一出自《隋书》,主人公梁彦光是一位励精图治、惩恶扬善、以德化民的官员,善于总结经验,具有可贵的品格。文言文阅读二选用的是明代著名作家高启的《静者居记》,全文紧扣“居”与“静”的关系,提出“居仁而静”的核心观点,启人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古诗文阅读材料分别选自唐朝、宋朝和明朝,来源分布较为合理,从表达方式上看,描写、叙述、议论等表达方式兼而有之。名句默写除课内必背的篇目外,还选择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名句和《论语·里仁》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德不孤,必有邻”这一警句,对学生识记能力进行检测的同时,也隐含了对名著阅读情况的检测。

      总之,五篇选文及名句默写从不同角度体现出相对一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种“正能量”的引导,能给考生以心灵上的滋养。

      二、阅读试题的编制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需要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试题编制需要科学严谨,试题的题干指向和试题考查的能力清晰明确。2015年的试题编制充分实现“考试手册”中的“考试目标”,符合《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学科“内容和要求”,做到在内容领域、知识范围和水平要求等各方面保持一致。2015年的阅读试题大致上有以下几个特征:

      1.均衡设置测量目标,符合测量要求

      201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全面、均衡地设置测量目标”的命题要求,无论是测量目标的构成和比例、试题难易度的比例,还是试题类型的比例都严格体现了“考试手册”的要求,同时与“课程标准”及《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保持一致。

      全卷阅读部分共25题,属于“识记与理解”的有7题,分值21分,占14.00%;属于“分析与综合”的有14题,共计44分,占29.33%;属于“鉴赏与评价”的有4题,共计15分,占10%。

      2.注重文体特征,落实整体阅读

      选拔性考试试题的编制必须充分满足测量科学的要求,对考生作合理、清晰的指示、刺激,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尽力使考生的应答完全由其学科素养或学科能力决定。2015年的试题命制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的要求,能清晰地对应到某一项能力点上,拒绝作大而无当或目标模糊的考查。比如试卷中的选择题,题干表述的答题要求有利于考生从提供的角度理解文本,将思维聚焦于具体的内容和问题,测量目标非常明晰。这样的命题特点在非选择题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如:

      作为说明文,本文的语言除严谨准确外还有其他特点,请举例分析。

      所谓特点,是指人或物具有的独特的属性,而所谓“独特”,其实暗含了一个参照物,比如我们一般认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严谨准确,这是相对于议论文、记叙文或抒情性散文等其他文体而言的。本试题在题干中点明本文“作为说明文”的“严谨准确”的特点,既是从文体角度给考生提供切入点,同时也是从语言特点这一角度为考生进行分析提供参照。这样的试题指示清晰、明确,考生给出的答案应能更准确地反映他们在“分析文章写作上的特点”这一测量目标上的能力。如果再辅以合理的评分,考生在这一能力上的表现就能呈现为准确的分数,考试的目标也能得以实现。

      本次命题尤其注重对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使阅读题的测试更加贴近真实阅读的实际需要和感受。无论是需要观览全文的综合型“大”题,还是有关词语、句子或段落的“小”题,都力求做到与文本整体相关联,使其答案充分体现某道试题所要检测的某项能力。如:

      作者在文中设计的练习为什么只是一个把戏?请联系第⑨段加以分析。

      正如文章作者所说,“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但这句话只是以生活的具体经验来说明那个练习为什么只是一个把戏,而后文指出地图的解读离不开公众熟知、默认的社会约定,才从根本上解释了原因。这样的试题设计注重了阅读的实际经验,即前后内容的关联参照,体现了阅读过程的整体性。

      此外,文学作品文本二的阅读减少了一道试题,更加突出了对叙事性文本整体阅读的要求,设计的试题分别指向作品中环境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变化等,正与叙事性文本的文体特征紧密相关。

      3.继续编制评分量表,注重测量科学公正

      要使考生的应答完全体现其学科素养或能力,科学、合理的评分不可或缺。在2015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继承前几年的做法:在制定评分标准时部分采用了评分量表的方式,对考生的答案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将应答反映出的能力层级与不同的分值相对应,并描述其等级表现。一些题目还依据考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差异,预想考生答题时可能会出现的答案,给出部分各分值的答案示例。这对时间紧迫的高考评卷工作应该是有利的。

      如题11,我们对学生的“续写结尾”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评分量表,既有“整体评分”的等第要求,还有“等级描述”和“答案示例”,使这道试题有一个近于客观的评价标准。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难度适当,能够有效地区分考生能力的高下。因此评分量表的“答案示例”列举出考生可能会出现的典型答案,划分出0—4分的评分区间。另外如:

      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梁彦光的心理状态。

      从试题类型来看,本题是人物传记类文本常见的命题样态。由于题干限定只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因此答案的精准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作品中人物心理的把握,考生有的能进行准确概括,有的概括只是有些许关联,这些情况在评分量表中均得到清晰的呈现,评分区间设定为0—2分。

      4.关注语言运用,体现学科基本要求

      在2015年的试题中,有几道试题考查学生“运用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与“课标”中“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的要求一致。命题形式传统中透出一些新意,具体如:

      如果要替换第⑥段中的“毕竟”一词,根据上下文,恰当的一项是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试题均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并运用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考查能力涉及对汉语语言知识,比如句子成分、关联词的词义和文言虚词等的了解,但又不是纯粹地考查概念,而是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种考查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只是停留在“知识本位”的层面,而是将“知识”融入实际运用中去,真正把“知识”盘活。

      三、作文试题的设计

      2015年高考上海语文卷的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年来已形成的注重思辨的风格,也有新的特点。

      作文题目使用的材料是“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坚硬”和“柔软”只点明一对既可对立又可兼容的特质,可以激发考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对它们作出个性化的理解。第二句既沿袭了前几年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又有所不同。第一,“和谐的自我”对个性化的理解起到收敛、约束作用:无论“坚硬的东西”“柔软的东西”是什么,它们都必须回到“和谐的自我”这一核心目标;第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考生可以根据自身认识、经历选取不同的对待内心“坚硬”“柔软”的方式方法;第三,“如何对待”不仅关乎“知”,更关乎“行”,考生必须思考自己选取的方式、方法与“和谐的自我”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谐的自我”不仅引导考生思考个人的修养,更引导考生意识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构建自我意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和谐的自我”势必要考虑自身心性、品质所外化的行为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一旦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招致环境的负面反馈,自我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和谐的自我。

      从呈现方式来看,作文材料表达清晰,明白如话。减少了考生阅读作文题目所需要的时间,降低了审题难度,避免浅思维习惯下应试作文的模式,从而更好落实作文考查所要求的测量目标。

      从测量目标来看,作文材料的测量目标非常明确,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分析、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对考生作文能力测量的干扰,集中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

      从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测量来看,作文材料既为考生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又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而且还能引发考生平面展开之外的纵向思考。即使当考生在某一问题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问题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材料能很好地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标签:;  ;  ;  ;  ;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意图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