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周期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ABSTRACT
Deep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re made on the objectivety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periodical fluctuation in socialist economy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t economic cycle.
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复杂现象,它在时间和强度上的差异,对经济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经济周期问题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的热门课题。在我国,对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从80年代开始,人们才陆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客观必然性
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的客观存在主要根源于三个矛盾。
1.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生产社会化,竞争普遍化,而且政府、企业、居民的经济行为都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分散的、各具独立利益的企业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其传导过程表现为:作为独立主体的企业,总是追求扩大再生产和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与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矛盾就会明显表现出来,经济环境趋于紧张,于是,政府不得不实行紧缩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并因此导致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当经济降到满足不了国力的需求时,客观上又要求经济迅速回升,企业的内在冲击力又会爆发出来,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经济的扩张。上述这种传导过程,在经济运行中不断循环,具体地表现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由此可见,典型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曾出现多次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不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的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它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信号被扭曲,经济活动受限制,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客体缺乏规律性的认识,导致决策失误,或是由于暂时的、重大的外部原因造成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政府、部门、企业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都十分强劲,总是力图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扩大生产规模。于是,很自然地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地方政府、部门、企业争投资、上项目、扩规模,导致经济扩张。经济扩张既表现为经济总量扩大,又表现为社会总需求扩大。当经济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必然要受到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和社会总供给的限制,以致不得不紧缩投资、收紧贷款、压缩财政、控制消费。扩张导致紧缩,紧缩的结果又需要扩张。这种情形连续不断,便是形成周而复始的经济周期的内在根源之一。以出现于1984年的“经济过热”为例:从1978年年底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积累了经验,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4年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禁锢多年的生产力得到释放,经济在短时期内得以起飞,1983年、1984年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4%和14.7%。但由于我国整个宏观经济基础还较薄弱,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行业的承受能力还较差,当工业快速发展,投资过度膨胀,需求超量扩张的时候,就引发了1984年经济严重过热,随之,中央政府不得不实行紧缩政策。
二是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往往会从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利益出发,盲目扩大投资,搞重复建设,因此出现片面追求速度,不讲效益的问题。一旦速度和效益的矛盾尖锐化到不可兼容时,质次价高的产品、适销不对路的产品增多,库存积压,企业亏损;没有资源保证、没有市场的生产增多,从而导致经济收缩,发展速度下降,波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3.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的矛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转换,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重新调整。在改革中,一是各种经济杠杆放开,资源转向市场配置,企业主体地位突出,自发驱动力加大;二是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各类非国有企业迅速发展,经济关系纵横交错,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矛盾突出;三是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不可能紧密衔接和同步进行,新旧体制交替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经济管理等均比在单一的计划体制下难度要大。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投资与消费约束机制、规范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切实可行的宏观调控体系,经济运行中大起大落的现象也会出现。以198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为例:虽然当时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有效的投资和消费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1986年经济跌入谷底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单位,上项目、求发展的愿望都很强烈,加之宏观调控不力,重复建设、盲目引进现象很普遍,这就导致了再次的投资膨胀。同时,在1987年前后,我国消费领域也存在一股消费热,超前消费十分严重,需求的扩张冲力很大,这就导致了消费膨胀。由于投资和消费双膨胀,引发了1988年的经济严重过热。
应该指出的是,新旧体制转轨的矛盾,仅仅是影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原因,将来经济体制转轨实现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受市场经济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影响,经济周期性波动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二、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周期的矛盾性质看,是非对抗性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在各方面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根源于这一矛盾的经济的周期波动,其性质也必然是非对抗性的。我们看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鼓励和发展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当经济出现过度扩张或过快收缩时,政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对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以减弱经济波动的强度,减少它的破坏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调整,较好地解决了几次超常经济波动的事实,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周期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2.从经济周期的阶段发展看,扩张期明显长于收缩期
