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方法_邓小平理论论文

浅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方法_邓小平理论论文

浅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建设论文,规律论文,思想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397(2004)01-0001-07

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1.把握历史方位的缘由与动机

社会主义思想发韧的动机是指导实践,但它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亦随着实践而发展。已有的理论成果需要接受实践检验,其宗旨作用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比抽象的理论设计丰富复杂,这就要求用审慎的眼光看待既有的观点,准确分析自身的实践特点和历史方位。也就是说,应该在理念上确立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不是运动的教条。事实上,防止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其创立者的初衷。马克思恩格斯致毕生精力主要论证的,是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实现趋势的现实条件。至于对未来社会特征的描述,只是其基本命题论述的逻辑伸展。恩格斯晚年强调类似的一些看法,仅是粗线条的轮廓勾勒,而且限于经济方面。他还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与其他社会一样,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不想教条地规定未来,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们厌恶对其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认为自己所提供的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既然马克思主义经过经验和逻辑的验证是科学,当然具有实践的条件性和历史的开放性。因此,在实践中就要防止仅从客体方面理解社会主义建设,而应该强调人的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大前提,就是在主体方面能动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在苏东剧变的浪潮中,凭本能、意志和韬略,我们站稳了脚根、谋求发展。但这一冲击,却给国人留下了太多的震憾、疑问和困惑。对苏东演变,从不同视角与层面已有纷繁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总根源,是没有正视和解决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逻辑出发点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之间的矛盾。苏东和我国革命的时代烙印,蕴含着历史必然性,这里不再赘述。问题是面对经典与现实的落差,尽管列宁指出不能用“未来的砖头”营造“现实的社会主义大厦”,毛泽东也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苏为鉴”,可惜这些思想没有坚持下来。受本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驱使,人们过高估计了现实社会主义,侧重在道义上充分肯定它优越于资本主义。这一认识定式,在计划体制和政治激情支撑下维持了信念,却忽略了矛盾本身的存在。一俟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现实社会与理想状态及其同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差距,旋即产生“放大”效应,冲撞着人们的心理防线。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便历史地凸现出来。这说明总结传统社会主义的根本经验,应该从重新思考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入手。

2.分析历史方位的主要参照标准

测量是科学的工具,也是认识现实社会主义的方法。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出发点的差距,须用公认的标准来检测我国社会,求得服人的定位认识。具体来说,可考虑选择下列参照坐标予以分析:

一是“三大经济形态”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定位。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自由劳动经济是循序递升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分析了经济形态与生产关系的对应,指出自然经济对应于奴隶制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对应于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劳动经济对应于共产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需要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较大比重的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过渡。这说明,我国社会还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生态进程中,只有市场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建立自由劳动经济体制的任务才有资格提上日程。

二是“五大社会形态”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定位。马克思从一般历史进程揭示人类社会将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中共产主义社会至少可分为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列宁称之为共产主义)。即使在第一阶段,也具备了无市场货币、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水平。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社会发展趋势往往以具体的各显特色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以共产主义为导向,但发展程度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

三是工业文明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定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大工业的产物,其禀赋与现代工业休戚相关。马克思所论证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大工业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形态,其优越性由发达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来支持。我国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新的制度体系缺乏现代工业化的物质基础。这就决定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特别是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在外部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时,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紧迫性就尤其醒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邓小平郑重指出:到21世纪中叶,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搞的是社会主义。

3.我国社会主义方位的基本判断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历史方位的基本判断。它界定了两层涵义,即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谨慎强调它是中国国情,特指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经过程,未必适合其他国家。笔者认为,把初级阶段论放在现实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中去考量,难说没有普遍意义:

一是它回应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逻辑起点与现实社会主义历史起点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肯定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却着重提出了成熟程度的问题。邓小平的过人胆识在于:一方面,从我国社会主义现状与共产主义理想差距着眼,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是我国的社会主义“不合格”;另一方面,正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承认我们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等矢量方面落后于西方,在干部人才机制、民主法制建设、克服官僚主义等非矢量领域也有向其借鉴的余地。就是这些坦诚,换来了脚踏实地。

二是它还原了曾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划分社会阶段的思想方法。我们熟悉《哥达纲领批判》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思想,但结论本身更被长时期看重。忽略条件而致力于用观点裁剪现实,结果事与愿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把经济水平作为划分社会阶段的标准,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活的运用。我们由此认为:中国需要在商品经济形态下创立市场体制,以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

