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非常复杂,使得电气维修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及时发现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护;检查;管理;设备故障
1 引言
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充分掌握电气设备的性能,电气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我们必须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良好的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性能稳定,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发展的顺利。
2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
2.1 故障危害性分析
一旦电气设备失灵,电子元件就会损坏,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继电器及其它部件的安全保护功能也随之丢失,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在维修电气设备时,要了解不同故障的危害性。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控制和调整不良影响,防止电气系统的运行受阻。危险因素分析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避免隐患的发生,并选择有效的防治方法。电气故障可分为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确定了故障的位置,并检测了该区域对电气设备整体运行的影响。定性的方法是通过数值参数和电气设备的额定运行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了解设备的运行,并存在安全隐患,当发现异常现象的参数时,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管理计划可以更好的实现。
2.2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流程
(1)调查设备的类型和功能,明确使用方向,了解故障原因,以便更合理地进行后续维护和修理。(2)对电气设备进行外部观察,检查是否存在破损问题,排除外部损坏造成的故障。(3)对内部线路系统进行检查,了解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借助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测试,以便于了解设备的操作参数。通过运行参数检测,可以更快地了解系统故障的位置,有助于提高运行稳定性,为后续生产任务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4)故障闭锁原因分析及故障原因,在掌握故障原因后,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进行维修任务。考虑到故障诊断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选择的方法来解决控制,对工程建设的任务是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基于管理和控制系统,所遇到的问题是可以控制的有效解决,为全面管理计划改进非常有利。
2.3 故障诊断方法
(1)推理方法。在观测图像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推理控制,找出故障原因,并采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2)对比分析。从调查和设计标准中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中是否存在隐患。根据所得结果,需要加强参数调整,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自动化系统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故障发生后,还可以自动反馈到控制中心,使技术人员能及时看到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3)解析模型法。该方法的目的是在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上建立比较精细的数学模型,以便对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它可以对未知故障敏感,这是它的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建立更精确的数学模型仍然是一个难点,也是阻碍其普及的重要原因。(4)基于分类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测量系统对输入输出信号的检测,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为了对系统进行诊断,根据经验和知识进行故障判别和推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模式识别能力。
3 电气设备故障原因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可靠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气设备运行中有时会出现意外事故。此时,我们必须准确地判断事故的原因,以便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国电力设备管理中,仍然是在电气设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不及时管理,日常工作中,也没有文件只对电气设备的突发情况的检查工作,故障时间,会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文件测试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不在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最短、最及时的信息反馈,共享和交换之间的相同的数据,不利于相关部门,从而影响电气设备的管理。此外,一些电气设备操作员也有侥幸心理。电气设备的警惕性仅限于个别时间,这增加了电气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4 电气设备管理维护策略
4.1 完善电气设备运行的制度
有效管理和维护电气设备是改变现有设备操作规程的第一步。只有员工合理使用电气设备才是电气设备的最佳维护和管理。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章程规定操作电气设备。在中国现有的电气设备操作系统的缺点主要是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达不到要求,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管理层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系统要从管理制度开始与电气设备的水平和操作人员,完善的管理结构、企业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已经制定好相关制度,培训技术人员。提高员工素质,提高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效率。
4.2 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来说,实现管理系统的改进和约束配方与动作指导的要求建立的依据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实施的结果,以确保对有效实施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的安全操作的实现,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了先进的管理思想的整合,实现现代管理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一个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实施,以企业为中心,生产技术部、维修部、安全监督部门的建立,根据电气设备维护工作的实施内容、提高实施的保证运行安全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安全隐患的电气设备和解决麻烦问题的有效控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3 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
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维修设备,提前发现隐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对用户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是必要的,在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各种故障产生的原因必须首先明确发电系统对系统功能测试中的故障和维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相应的设备。在电气设备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它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以下:1)定期维修和技术人员培训的组织、电气设备维修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高;2)现代化维护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对设备使用的动态维护,一些智能化的维修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设备,保证设备的工作效率不受影响;3)明确电气设备维修制度,明确各设备维护人员的责任。电力设备维修人员严格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和保障原则完成设备的维护,起重设备的维护作用。
5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先进的电气设备被广泛的用到各种领域中,所以更要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确保其工作有效性和长期性。电气设备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我们应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涛.发电公司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2):125+127.
[2] 韩平.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192-193.
[3] 郭增辉.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措施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18):28-29.
[4] 苏子栋,郑乃千.红外测温技术在电气设备维护中的应用与管理[J].晋中学院学报,2017,34(03):24-27.
[5] 杜南.石油钻井行业中电气设备的管理维护及故障排除分析[J].化工管理,2017(01):150.
论文作者:蔡君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原因论文; 方法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