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辞所见商代晚期封国分布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卜辞论文,商代论文,晚期论文,所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38(2004)02-0014-06
商代有无分封制度,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存在封建诸侯的制度,代表人物是董作宾(注:见董作宾《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3)。)、胡厚宣(注:见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专刊,1994年。)、丁山(注:见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版。)、岛邦男(注:见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中译本),鼎文书局,1975年版。)、杨升南(注:见杨升南《卜辞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一期。)等;持相左意见的则以陈梦家(注: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黄中业(注:见黄中业《商代分封说质疑》,学术月刊,1986年。)等为代表。在肯定一方,对商代分封诸侯的爵称又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以董作宾先生为代表,认为商代爵称有侯、伯、子、男4种(注:见董作宾《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3)。)。
第二,以胡厚宣先生为代表,他说:“殷代封建,除妇子之外,有侯白男田,侯与白近,男与田通,是殷之封建,除妇子之外,只有侯田二种”(注:见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一册》,齐鲁大学国学研究专刊,1944年第1期。)。胡先生认为商代爵称有妇、子、侯、田四种。
第三,以丁山先生为代表,只有田、亚、任三服(注:见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44-53。)。
第四,以岛邦男先生为代表,他在《殷墟卜辞研究》中列举了侯、伯、子、妇4种爵称”。(注:见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中译本),鼎文书局,1975年,420-455。)
第五,以裘锡圭为代表,在相关文章中,他论述了侯、甸、男(任)、卫这四种诸侯的起源(注:见裘锡圭《甲骨卜辞所见“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兼论“侯”、“甸”“男”、“卫”等几种诸侯的起源》,文史,19辑。)。
从卜辞记载的情况来看,我们支持商代晚期出现分封制度的观点,通过考证发现,殷商时代,对臣属国的赐爵封赏已粗具雏形,当时的爵称已经有侯、伯、亚、子等名目,本文将以此为依据,在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有的甲骨文材料,以表格的形式,对甲骨文中所见侯、伯、亚、国的地望及其分布作一考证,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卜辞所见商代晚期封国分布一览表
晚商封国位置示意图
(参照《中国史稿地图集》和《中国历史地图集》制图)
通过以上对49个诸侯分布区域的考察,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商代封国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北部和山西省的中南部,呈密集型的块状分布,究其原因是与该地区方国众多有密切关系。
第二、封国基本位于方国的内侧,为藩屏王室的需要,商王分封的诸侯往往紧邻敌对方国,在陕西、山西省交界的黄河两岸这一特征最为明显,在今陕西中东部、山西中南部及北部分布着方、龙方、鬼方、井方、马方、莞方、基方、巴方、絴方、湔方、方、方等方国,而内侧则集中了伯速、亚启、亚般、亚臿、亚奚、亚侯、亚橐、亚戈、亚万、微伯、易伯、汜侯、犬侯、侯商、子商等诸侯。封国和方国犬牙交错的情况也有,主要集中于商王畿的东南地区。
第三,从上图来看,商王畿内封国密布,其藩屏王室的作用显而易见。由于分封制的推行,商代后期的疆域达到鼎盛,西起陕西岐山,东到山东半岛,北到北京附近,南则达到今河南信阳地区。卜辞中的“归伯”,封而复反,说明了商人在此并未有稳定的统治。《诗·商颂·玄鸟》说商王国:“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决非虚言。
[收稿日期]2004-03-10
标签:商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