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网络技术;德育工作;微信;管理
前言:微信作为一种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所使用,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提出全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德育工作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当然不能一味抱怨网络带来的诸多问题,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信,利用微信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甚至利用微信服务于我们的德育管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发现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巧用网络微信进行班级管理。
一﹑巧用微信增进师生情感:
教育学中的德育不同于伦理学中的道德教育,学生才是德育的主体,德育的影响要通过学生自身内部思想矛盾斗争及自我教育而起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德育工作要必须被学生从内心接受。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实现人本主义德育主张,必须坚决对硬性灌输道德信条和机械训练习惯的传统德育进行改革,形成新型民主的学校德育氛围,建立一个以代替权威主义为目标的人道主义课堂。微信最基本的聊天功能就为我们增进师生情感,构建这种和谐民主的人道主义课堂提供了便利。微信聊天可以是一种非面对面的谈话,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私密性,这样学生和老师在开始时就克服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不良影响,学生可以对老师说真话、心里话。而老师呢,因为不是面对面的谈话,也有了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一些想法也会多一点理解,在进行应答时,也会适当地进行思考,提供的解决方案也可能更加恰当可行。
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不能遵守纪律,成绩不理想,还经常欺负同学,老师和同学们都经常抱怨。我也找他谈了几次话,可是每次他一进办公室,张口就是一句话:“我老爸都不管我了,你管我干吗?我就这样,不行你就把我送回家庭教育呀!”无论我怎样耐心和他交谈,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时气得火冒三丈。后来我发现他经常在课堂上听音乐,于是通过他的好友得到他的微信号,在微信上,我以一个好友的身份和他从音乐聊起,才知道自从他父母离异之后,他父亲就很少关心他,开始他成绩不好时爸爸就会打他,后来干脆就任他自生自灭了。在交谈中我发现其实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爱心的孩子,比如说他会把自己的食物送给街头的乞丐,去扶助老人过马路等等。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要经常欺负同学,为难老师呢?经过进一步的聊天,我才发现原来这些只不过是他想引起大家注意的一些小手段。于是,我们之间进行了一次微信畅谈,并且约定,每一天晚上,都要对对方当天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当然我的评价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他意识到即使他只是默默的坐在那里时也有人在关心他,于是他一天天地认真起来,自己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也大胆地向我请教,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可以预想的到,一段时间之后他不仅成绩进步了,性格也活泼开朗了不少。我当然也成了他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远不止一个。在传统德育中教师是高学生一等的传道者,课堂上这种演戏式的德育可以说是空洞的教育,只能造出相互瞒骗欺诈的“伪君子”的品性。学生自然会在面对老师时产生一种心理防御,不敢袒露真实的自我,更不会将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表露出来。有一位很优秀的男同学,一段时间成绩下滑了很多。我多次找他谈话他都是轻声地说:“老师,我下次会努力的!”可是后来我发现,他的成绩滑坡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不努力。于是我再次成为“知心大哥”,在微信上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在这平等、和谐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原来他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女同学,但是又认为早恋是一种很严重的错误,内心十分矛盾、焦虑,所以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在聊天中,我采用先表示理解,再进行沟通、疏导的同时,引导他正确面对早恋问题。之后,他说希望我能多用微信与他聊天,帮他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我同意了并许诺为他保密。就这样,经过我多次开导和鼓励,这位同学各方面很快恢复正常。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现实中,我们用这真名说假话;在网络上,我们用这假名说真话。”这种说法当然太夸张了,但是,事实上,通过微信平台形成的平等的一对一的师生关系,显然更加真诚,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通过微信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各方面都迅猛发展,这一时期伴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心理也逐渐走向成熟。罗杰斯认为,教师应该是“促进者”,尤其道德教育更为必要,用以指示教人,主要是引导、促进的意义,而不是把某些知识、规则赐给某人,喂给学生,“促进者”体现了对教师的要求和责任。在运用微信进行教育时,由于师生本身的关系更为平等,教师的促进者角色也能更好地得到发挥。这一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思想,又不愿意主动与他人分享。微信交流相比较谈心、教育、找家长协助等形式似乎更受他们的青睐。这时如果我们也能通过微信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无疑会更加有效。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写日记,但是他们的微信畅谈却十分活跃,老师只要用心关注他们的动态,就可以掌握他的心理发展情况。例如九年级数学复习时,有一天,一个同学在微信里写到:“希望老师讲的快一点,什么都快一点,快点把课上完。”我看到这条信息之后就意识到,他复习阶段的心理开始出现了浮躁,针对这种现象,我找了几则故事,并且通过微信聊天和他沟通,让他明白了复习时虽然内容杂,任务多,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一点一点打好基础,稳步向前。如果不是看到了他的留言,我可能就忽视了这个问题,也更不能很好地解决了。
事实上,这种不是面对面的及时交流的优势还不只如此。通过微信留言,微信群等,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同学的想法。当然班会有时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是他所耗费的时间显然更多。
结束语: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德育工作者,除了吸取前人的经验之外,还要与时俱进,大胆利用新工具开展工作,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 赵雪梅.??课程教育研究.?2016(23)
[2]“互联网+”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 柳娟.??学周刊.?2018(01)
[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育研究[A]. 张启全,王春艳.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 2019
论文作者:陈昌总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和他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