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思想教育论文,德育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造就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教育和修养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发掘和发扬儒家德育方法论方面的宝贵传统和遗产,是当前思想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儒家德育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几种方法作一具体分析。
“忠恕之道”的心理换位法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①爱人的关键是实行“忠恕之道”,“忠”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②自己要站得住,也要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别人事事行得通。“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自己不愿意干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去。从心理换位角度看,“忠恕之道”有以下几点合理因素:
首先,它的基本方法是将心比心,以已度人。“恕”是如心的会意词,意为将心比习,以心换心,所以贾谊在《道术篇》中说:“以己量人谓之恕”。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善于体验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避免做出有损他人之举。“忠”的基本方法与“恕”相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④这里的“能近取譬”,也就是以已度人。同时“忠”还有内省思想,即以人度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⑤孟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说:“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⑥“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⑦这就是说君子一定要反躬自问:对人是否忠诚。对他人的爱、治和有礼如果引不起对方的积极反应,达不到预期目的,就应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符合仁、智、敬的道德原则。这种以人度己的“内省”法是以他人为媒介,从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反应中检查自己的过失,调整自己的行为。“恕”与“忠”将以己度人与以人度己两方面结合起来,有助于人们达到深刻、全面的心理换位。
其次,“恕”与“忠”是相互补充的。“恕”的要义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⑧它是消极地爱人,是有所不为。“忠”是积极,主动地爱人。孔子的“忠”有忠君思想,但“忠”不是专指处理君臣关系的伦理规范,它有更广泛的内容。诸如对人“忠诲”⑨“忠告”⑩“与人忠”、(11)“言忠信,行笃敬”(12)等等,这里的“忠”都包含真心诚意、积极为人的意思。从心理换位上看,人们通过以已度人所产生的道德行为不外有两种:一种是感受到对方的心理体验,同情对方,不去做有损对方的事;另一种是同情对方,并能积极主动地帮助对方,给他人以快乐和支持。这两种情况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恕”与“忠”反映了这两种情况,它们是消极地有所不为和积极地有所作为的统一。
再次,“忠恕之道”包含了互惠互利精神。人在社会联系中产生了交往的需要,在交往中谁都不愿意别人损害自己的利益。“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了将对他人的要求转化为自我约束的心理过程。“忠”的“立人”、“达人”是通过情感上的爱、物质上的扶助、道德上的励导来影响和感化他人,它包含着在“立人”、“达人”中实现“己立”、“己达”的互惠思想。“忠恕”的互惠互利精神有助于人们在交往中避免坏的行为和趋向好的行为,形成一种共同善进的人际关系。
“忠恕之道”在封建社会的运用带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当它注入实际的道德内容时,有大量封建性糟粕。它所遵循的心理换位原则是正己→推己——尽己。正己是先正己心,即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等级制的道德规范来塑造自己。推己是体验相亲相爱的孝悌之情,并向外扩展,通过交心、比心体验封建社会不同伦分的人伦之情。尽己为立人、达人,主要是尽伦尽职,用封建伦理原则待人、治人,以形成父慈子孝、君惠臣忠的封建等级制的亲疏尊卑秩序。
我们可以剔除其封建性糟粕,从心理换位方法的角度批判地继承其合理因素。
首先,吸取“忠恕之道”的心理换位方法有助于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和理解,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忠恕”的以己度人为认识他人提供了一把钥匙。在思想教育中教育者若能以己度人,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将自己置于与己迥异的教育对象的心理位置上去观察、体验和思考问题,就可以洞察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忠恕”方法要求人们克服以自我心理位置为中心的倾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3)即他不凭空妄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这些就是反对以自己的好恶为取舍标准。这四种毛病是人际交流中容易犯的,教育者也应引以为戒。如果教育者总以自我心理位置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好恶为取舍标准,不管对方的心理要求,必然会障碍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思想教育就很难奏效。“忠恕”方法将以己度人和以人度己结合起来,对思想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育者在以己度人的同时还要善于以人度己,经常反躬自问:对教育对象是否真心诚意,尽心尽责,注意教育对象对自己言行的心理反馈,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法,以寻求教育手段与教育对象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其次,“忠恕”方法有助于培养教育对象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忠恕”之道的以己度人在形成道德自律方面有重要作用。皮亚杰的认识不平衡理论认为:“自律只与互惠有关,当相互尊重的情感强到足以使个人从内心感到要象自己希望受到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时,才会出现自律”。(14)而“象自己希望受到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就是以己度人。“忠恕”方法可以使主体产生一种移情力,即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行为的能力。个体正是在这种移情力的作用下,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建立自律道德,使个体由原先单纯被教育、被塑造阶段进入到同时也能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道德修养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曾主张将“德育只限于这样一条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只实行完全平等和兄弟友爱。”(15)我们应在社会主义平等和友爱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忠恕之道”。在思想教育中提倡“己立立人,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人们既视自我为目的,又视他人为目的,每个人都如同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以期在互惠互利的交往中充实双方,达到各自的完满。它不仅符合思想教育的一般规律,也符合人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共同发展、共同完善的根本要求。
