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的历程》中读中国理性外化于美的发展史论文

从《美的历程》中读中国理性外化于美的发展史论文

从《美的历程》中读中国理性外化于美的发展史

文/林 俏

摘 要: 美,在每个时代里有它固定的组成因素,在整个人类社会里也已经划下了它的领域,这些都源于人类对美的感知。这种感知可以是无意识的、可以是不自觉的、可以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但要把这种感知化为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并不断地对该形式进行拓展、分析、归纳、完善,那便是人类的理性超脱出了人性在发挥作用。中国是最早焕发出理性精神的文明国度,在于我们最早建立了伦理的思想。在这样的精神基础上,中国的美的历程无疑也是一部理性的历程。于美的形式中探索其内在的理性元素,有助于分析归纳出中国审美的个性、形成原因,以及中国理性精神积淀到今天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 《美的历程》;美学;理性;审美个性

一、理性在美的历程中的参与

(一)感知

我们所发现的原始社会里那些粗糙地染了色的犬牙、砾石,还有形状各异的工具,便是远古人类对色彩与形状的感知。这种感知是不自觉的、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就好像是婴儿在睡梦中,对于若有若无的轻抚会轻弹一下手臂,或是舒展一下额头。到了这种官能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脱离动物性并有拓展开来的“观念性想象和理解”时,感知便进入到新的阶段——各种壁画、歌舞及它们表达出来的神话内容,成了“有意味的形式”。

那么这种意味的出现是否是理性的作用?笔者认为不是。这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也许是在人类经历了第一场洪水、第一场大火、第一次死亡,他们不由自主地害怕、困惑。而害怕需要解释来使自己安定,因而他们开始想象一些超能力的自然存在,把自己的面部和各种游蛇鸟兽结合,形成了人类的原始图腾与崇拜。他们视这些存在为祖先与神灵,自发地去祭拜、歌舞以娱神,这当中理性才开始埋下了种子。意味的深长使感知外化为人类的意识形态活动后进一步确认了这类形式的发展道路和规律:各色代表性图纹如何线条化、诸神灵的英雄事迹该如何传颂、祭拜的时节与时间如何确定等。安慰的成分开始被理性安排所替代,从而进行创造。

(二)创造

感知在理性的抬头之后,人类慢慢意识到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一切表达感知的形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甚至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改变它们。这是很关键的一点,一旦这个意识浮出脑海并被广泛接纳,人类对自己文明的创造权才真正回归到自己手上,而人与人之间不再只有相互恐吓和威胁,进一步变为相互说服。这一变化暗示了理性将开辟新的创造领域,器物工艺的美将要向价值观、文学精神等方面过渡。

这便是意识形态的创造高峰,即百家争鸣时期。在这一时期兴起并延续千年的儒道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哲学底色与思想体系。原始歌舞的后身即礼乐制度,在孔子的倡导与实践下由服务神转变为服务人,由最初的人敬畏、顺从天与神的原始信念具体化为君与臣、长与幼、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伦理与血缘意识。这是比远古时期粗暴的恐吓威胁来得更长远持久的震慑力——以一套完善的思想体制来使人信服、照做。

莫言的文学作品《檀香刑》改编为歌剧,将于国家大剧院上演,并于11月12日召开媒体见面会。这位诺奖得主告诉媒体,近两年,他将主要精力用于写作戏曲文学剧本,以实现自己多年夙愿。18年前出版的这本小说中也融入了山东地方戏“茂腔”的元素。他认为,唯有写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个人特性的作品,才能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也许有人会质疑,宗教这样浪漫大胆的色彩为什么最终成不了中国的文化基因?这是中国的理性很有趣的地方,它“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而人的情感感受是丰富多样且敏感复杂的。在儒家严谨禁欲的对立面,理性精神同样给了人们去探索的资格和机会。因此会有老庄那样飘逸浪漫、潇洒不羁的价值观出现,并一直保持着极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宗教和价值学说在中国影响力的高低因素,这里补充些个人意见:宗教是少数人有创造的资格,而价值学说的地位要求不高;其次,后者探索的内容与人的本身思想联系更为密切,是人的情感的抒发与满足;再者,其发展规律亦取决于每个信仰它的人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被自由把握的。在理性精神与中国哲学的影响下,中国的美学创造及规律设定是相对自由的,既可以选择服务于社会、顺应政治需要,也可以听从内心。