三是它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更是邓小平理论的支柱。由于有了这个前提,使邓小平理论一系列观点的提出、展开和形成系统赢得了空间,使其某些观点与马恩的看法不同,但精神实质一致。也由于这一理论自觉,我国社会主义表现出了“主体社会主义”的自信。诸如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存;共产党领导与多党合作制、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存;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与港澳特区制度并存;弘扬主旋律与满足多样性相结合等,均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点,从而拥有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

明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流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传统

作为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科学社会主义被接受、传播、运用和发展。这一思想体系的生命力,是它以科学知识、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历史责任为助力,敏感地反映每一发展变化,及时将崭新的文明成果吸纳其中。它涵盖了相应时代和民族特点的具体内容,却始终保持了一些最基本的理论传统:

一是从经济全球化视角求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资本主义以大机器生产开辟了经济全球化之路,由于它的结构性矛盾使其无法从趋势上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孕育了替代它的社会基因。产业革命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电力革命加剧了垄断资本的矛盾,“一国胜利论”得以创立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学说到制度的跨越;微电子技术广泛渗透于所有领域并为发达国家率先利用,督促着社会主义实现从传统到现代形态的更新。既使现实社会主义尚不具有在全球替代资本主义的实力,资本主义挟持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优势钳制社会主义,也不构成社会主义闭关锁国的充分理由。因为正视了全球化,思路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不患“恐资症”,从容吸收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全方位对外开放。

二是理论主题应实践需要而深化。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但理论主题的内容要追随历史的步伐而转移。革命时期,理论的中心议题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的主题内容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完成了革命任务后,列宁和毛泽东都在强调转移工作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则再次突出了研究建设规律的中心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形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革命思维”向“建设思维”过渡,就是强化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主题。实践不停顿决定理论无止境,我们突破了前人,而后人一定会超过我们。有一点永不变化,那就是理论主题的内涵还要顺应实践呼唤而拓展。

三是用物质与价值统一原则评价社会。社会的好坏不取决于道德标准,而决定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效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平。马克思主义社会评价尺度的可取之处是:以物质原则强调创造社会财富的能量,认定资本主义比封建社会文明;以价值原则再强调社会财富的公平享有,认定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利于人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号召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前景,即是上述原则的中国版本。出于物质与价值统一的评价方法,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表述,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变通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以部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被提上日程。

2.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的流变

意识与物质的依存属性,决定着不能把思维同思维着的物质分开。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发展,要求辨析观点,把“不丢老祖宗”与“说新话”同步于认识过程。即不拘泥于永恒的真理和正义,而在生产方式的变数中求解,把握某些重要观点的源泉与流变,获取进一步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由。

一是公有制及其实现方式。马克思立足在阶级两极分化和世界共产党人的使命,提出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社会所有制的表现方式没有精确答案,却有某些思想的线索。晚年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社会主义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如发挥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对筹集社会资本的作用;股份公司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与资本的性质无关,很可能是未来“社会财产”的重要实现形式。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建设起点与马恩论证的逻辑起点显然不同,为此列宁把合作制纳入社会主义范畴。问题是,把适用于战争需要和初始工业化的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长期固定下来,就悖离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在参差不齐的生产力水平下进行市场体制的建设时,确认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致力于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各种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

二是经济体制与国家职能。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无商品、市场和货币的观点,立论于对商品经济形态和市场体制的扬弃。这一看法的依据,是个别劳动无须经市场转化为社会劳动,国家业已消亡,只存在对生产的组织和生活的管理。这一看法的动机与归宿,是适应共产主义的客观要求。现实社会主义无力超越商品经济阶段,必须直面实际构筑市场体制,国家兼有巩固制度体系和服务管理经济的职能。因此,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的观念,不是对马克思观点的简单否定。笔者难以苟同以目前的认识非议马克思的观点。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抽象观点的前提与我们得出新结论的背景不一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途径。

三是社会矛盾与发展动力。社会矛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揭示规律的钥匙。抓住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要害,科学社会主义以完整的革命战略和策略思想,指导了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在马克思看来,至少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存在劳动谋生与个人需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城乡发展水平的矛盾。经济文化落后国度的社会主义,自然不具备高度和谐一致的特性。只是阶级矛盾退居次要,还大量存在着人民内部矛盾等待解决。抓住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与症结,适时创建科学社会主义完整的建设战略和策略思想,就是为了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改革作为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基本方式,就确认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与运用。

3.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启示

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大启示是要正确理解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前提,而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内化到党风和民族素质之中,才谈得上以创新来保养政党、民族和国家的活力。理论是灰色的,惟有实践常新。即使目前的观点饱藏鲜活的内容,若普通干部群众不能体悟这些创新成果的内韵,若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心态逐步滋长起来,若不敢突破有限的经验去超越自我,实践的效力毕竟会大打折扣,创新的能量势必渐趋萎顿,教条僵化的命运终究还是难以避免。因此,化学风为党风和民风的任务依然艰巨。

