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查阅大量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及余热锅炉等相关资料,分析介绍了配套汽轮机的结构及特点,余热锅炉的配置状况,以及联合循环汽轮机与传统汽轮机系统的异同点,并对国内、国际标准的融合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汽轮机热力系统 验收结论
我公司中标的尼日利亚二期EPC项目为天然气联合循环,建设规模为4台GE公司9E燃气轮机配套4台余热锅炉和两台126MW汽轮机,主要设备特点是:余热锅炉采用简化的双压无再热力循环设计;采用多轴配置等。
1、汽轮机配置
在大型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中,燃气轮机与汽轮机的容量配合比,一般为2:1、3:1或4:1等,本期工程采用2台9E燃机配一台126MW的汽轮机组的方案。联合循环配套汽轮机受到燃机负荷的制约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机组调峰是由燃气轮机来完成,汽轮机负荷的变化取决于燃气轮机的排烟量,要求机组为全周进汽、动静部件差胀小,适合机组滑压运行的需要。
联合循环汽轮机同时具备以下特点:(1)无调节级,配汽方式为节流调节;(2)汽轮机排汽流量较常规等容量的汽轮机大30%; (3)快速启动功能要求汽轮机动静之间间隙比常规汽轮机大;(4)末级叶片特殊设计,结构设计中需要特殊考虑热应力的影响。
2余热锅炉(HRSG)配置
根据合同要求二期余热锅炉为双压无再热、自然循环、卧式(水平布置)无补燃型余热锅炉,并明确要求采用简化的双压无再热蒸汽循环模式。
其主要设备有:高压过热器、高压蒸发器、高压省煤器、低压蒸发器、低压汽包、除氧器、低压循环泵、低压给水泵、高压给水泵、高压汽包、高压循环泵、烟气挡板等组成。
与常规锅炉相比余热锅炉是利用燃气轮机排气作为热源,因此不需要燃烧系统(除非有补燃要求);无风机设计,通风来自于燃气轮机的排气;并且在多压状态下产生蒸汽提高了热回收效率;余热锅炉为对流热交换而不是辐射热交换;同时不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而是采用翅片管提高传热效率。
3联合循环汽轮机热力系统(双压无再热)与常规燃煤125/135机组的异同点
3.1、凝结水系统:常规135MW机组凝结水系统要经过轴封加热器、三台低压加热器然后进入除氧器进入给水系统;而联合循环凝结水系统仅经过轴封冷却器加热,温度大约为40度就进入了余热锅炉的加热器,经过余热锅炉的尾部烟道加热后,进入除氧器。
3.2、除氧给水系统:传统除氧给水系统是除氧器水箱的水经过低压给水管道,至电动给水泵升压,经过给水操作台进入锅炉省煤器的;而联合循环的除氧给水系统在余热锅炉侧完成,经过尾部烟道加热后的凝结水进入除氧器,由除氧器水箱下来的水分别经过高压给水泵和低压给水泵,经过分别加热后进入高压汽包和低压汽包。
3.3、再热系统:本套机组为双压无再热余热锅炉,不存在再热系统,大大简化了系统。
3.4、旁路系统:常规机组为二级串联旁路系统,且容量为30%BMCR;而联合循环汽轮机旁路系统为100%BMCR大旁路系统;由于其没有再热系统,其再热器不需要保护,其高压汽包产生的主蒸汽经过100%BMCR大旁路减温后直接进入凝汽器。相对常规汽轮机而言系统简单,操作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主要设备布置
常规135MW机组的布置方式既有横向布置又有纵向布置,哈汽生产的冲动式汽轮机一般为横向布置,由于其轴系短,采用横向布置,汽机房跨度为26米;上海生产的反动式汽轮机一般采用纵向布置。
本项目尼日利亚二期工程,其配置2GT&HRSG+1STG的联合循环,布置的特点是使两台汽轮机集中布置,便于集中控制,其缺点是:主蒸汽管道布置太长,机组冷却启动暖管时间较长,制约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快速启动,而且由于主蒸汽管道长,主蒸汽的压损与温降也增大,大大降低了其热经济性能;另外这种类布置方式使汽轮机在汽机房内横向布置,使汽机房的跨度达到33米,增加了行车的跨距,增加了造价。
4验收及标准执行上的探讨
在标准问题上,目前燃气轮机在我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标准,国内在燃气轮机安装及性能试验上普遍执行的是美国标准。
而压力容器方面,合同特别提及英国BS5500标准。国外压力容器的标准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分别是ASME规范(ameci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Vessels),英国的标准BS5500,《非直接火焰加热焊接压力容器》(Unfired Fusion Welded Pressure Vessels)、德国标准《AD受压容器规范》、日本标准JIS B 8270 《压力容器(基础标准)》,本期合同特别要求在压力容器方面执行英国的BS5500标准。
在竣工验收方面,不能按照国内的思维模式,可以采用模块化验收,即按照设备制造厂所执行的标准进行验收,燃气轮机采用美国标准(主要是ASME标准)进行验收,汽轮机采用我国标准进行验收,而余热锅炉可根据设备制造厂所引进的技术,参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压力管道及汽轮机辅助设备均可以按照国内的标准进行施工、验收,可以是简单的采用英汉对照模式,因为其毕竟为国产设备,执行相关设备的国家标准符合合同约定。
5结论
在EPC项目中,如何将国内成熟技术与所在国的实际情况融合好,如何将国内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及所在国标准整合好,如何将成本控制与性能的控制达到一个极佳的结合点,设计是关键,其决定着70%的费用,优化设计,在满足合同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工程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是否成功。
参考文献
[1]大型天然气联合循环电厂对余热锅炉蒸汽系统的选择 [J] 中国电力,2004(2).
[2]姚兰香,张云燕(东方气轮机厂).联合循环汽轮机的热力设计探讨 [J] .东方电气评论,2003(4).
[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设计与蒸汽系统参数分析研究[J] 燃气轮机技术,2002(9)
[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及运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10)
[5]杭州锅炉厂.锅炉使用说明书(型号:Q1505/545-186.1(38.6)-6. 13(0.53)/520(265.2))[M].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2006(3)
作者简介
孙建国(1971),男,电力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建设中的汽轮机,附属设备和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工作,Email: sunjianguo19711@163.com
论文作者:孙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汽轮机论文; 余热论文; 锅炉论文; 燃气轮机论文; 系统论文; 标准论文; 机组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