(三)再感知

我们发现理性也并不总是循着社会发展所需的轨迹而来,在文明愈加成熟的阶段,理性外化而成的美具有更强烈的相对独立性。原因有二,一是理性下人格的成熟独立,二是理性被用于探索的方向各异。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开腹阑尾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加快了康复速度,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值得应用。

在2016年,我国已经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工作,而在2017年对该试点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其进行了深化改革。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国有林场成为最主要的阵地,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利也有弊。

在这样的美学趣味和标准下,人们“为艺术而艺术”,同样也追求“为人而人”,做“人的哲学”。理性带来的自我观照使人们的思辨纯度达到了新高峰,这一时期个人的存在意义,在于对自己命运的自我选择、把握与追求。

(四)担当

阳光下总有阴影,辉煌里亦埋伏着危机。到了风华渐渐褪去时,这种担当则发生了内容上的变化。割据混乱和冗杂低效的政治再次带来忧虑,对盛唐的怀念、对现今的郁郁不得志使得理性找到了最终的对象——民众。美不美,美多久,最终不是统治者说了算,也不是作者本人说了算,而是看受众理不理解、支不支持。文学与绘画在这番意识的树立后更加通俗易懂,用白居易的话来总结,便是“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相较于前面的再感知阶段,理性的目的再一次不纯粹起来,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民而艺术。

浪漫主义是人们睡眠时所做的梦,做梦的权利不可剥夺,但每一个梦醒后面对现实的责任则是无法推脱的。社会的转折势必影响意识形态的发展,理性的成熟让大多数人选择了世俗化。当时的社会因为门阀势力的消损和科举制的设立,贵族们开始没落了。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使得知识分子越来越生动、张扬,加之与异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可以探索和创新的事物多了。这大大增加了感受和体验的吸引力:光是要游完祖国的大好河山、光是要体验遍各种玩乐,个人的人生是不足以完成的。然而这种永无满足却激发起了理性的担当——创作和传递的热情。要让历史记住辉煌的存在、要让后人瞻仰现时的风光,这是世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感与使命感。

这只苍蝇从见我第一面起,就坚决认为我是一个报复心极强且开不得丝毫玩笑的人。我想不明白为何那个把我从小养到大的男人却不懂得,还跟我开这种天大的玩笑。

理性带着我们在繁荣自由的时期浪漫,在辉煌渐逝的时期感伤,在黑暗腐朽的时期批判。这三个时期不断接连上演,人类的创作也就不断迂回。但在这迂回中我们还是沉淀下不少美的经验与经典,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

这番看似是在退步的转变,其实源于当时审美的内在矛盾——文艺者们既要让作品符合形式的规范,又要在有限的内容里再加以富有现实内容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伦理主张。这种担当,像是一种分担——家国之愁太深刻,自己需要让受众理解这份忧愁,这样似乎就不那么孤单了。一直到今天,我们说其实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和当时理性带来的这份过度的担当也许有联系。并不是说群众没有享受美的权利,而是仅仅为民所好而扭转创作的标准与方向,留下来的作品便似乎少了许多深刻与韵味,缺乏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理性于美的历程中所体现的发展特点

(一)迂回性

分析第一部分理性的参与角色的变化,我们不难感觉到其中的迂回和反复。整个理性的发展历史是螺旋式前进的,中间总有复古、绕圈的部分。这其实并不反常,我们常说“审美和时尚是轮回的”,那么理性作为美的内化因素之一也同样。每个朝代上演的相似的闹剧、分裂与更替,以及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着的官方位置等影响,使得中国的美的发展拘于一个画好的圆圈。在这个圈里滑动轨迹随意,甚至可以向高处攀,也可以向深处探,但始终有着固定的空间。

“可这是好事啊,”然而安文浩听完伯虎上面的陈述火气更大了,“那你为什么还要说我当副总裁对于你们来讲是坏事呢?”

