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辉
龙门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广东省惠州市 5168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现代化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完善。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大城市中进行工作和生活,从而使得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城市光鲜亮丽外表相对应的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落后致使“城市看海”现象在我国各大城市中都时有发生,城市内涝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难题。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除了城市防洪系统建设不到位外,城市规划中对于防洪需求考虑不周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做好城市内涝的防治应当紧抓城市规划这一契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将容易引起城市内涝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的机率降至最低,以便更好的做好城市的防洪防涝。
关键词:城市规划;契机;做好城市内涝;防治
引言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大中型城市的数量已达654个,城镇化比例已提高到51%,城市规模也愈来愈大。由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暴雨集中等多种原因,城市内涝灾害凸现,并呈频繁发生之势。城市化过程中的内涝灾害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愈来愈引起公众、社会各界及政府的重视。
1城市内涝及内涝治理体系
城市内涝指因降水超过城市城市排蓄能力而造成城市部分区域积水超过一定深度的现象。按照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界定,房屋底层进水或道路积水超过15cm为内涝。内涝是造成城市日常社会经济活动停滞或交通中断的积水状态。城市内涝治理体系分为大系统和小系统。小系统是指由排管网和排水渠系组成的排水系统,大系统则是指包括内涝源头治理、过程治理措施、地表(包括道路)排水、小系统、城市蓄水空间和内涝承泄区(河湖、海洋)在内的蓄、滞、渗、排措施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的内涝治理体系。最近有一个流行概念—“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内容主要涉及大系统中雨洪源头、过程消化和蓄水空间拓展等,这些措施因兼具城市内涝防治、雨洪利用、水质净化、生态与环境改善和景观美化等功能,而在世界各国城市水管理中得到普遍重视和采纳,被称为城市水问题的“最佳管理实践”。
2城市内涝的具体成因
2.1下垫面改变
城市化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现今地面硬化面积和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绿地一再受压缩,随处可见的路缘石使得路面雨水不能流入道路绿地,吸纳雨水地方逐渐变小,降雨几乎全靠排水系统排出,从而导致径流系数普遍增加。有关资料表明,当城市不透水面积达到城市面积的1/5时,如果遇上3a一遇的降雨,其产生的流量就相当于城市化之前的1.5~2.0倍。
2.2排水系统建设及管理维护滞后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老城区初期规划未纳入排水区域的面积增大了汇水面积,增加了排水系统的压力,且无有效改造措施。不仅如此,建成后的排水系统在使用中会积累垃圾,在管网、道路施工,旧管改造等过程中,也会存在损坏原有的排水系统或雨污混接现象,疏于对排水管道管理与维护,便会使局部排水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只注重于地上的建设而忽略了地下管网的维护与改造也是城市局部内涝的症结所在。
2.3城市硬化面积激增,城市绿地减少
近几年我国道路改造和人行道改造力度加大,新建了很多沥青混凝土路面和花岗岩人行步道。虽然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满足了道路设施的美观要求。但从另外方面来说大量的水泥路面、沥青路面、花岗岩道板等,由于它不透水,表面光滑,按其汇水面积和坡向,会将90%左右的雨水,迅速汇集到地表雨水井,进而造成排水主干线迅速饱和,道路积水严重形成内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以城市规划为契机做好城市内涝的防治的措施
3.1建设海绵城市,充分发挥地表排水能力
建设下凹式绿地、下凹式隔率带、下凹式广场(运动场)、下凹式停车场、小区蓄水池、地下蓄水池、屋顶雨水收集箱等蓄水空间,临时蓄滞雨洪,待暴雨后排出,或转换为可用的水资源,减少暴雨期间地表径流。增加绿地面积,建设可透水的人行道、休闲广场、运动场、停车场,沿道路建设渗透沟、渗透井,清除河渠底部和两岸硬化衬砌,提高城市雨水下渗能力。恢复天湿地和天然湖泊洼地,建设人工湿地、开挖人工水溏,沿排水河渠设置蓄洪区,提高城市蓄水能力。部分城市地表也是可供利用的排水通道,是除涝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3.2逐步优化城市土地布局和利用
(1)在城市规划之前要做好城市现有用地勘察,了解城市土地的使用状况,统筹规划城市土地建设和使用,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和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原则;(2)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不同土地类型的使用,重视城市土地空间的混合使用,合理规划城市土地资源分配和空间建设布局,土地的规划布局必须坚持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特殊情况下要尽可能的保留城市原有的天然水系,用以维持城市快速建设发展的需求。
3.3城市雨水控制和利用规划
合理制定城市河道设计规划,根据城市年平均降雨量和雨季平均降雨量建立城市雨水调节系统,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雨季来临的时候,在雨水径流洪峰期将部分雨水收集储存,这样能够降低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城市分区规划要分别编制分区域雨水控制以及利用规划,同时要完善区域集中以及雨水调蓄工程设施。
3.4注重城市天然水系在城市内涝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在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中应当注重城市天然水系在城市内涝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中尽可能的保留自然水系,以确保城市对于降水的承载力。做好城市道路的规划也是做好城市内涝防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应当尽可能的避免道路出现凹陷地段,如非必要不建议在城市道路规划中采用下凹式的立交桥、敞口式地下通道等的工程建筑。此外,在城市道路的规划中要尽可能的使用透水材料,以使得雨水等能够顺畅的流入到防洪排水管道中以避免在城市道路中出现积水等的问题。此外,在城市道路竖向设计编制中,应当确保城市道路的标高要大于道路两侧绿地的标高,从而使得道路上的积水自然的流入到周边绿地中实现自然储水。此外,对于城市各地实行竖向分区控制标准,以便更为合理的确定雨水自排区和引导区。在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市中多发内涝的区域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尽可能多在竖向设计时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进行充分的考虑,以减少城市内涝的形成。在城市规划中为做好城市内涝的防治应当积极做好城市防洪排水系统的优化,在防洪排水系统规划的优化中应当积极借鉴国外经典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经验,加强对于城市地下基础系统的重视,在防洪排水系统规划中应当从点到面从全局进行考虑分析,从而使得城市防洪排水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发挥防洪排水系统的整体性作用,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在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中还需要加强对于城市现有排水系统的梳理优化,从全局入手,以点带面完成城市防洪排水体系的建设。
结语
“城市看海”等问题在近些年来屡见报端,已经成为了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众多,城市规划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城市规划在城市内涝防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城市规划的优化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机率的见解。
参考文献:
[1]张理,王杜平,刘新安,等.西安市暴雨内涝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5,(S1):72-74.
[2]曹琨,葛朝霞,薛梅,等.上海城市雨岛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6,27(5):31-33.
[3]郭常安,邓立鸣.广州市中心城区内涝分析及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5,27(10):25-28.
[4]李亚光.关于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中雨洪安全问题的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内涝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雨水论文; 排水系统论文; 绿地论文; 道路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