“大学之道”的目标设计法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是汉初综合先秦儒家思想的作品。朱熹认为《大学》是“修身治人底规模”,修身好象盖房子,读《大学》等于搭好房子的“间架”。(16)这个间架即“大学之道”,它表现在“三纲”、“八目”上。《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修身的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所讲的原则在于修明天赋的光明德性,在于亲爱民众、在于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明明德”、“亲民”、“至善”是“三纲领”,是修身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了达到“三纲领”,《大学》又提出了“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方法。
《大学》的三纲、八目各有分工,至善是修身的总目标,下设明明德和亲民两个分目标。明明德是道德意识方面的修养,下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子目标;亲民是道德行为方面的修养,下设齐家、治国、平天下子目标。明明德和亲民又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这样,《大学》自上而下,把总目标层层展开,形成了一个以修身为本、纲目结合的目标网络:
《大学》修身“间架”图式
《大学》认为“三纲”、“八目”不是平行的,其中有一个本末、始终、先后的关系。它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事物有它的根本方面,应当首先抓住它的根本方面,才算掌握住原则。这个“本”就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为了达到修身目标,《大学》设计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人生奋斗程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致、诚、正是内修之目,齐、治、平是外修之目,修身是由内向外转化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格、致、诚、正的结果,又是齐、治、平的起点。八目是“明明德”和“亲民”的具体化,由内向外的修身过程体现了推己及人、已立立人的“忠恕”精神。《大学》“间架”设计是“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八目基本上反映了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格物、致知是认知阶段。《大学》对此未作解释。朱熹解释:“言欲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17)意思是说同事物接触,固有的知识就能得以发挥。这与《大学》思想一致。《大学》认为道德是天赋的,“明明德”是使心中的天理显露出来,但这一活动还要从认识外物开始,它把培养人的认识能力放在道德修养的首位是合理的。
诚意、正心是内化阶段。《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是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它有两点道德要求:首先,要培养道德情感。诚意就要有“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真实道德情感。其次,是做到慎独,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自律。
正心是端正自己的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正心是培养意志上的自制力。对人的自然情欲(主要表现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加以合理的节制。正心则无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使心归于正。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行为阶段。这三个环节既是道德行为修养,又是政治实践,它们是要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齐家是整顿好自己的家族。它以齐家作为治国之先,是因为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族为基础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所以治国必先齐家。治国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主要是实行仁政,以德为民。平天下是儒家最高的社会理想,即把明明德扩充到天下的范围。《大学》虽未对它作解释,但由于它是《礼记》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礼记·礼运》篇的思想是相通的。《礼记》篇中的“大同”社会就是平天下的境界。
《大学》的“间架”也有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其一,这个“间架”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人的全部道德行为就是通过修身向人性复归。修养过程是明己之德再去明人之德,靠善心来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是唯心主义、脱离社会实践的修养方法。其二,《大学》试图通过修己安人的“内圣外王”的圣王实现德治,达到国治、天下平的社会理想是一种幻想。这是小农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希望上天降以雨露阳光的表现,而中国历史上法治难以建立与这一传统思想紧密相关。
《大学》中消极的东西应予以清除。另一方面,《大学》中也有许多合理因素。首先,《大学》的“间架”设计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在现代管理学中,有个“分层目标结构”,即目标是由总目标到具体目标所构成的一个层次复杂的体系,下一级目标是实现上一级目标的手段。《大学》的“间架”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分层目标结构”。它把修身分成总目标、分目标、子目标,将它们一个个联结起来,形成目标锁链,再按最近层次,第二层次、最高层次的次秩分阶段地加以实现,使修身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间架”是修身目标的具体化,它使修身活动有所遵循。从方法论上看,在思想教育中设置一个“间架”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大学》“间架”结构具有可继承性。它以修身为本,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道德活动的本质特征。修身无疑应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之本。思想教育的效果取决于能否凋动起个体作为思想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取决于能否调动起个体自我修养的欲求,取决于教育的信息能否通过教育对象的头脑接受、内化和行动。归根到底,思想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个体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依赖于自我修养。只有抓住了修身,才算抓住了思想教育之本,修身为本在今天仍应该大力提倡。