在思想方法上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注意四个结合:一是结合理论产生的实际,掌握思想的确凿涵义。它要求总结分析基本思想萌发的历史渊薮,提炼观点的主观意图和确凿涵义,从中领会精神实质,在认识源头上杜绝缘文生义的庸俗化现象,学会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思考现实问题。二是结合理论发展的实际,掌握辨别是非真伪的本领。它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清晰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教条主义的界限,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误识和曲解,明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的要旨。如理解“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核心命题,就要把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结论,与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的思想统一起来,树立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观念。三是结合当今实践发展的实际,培育创新理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关注实践对理论创新的呼唤,以及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学习掌握方法,在理论素养达到相应境界的同时,期待在理论和实践创新方面有持续的作为。四是结合思想认识实际,注重改造主观世界。它要求增强理论自觉,克服部分人在内心轻视理论、学习走过场、实际操作短梗汲深的现象,既发挥理论坚定信念、增强信心的作用,又激发用正确观念匡正行动的意识。笔者认为,上述方法堪称理论联系实际扎实,如此潜滋暗长,将会展现飞必冲天的前景。

创新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

1.理论的分类及其历史任务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社会主义实践史。随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学说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从传统模式到当代改革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其理论形态表现为马恩的设想、列宁主义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探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释。社会主义理论应时而生,能够冲出道德空想的樊篱而步入科学的殿堂,是因为它的创始人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了规律。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更新,能够透射出与时代同步、与民族精神融通的光彩而指导行动,是因为它的信奉者在实践思想的动机支撑中给理论航船装载了新的内存。理论面貌同实践的水平相对称。实践唯物主义贯穿其中,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各个理论形态的科学本质。而相应时代的具体要求,又反映出理论各自形态关注重点的变化。当需要从人类全部历史经验去论证社会主义时,马克思以规律性的认识给出了发展的方向和原则;当需要矢志不移地去实现历史使命时,后人又承担了把基本原理与时代国情相结合的创新重任。基于上述特点,不妨把科学社会主义大致划分为经典社会主义和实践社会主义两大类。

经典社会主义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原则性预测。它是在系统批判资本主义基础上提炼而出,具有经典内涵的理想境界的社会主义形态。它的历史任务,是对社会主义赋予最本质意义的界定,规定未来社会的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尽管这些预测在马恩著作中的篇幅不大,它们却是核心结论的延续。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主题,不是简单地出于对资本主义罪恶的义愤,而是形成于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即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运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社会的剥削秘密和固有矛盾;运用阶级斗争是对抗性社会发展的动力学说,说明运动的途径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并建立新社会;运用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强调劳动者只有依靠自己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救自己。经典社会主义的最高境界和根本合理性,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马恩关于新社会特征的简要描述,一概从这个内涵中派生而出。不管某个观点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但它不影响整个设想的思考方向、原则和方法的正确,而追究某个看法在今天的适用性似乎不是最紧要的。现实的水平与理想的境界依然遥远,进一步说明应该把最高纲领和现实目标统一起来,积跬步而至千里。其中,沿袭经典的方向并运用经典的原则与方法,去开创理论和实践的新天地才是最紧要的。

实践社会主义主要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对建设和发展的探索。它紧密结合建设的实际,对现实起点、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制度完善、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研究,其所有命题及内容的展开,均来自于当时的具体需要,通过总结实地经验来谋求主动。列宁的建设思想开辟了实践社会主义的先河,作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其任务是求解实现工业化及其施行模式。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考,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和方向,是新中国对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的起步。邓小平理论缘起于反思历史与开拓未来,是在社会主义低潮背景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初步的系统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接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在新的国际形势变幻和国内改革发展条件中,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回答的反映。随着时间推移,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由本能走向自觉、从肤浅步入深刻、自零碎发展到系统。相对于经典社会主义,它的表现形式似乎少些学术的恢宏、高深和精致,但在短小精悍的篇幅和朴实无华的言辞中,却渗透着思想的精髓、跳跃着时代的脉博、包含着丰厚的容量,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它的最大特点。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它的最大价值是推动了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