故最开始原始时期人们对自然进行“人化”是出于敬畏下的被动,再感知中的对自然的“人化”则是主动的,甚至是带着渴望的——化为自然的一丝一息,是那样的自由而不受束缚。对有限生命的延伸幻想、体验生命的全身心,在这样的情感抒发中,人们得以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不致于失去自我。也正是这个对自我重新观照的契机,中国的美于再感知里成了人类情绪的寄托,并且促使人们探寻各种更巧妙、更淋漓尽致的表达手法。如陆机的《文赋》所言:“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彼时人们对感官的具象化表达及对美的把握更精细、精心,而获取灵感与体验的方式和角度也由社会运行扩张到了天地万物的变换。

(二)相对独立性

如果说理性主导下的美是一幅彩色写真,那理性的再感知所回归的,便是一汪五颜六色的颜料池。我们可以看到,追寻远古神话传说并传承这份想象的浪漫主义者更为纯粹、真挚且深沉。理性让他们感受到人类的创造开始违心之时,需要重新对人的自身和内心进行感知——感知自己活着,是因为自己的心跳和想象力活着,并且希望能一直体验这样的感觉。

关于第一个原因,我们可以回溯到魏晋时期的“人的觉醒”。在强烈的自我内心感知下,人和人格成了哲学文艺的中心,“人的主题”贯穿于整个时期的美的创作。有了这番觉悟,此后这个主题便长久地存在至今,再大的国家需求和政治风向都无法完全抹去世人对自我的理性回归。因此乱世中会有陶潜、阮籍选择隐逸而非逞做英雄;盛世里依然会有初唐四杰、陈子昂等感伤事业未竟却不能颓靡,而要奋发勉励、开拓进取;还有柳宗元、周敦颐等清高之士遗世独立、不爱世人所爱的独善其身等。第二个原因其实是承接第一个原因的。人格的独立带来了选择的自由,那么选择不同的道路,最终将带着各自的理性去开辟、探索。

三、简要探讨现今理性参与美的角色选择

在物欲横流、快餐文化风靡的当今,一个时代课题出现了:高质量的美的创造者在这个大力生产、发展文化的时代竟然日渐销声匿迹,原因何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社会包容带给社会什么。所谓社会包容,就是要实现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民众在社会团体下能够相互了解、相互交流。这是一个很理想化的倡导,因为它将要跨越许多历史性、地理性的天然鸿沟、克服人性里的种种劣根因素去实现平等和同化。因此社会包容的第一步便是将一切真理、知识与道德的价值相对化,标准变得模糊不定,主观随意。这就导致了当代的文艺工作者都不愿去维护和清楚地定义标准,反而浅薄地追求能被承认和接受。回想一下,多少在历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和开拓性地位的美的作品,都没能在它所生的那个时代里得到完完全全的认同,甚至常常是被误解的。因为这样的美本身就具有超时代性和前瞻性。切近且合众的标准,尤其是“优秀”的标准在讨价还价中贬值了。过去的高要求在如今被相对主义批评为高标主义,而高标下的精英社会是不合理的,所以标准的存在被合理与否替代了,人们对高质创作的向往和追逐变成了对包容性下的庸俗化和高产化的维护。

这样的推崇,便导致了社会包容带给美的第二步:庸才化和弱智化。美的创造者,或者说正处于被培养为美的接班人的学习者们丧失了理性与独立。在包容下能成为引领者的人越来越少,拥有敢于高屋建瓴或走出时代潮流的魄力的创造者再难有一鸣惊人的特质。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更愿意听一个大企业家如何发现并利用商机的讲座,而放弃坐下来完整地拜读完那些凝聚着心血的美学理论,或者走进美术馆与博物馆度过一个巡美的午后(即便去了也多数是开启狂拍模式,到此一游)。过去人们对艺术展览的要求是那样高,欣赏不来不是艺术的深奥,而是自己的阅历尚浅、水平有限。但在今天,一切倒过来了,如果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不能让受众明白和理解,那么一定是这个文艺工作者自身的问题。这样的无辜指责让许多作品不得不趋向通俗、平庸,许多高雅的美的精华被大量地替换或被碎片式地解读。文艺工作者们忘记了,或者说故意淡忘了他们承载的启蒙任务是美、理性、自由。

从这本书的结语中作者的希冀来看,“时代赋予了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而不同于在太平盛世沉浸在物质岁月中而毋须去追求精神的思辨、解脱和慰安一样”(《美的历程》结语),这便是要将理性用于对美的历程的回溯与研究中了。但仅仅是回溯那些形式和主题吗?更多的是要寻回创造美的那份纯粹与初心,有所把握地面向未来罢。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 林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

编辑:刘贵增

标签:;  ;  ;  ;  ;  

从《美的历程》中读中国理性外化于美的发展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