从已经经历的前三个经济周期分析,平均扩张期的长度约为33个月,平均收缩期的长度约14个月,扩张期的长度是收缩期的两倍多。预计今后经济周期的扩张期比收缩期长的格局不会改变,但收缩期有拉长的趋势。
3.从经济周期的变动态势看,是波浪式前进。
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四个经济周期分析,经济虽然三次上下起伏波动,但经济波动是螺旋式上升的增长型波动。后两个周期分别与上一个经济周期对比,经济总量扩大了。第二个经济周期末年的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第一个经济周期末年的1986年累计增长34.1%;第三个经济周期中的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比第二个经济周期末年的1990年累计增长57.8%。从今后的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将趋缓,经济将呈增长性的扩张,经济增长将成为经济波动的主流。
三、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实践意义
我们不仅要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而且必须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实践意义,从而积极驾驭和主动利用这一规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笔者认为,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1.加强对经济周期的监测预警,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研究经济周期的目的,不在于消灭经济周期;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在它面前无能为力。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描述经济周期,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对经济周期的认识,福建省统计局研究建立了“福建省宏观经济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该预警系统预测,并结合实际分析表明:福建省从1990年初开始的第四个经济周期,预计1996年第二季度结束收缩期,并开始转入第五个经济周期的扩张期。而全国第四个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到谷底的时间,即第五个经济周期的扩张期也可能在1996年内。这样,随着1996年的到来,我国极有可能迎来一轮新的经济快速增长。对全国和福建省经济发展趋势的这一分析,为福建省制订1996年的经济工作方针和“九五”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2.利用经济波动,促进周期良性发展
经济周期既具有可能导致经济剧烈波动、大起大落的负效应的一面,又具有可以因势利导、为我所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正效应的一面。要趋利避害,关键是把握好以下两方面:
(1)根据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征与趋势,采取不同的对策。一般说来,经济周期内各阶段制定对策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是:经济处于低谷时,要增加投资,刺激需求,带动生产发展,促进经济复苏;在经济的扩张阶段,要注意把握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度,利用经济繁荣和相对宽松的环境,适当出台一些改革措施,但要防止经济过速扩张,避免波峰太高和通货膨胀;在经济的高峰阶段,要压缩投资,减少需求,降低速度,控制物价,摆脱经济过热;在经济收缩阶段,要保持适度的投资与需求,保重点、控一般,把握经济收缩的度,力求延长经济适度增长的平台,并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管理,巩固已出台的改革措施。一般情况下,推动经济扩张不可操之过急,经济收缩也不宜“一刀切”。从1978年开始的第一个经济周期,就由于急于求成,引发了“洋跃进”。第三个经济周期的1988年,为尽快摆脱经济过热,仓促采取“硬着陆”的办法,引起生产萎缩,市场疲软。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应避免重蹈履辙。
(2)适应周期与反周期相结合,适时并力争超前制定调控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对经济周期的调控政策是逐步趋于成熟的。在第二个经济周期经济过热的1984年,先采取“软着陆”的对策,由于效果不理想,后来采取了应急措施;在第三个经济周期的1988年,经济过热的矛盾十分尖锐,不得不采取紧急刹车的“硬着陆”的办法,而且力度比较大,造成后来一时有效需求不足,出现生产萎缩,市场疲软;在第四个经济周期经济过热的1993年前后,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客观地分析经济形势,主动及时制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点面结合,灵活实施,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一起用,既及时解决了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又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看出,宏观调控政策能否发挥出较大的正面效应,关键在于政策的出台要选准时机,把握力度。在经济过热和开始滑落前,提前出击,把将要出现的问题解决于萌芽之时,并尽量延长经济上升期和适度增长期、保证经济收缩时平稳滑落。调控政策还要灵活多样,富有弹性,以较好地适应周期调节的要求。在新旧体制转轨的特殊阶段,经济、法律、行政等调控手段要综合配套,结合使用。
3.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中的三大关系,营造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因此在深化改革,加快实现新旧体制顺利转轨的同时,要加强切实有效的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活动中诸多的矛盾关系,特别要把握并处理好对于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三大关系。
(1)经济增长与价格上涨的关系。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价格上涨,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极为不利。经济增长受社会资源的制约,一定的社会资源在一定时期只能支撑一定的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在短期内突然升高,一方面要以减少正常的商品库存和正常的外汇储备为代价,另一方面要靠增加需求来拉动,需求的膨胀必然要拉动价格上涨。所以必须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与价格间的密切关系,通过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宏观调控要追求的目标是可承受的价格上涨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统一。根据历史经验,价格上涨幅度一般应控制在略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上。
(2)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二者基本平衡,既是财政、信贷、外汇、物资平衡的反映,又是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重要条件。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如何把社会总需求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一般说来,每年需求都会有适当的结余,所以需求量适当超过供给量是正常的,但如果超过太多就会对物价造成压力,又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根据经验判断,供需差额应掌握在3%左右。
(3)财政与信贷的关系。财政与信贷是宏观调控的两个闸门,把好这两个闸门,对于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闸门关得太紧,或放的太松,同样都会产生负效应。目前,我国财政比较紧张,财政开支“保证重点,面上从紧”将是一项长期的政策;而信贷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信贷调控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显著增强。宏观调控追求的目标,应在合理把握财政、信贷两个闸门的同时,注意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该财政调控的财政调控,该信贷调控的信贷调控,必要时二者结合、搭配使用。
标签:经济周期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投资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