《大学》的修身过程不仅是知、情、信、意、行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将行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步骤。它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由于政治、经济条件的变迁,不少内容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丧失了生命力。但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启示,即修身不是洁身自好,独善其身,而必须使小我不断深入大我,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小我与大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这一思想可以为我们借鉴。思想品质修养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实践过程。在修身中必须深化“行”这一环节,使它与家、国、天下联系起来。我们也可以将思想道德实践分为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四个步骤,并赋予它们时代的内容。齐家即端正家风,使家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场所。在此之上设立业一目,因为现代社会一个人没有职业则不能建设和治理国家。立业是立足本职,为国为民做贡献。治国是实现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平天下是实现共产主义。由此建立一个以修身为本、知行统一的现代思想品质修养模式。
内省、慎独的反求诸已法
在儒家推己及人、修己安人的修养活动中,修己是根本,在修己中儒家十分重视反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8)君子靠自己实践道德仁义,小人则求诸别人。在反求诸己中最有特色的方法是内省、慎独。“忠恕之道”、“大学之道”都含有内省、慎独的思想。
内省包含了自省、自讼。孔子说:“见贤思齐焉,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贤人就希望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和自省法意义相近,孔子还提出了自讼法。他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19)意思是说我没有看到能够发现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责备自己的。自省主要是看到别人的过失作自我检查,看看有无这方面的问题。自讼是针对自己已形成的过失作自我批评。自省、自讼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心理功能。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再观察、再认识,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它的目的在于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和伦理人格。在今天的思想教育中仍可借用这种方法进行自我教育。陈毅同志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和他严求诸己,谦恭抑己,“中夜尝自省,悔愧难自文”,“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的自我反省精神分不开的。
在内省修养中,还要做到“慎独”。《大学》在“诚意”中提出了慎独。慎独是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行善,亦不因无人监督而做恶。
思想品质修养是一件自做主宰的事情,他人不能越殂代庖,慎独的自觉性在修养中有重要意义。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讲到:“对于一个有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患。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20)这说明在今天思想教育中很有必要吸取儒家的慎独法。
《中庸》中讲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慎独的基本要求。慎独要从“隐”和“微”两方面着手。所谓“莫见乎隐”就是说不要在他人看不见、听不着时就放纵自己。一个人能不能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严格的自我约束,既是衡量自我修养自觉性和坚决性的依据,又是决定自我修养能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修养就要做到不论在明处或暗处,在众人之中或独处之时,都能使道德行为始终如一地贯穿在自己的活动之中。所谓“莫显乎微”,即在微小的事情上也不能放松自己。修养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从小毛病改起,小中见大,防微杜渐。
当然,吸取内省、慎独的方法不是照抄照搬,而应批判地改造,赋予它们新的内涵。我们今天的内省、慎独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原则、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修养不是闭门思过,独善其身,而是通过改造世界又改造人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以上儒家三种教育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曾对中华民族道德精神发展有过十分巨大的影响。它们的合理成分应该成为今天思想教育的有益养料。我们应立足于时代精神与民族实际,吸取其积极因素,使传统道德中优秀的东西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相互渗透、相互补益,使思想教育凭藉传统的力量扎根于人们心灵深处。这对提高思想教育效力,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⑩《论语·颜渊》。
②④《论语·雍也》。
③(12)(17)《论语·卫灵公》。
⑤《论语·学而》。
⑥《孟子·离娄下》。
⑦《孟子·离娄上》。
⑧(19)《论语·公冶长》。
⑨《论语·宪问》。
(11)(13)《论语·子路》。
(14)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第233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35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
(16)朱熹:《大学章句注》。
(18)《论语·里仁》。
(20)《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