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型科普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模式的研究论文_温莹莹

广东省大型科普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模式的研究论文_温莹莹

广东科学中心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冲击下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非遗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与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及民众的共同努力。尽管广东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各大型科普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依旧存在问题。因此,广东省大型科普馆在保护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其职能,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使优秀的广东省非遗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广东省;大型科普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模式;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的含义及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也即被人类或者相关群体创造的、非物质性的、被后代所认可认可且能够传承的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艺术、手工技艺、节庆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及审美价值,是世界各族人民珍贵的传统文明的组成部分。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对于国家以及世界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以及关注也相应提高。

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广东省处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社会文化开放,其语言风俗、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等各具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目前,广东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主要以政府力量为主导、民间力量为补充,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政府设立专门的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研究,举办多场大型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对其宣传与相保护。民间组织也逐渐兴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如此,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三、广东省大型科普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博物馆、文化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中心和主要载体,主要通过其征集、研究、传播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以广东省文化馆为例,馆内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即非遗中心,非遗中心对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区域、级别、批次、类别进行了分类,形成名项目录。各地传统音乐区内展示具体乐器实物,舞蹈区配以电子设备,可提供舞蹈视频。广东省文化馆设置了专门的非遗数字展厅,配备电子导图,便于游客查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数字化科技与文化有机结合,改善和提升了非遗的传播方式。非遗中心展厅内部根据非遗文化的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并且配以详细解说。非遗中心展馆设置互动体验区,可以使参观者切身参与、体验、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宣传起着巨大作用。非遗电影院的设置,为参观者提供了了解非遗项目的途径,增加了趣味性。

传承非遗文化也即传承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广东省文化馆充分意识到传承人的重要性,广东省文化馆非遗中心也寻找出部分非遗文化,如粤曲、咏春拳、粤绣、广东剪纸、面塑艺术等等的传承人物,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广东省文化馆也通过不定期的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一种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广州市文化馆及其他市区文化馆也成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提供展览的同时,也设置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体验课程,如菠萝粽制作、乞丐文化、陈李济传统中医文化、半塘龙舟体验课等。设置此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广大游客以及参观者提供了解广东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同时也起到宣传与教育的目的,为广东省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各文化馆也收集陈列非遗文创品,推出非遗展览游览,为各地区的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使文化事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也是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此外,其他广东省大型科普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较于文化馆、博物馆非常有限。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馆内的世博广东馆的构建通过借鉴广东骑楼造型、剪纸工艺,利用高科技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

广东省博物馆、文化馆对非遗的保护模式为参观者提供了观摩学习场所,承担了宣传教育的责任,使民众了解非遗文化的价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保证

四、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主要还是以政府引导为主,民间力量为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各级的支持与号召下成立专项部门,依照国家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开展保护工作。广东省大型科普馆也承担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但现有的保护模式并不完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各大型科普展馆由于功能不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力度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政策、人力、科技、资金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种类繁多,难以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政府力量有限,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很容易忽略那些不便于开发或商业价值不明显的非遗文化。

其次,各展馆内工作队伍不专业。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靠于文化馆,造成了工作职责不明确、队伍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工作兼顾不周等问题,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造成障碍。由于非遗保护工作内容复杂、涉及广泛、专业性强,因此我们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对非遗文化进行搜集、整理、编目、记录等。

再者,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足。数字化应用在当今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展馆实体空间有限,难以对所有非物质文化遗进行陈列展览,因此必须借助于数字化技术的建设。

最后,对非遗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不足。由于各大科普展馆的主要参与者为青少年群体,作为年轻一代有责任义务去保护传承我们优秀的非遗文化。但是除了各大文化馆及地区展馆设立的专门的非遗保护中心,其他大型科普展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很不到位。

五、建议

科普馆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具有积极的倡导作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载体,广东科普馆可以通过向政府建议或提案的途径,引起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力、资金、技术等支持,协助政府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

由于广东省大型科普馆内工作队伍存在不专业,非遗保护工作的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各大展馆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式,“探索建立多渠道培养、多层次使用、多方位服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广东各大型科普展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除了建立非遗数据库,还应该引进相关技术性人才,更新发展数据采集与储存技术,为参观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广东大型科普类展馆吸引着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观者,民众对非遗保护意识的增强是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动力。鉴于当前民众对非遗保护认识不足,保护意识薄弱,政府及相关部门,各大展馆有责任与义务对非遗传承与保护进行多种方式的宣传。在坚持传统宣传模式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扩大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影响力。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冲击下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非遗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与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及民众的共同努力。尽管广东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各大型科普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依旧存在问题。因此,广东省大型科普馆在保护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其职能,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使优秀的广东省非遗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梅.工匠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艺术评论.2018(10).

[2]吕美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J].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8(11).

[3]黄丽,赵琦,邹丽霞.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02).

[4]青岛泰之.以教育的方式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做出贡献[J].美术研究.2018(03).

[5]魏美仙,魏惠琴.以民间艺人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问题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03).

[6]彭卫国.博弈与共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探索[J].大众文艺.2014(02).

[7]南宇,杨永春.构建西部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体系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1(05).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巴黎:2003:1.

②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报.2012,51(2):49-55.

论文作者:温莹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广东省大型科普场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模式的研究论文_温莹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