2.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

共产党的最高原则是国际主义,而落实这一原则和完成崇高使命,却是首先从本民族国家起步来走向世界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革命的经验所得,亦是建设的要求所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决定着关于建设的思想与部署,不能脱离实际的条件、不能无视人民的利益。惟有把高尚的道义同实地的发展有机结合,方可产生现实的功效,有望登上更高的台阶。创新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任务。正是从我国的视角和方式把握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容地认识资本主义、反思社会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才获得了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就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国初步取得了改革的骄人成绩。还是遵循中国化的发展思路,用与时俱进的观念去体察《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体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体察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为使建设事业不停顿,首先是理论认识不停顿,才以再度创新的果敢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成果。这一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道,组合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

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需要具备完整的结构形式和独特的思想内容。在结构形式方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髓,以探索建设规律为方向,以初级阶段论、社会本质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执政党建设论为支柱,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共构了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在思想内容方面,邓小平理论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把社会主义共性原则与中国实践的特质融为一体,凸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扩展了社会主义的外延。初级阶段论、社会本质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既反映了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也使认识实现了与经典理论的衔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而建设的发展必然对执政党有更高更新的要求,党建的质量就变成了事关得失成败的关键。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除了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外,更要关注党长期执政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力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实践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目标

1.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与经验

认识规律的全部意义,是赢得行动的自由。思想的水平受限于实践的程度,观念每前进一步都要以锐力来挣脱陈旧思维的束缚。我国是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中启动改革的,开始并不具备先知先觉的意识,只能在如履薄冰的状态中“摸着石头过河”。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切服从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跳出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窠臼。强调大胆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得以从容借鉴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在思想方法上博采众长,坚持走自己的路,使我们在总结经验中增强自觉,使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创新理论。我国的改革,是不断认识建设规律的进程,是不断步入成熟发展的进程。

改革实践与思想认识的互动,凝铸在我国改革进程的基本特点和经验之中。在政治保证方面:集中理论的意志在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身上,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用现代化构筑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把四项原则与改革开放统一于现代化进程中,借助于强势政府来引导、凝聚和强化国民的团结奋斗意志。强调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导向,换取了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政治局面。在战略布局方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兼顾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承受的限度,使改革持续推进,使稳定在健康发展中保持,使绝大多数人获得实惠。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分配体制上打破大锅饭,按劳分配为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社会保障上出台政策,救助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倍加关注就业问题;在发展战略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创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及时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谋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在操作策略方面:不做刚性强制,只用柔性化的示范引导和政策调控,推动改革并化解矛盾。在操作中选择关联度较高、正向效应较大的方面为突破口,诱导改革全面扩展。坚持渐进式推进,由点到面,由局部改革过渡到体制配套改革,既保证稳健发展,又争取广泛的心理支持。

2.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改革的理性发展,超越了“摸石头过河”的忐忑,它为实践举新积攒了条件,为理论再创提供了线索。顺应完善体制的任务要求,改革将呈现不同以往的特点:由单项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由体制转换发展到制度创新,由政策调控发展到法律规范,由必然王国逐步过渡到自由王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它以夯实现代化基础为己任,以落实全面发展观为动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必然要求理论更加透彻、实践更加有为。

当前的改革任务,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层面,主要是在经济改革的攻坚部分实现重大突破。完成国有资产、财税和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转型,保证资金、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由市场定价,破除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的行政垄断格局,杜绝地方政府先征土地设租、后出让土地寻租的现象,将政府职能以法制化形式定位到服务和协调上,保证以政府信用统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农民工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保障居民在城市改造征迁中的基本利益。二是政治层面,主要是贯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完善立法,保证社会运作有良法可以依循;依法行政,恰当有效地发挥政府的职能:维护司法公正,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利益对司法独立的干扰。应注重以优质及时、持之以恒的法治服务及准确无误的判例,彰显法大于权的观念,切实落实宪法所规定的各种公民权利。还要把党管人才体现在人才倍出、才尽其用的运作机制中。三是文化层面,主要是化先进文化为民族精神。通过执政群体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保证党的基本理论统领文化建设,突出法治强制和教育熏染的双重作用而规范道德,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使其有新的作为,寻求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有效机制去繁荣创作并满足需要,开掘群众文化生活的各种渠道以利于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情趣。

目标业已明确,问题正在梳理,行动即是至关重要的。只要不间断地去发现问题,把科学理性的思维灌注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之中,把思想的意志融化在凝聚机制和行动机制之内,义无反顾地以创新的勇气提炼新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认识而完善思想,就能渐渐逼近成功的彼岸。改革中的问题具体而现实,建设规律的探索当永不止步。人的能动性在建设实践的旅途中能够昂然行进,就是赢得自由、掌握命运的本质要求。

收稿日期:2004-01-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浅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方法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