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田

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田

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幼儿园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幼儿期是孩子情感教育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较强,情感教育的作用更加明显。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会不自觉地陶冶幼儿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意志品格。抓好幼儿情感教育,无论对幼儿园、家庭还是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情感教育;应用

1幼儿情感教育的价值

1.1情感教育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尚书》里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从诞生开始,就已经有了各种情绪体验,人生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顺序上,最先出现的是情绪过程,而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能激发人的意志行动、促进认知过程,消极的情绪则能阻碍人的意志行动和认知过程。而情感教育就是促进人情感和谐的过程,以促使人自身、人与他人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因此,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其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进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1.2情感教育对幼儿人格健全的影响

人格是指人在面向环境并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具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的反应方式。由于人格的特点,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健全人格非常关键。幼儿处于人格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人格健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以后的人格完善中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障碍。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情绪作为人格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这是伊扎德对情绪和人格关系的界定,说明情绪对人格健全的重要意义,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可能造成人格缺陷,影响幼儿的健康生活。因此,在幼儿阶段有必要通过情感教育对其人格加以正确的指导,调整不良的人格倾向,促进幼儿体验积极的情感,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人格状态。

1.3情感教育对幼儿道德发展的意义

在达尔文的《人与动物的情感》一书中提到,“人与动物在情感的表达上发生了明显的不同,人类不再重视情绪的自然性,而是强调情绪的道德性”,这里阐述了情绪、情感与道德的关系,情感本身就包含着道德,道德产生于情感认同的基础之上。这种“情绪的道德性”强调了情绪、情感对道德的影响,以及道德情感的社会需要。道德情感是个人社会化的需要,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情感教育推动幼儿道德情感的形成以及道德认知和判断力的提高,将对幼儿道德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灵魂,道德行为的败坏以及一些道德冷漠情形跟情感的冷漠有很大的关联。他强调,“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力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会培养伪君子”,积极的情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幼儿期的情感教育对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推动其道德层面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2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

2.1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

通过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时常会发现有一些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因为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真诚而脆弱,较易受到伤害,幼儿想要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当这种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使幼儿引发不喜欢与他人接触的情绪,甚至产生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心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但要及早发现幼儿的情感需求,解决其不良情绪,也要在一日生活中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减少甚至避免幼儿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全身心将爱传递给每一位幼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拓展游戏渠道,增进师幼的情感交流

教师在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应作为一位观察者而非直接干预者,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的进展情况,征求幼儿的意见,以同伴的身份融入到幼儿其中,以便为幼儿提供所需材料,同时为下次游戏的顺利进行给予物质和情感支持。教师也要鼓励幼儿积极的对游戏提出看法和要求,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处理好与幼儿在游戏中的关系,师幼之间需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联系,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同时给予幼儿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在游戏中给幼儿最大限度的自由,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他们自主决定游戏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改变游戏活动的方向,有利于教师拓展更多使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渠道,在幼儿的游戏世界里,教师要与幼儿展开充分的互动行为,在有效的师幼互动中,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游戏中的互动,更好的增进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

2.3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幼儿的情感体验

2.3.1营造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在幼儿园里,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丰富、舒适、安全的物质环境,形成一种宽松、自主的活动氛围,使幼儿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一日生活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开设更为丰富的区域活动,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要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来创设适宜的环境,逐渐强化幼儿的情感体验。

2.3.2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在幼儿园中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能使其产生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并能自发的表现出轻松愉快的状态,能使幼儿自身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而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强化幼儿的情感体验,就要建立起融洽、和谐健康的师幼关系,教师应该对幼儿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注、多信任以及多给他们自由和自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幼儿营造出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与此同时,在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的支持下,培养幼儿良好情感体验的逐步形成与发展。

2.4开设艺术活动,丰富幼儿的情感内涵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艺术的学习能够促进幼儿情感的有效发展。例如,音乐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为音乐能大大提升幼儿右脑的发育。另外,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感受音乐中的优美旋律所带来的愉悦心情,使幼儿的创造力达到极佳状态。同样,绘画也可以促使幼儿右脑的快速发育,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教师切勿评判幼儿的作品是否真正形象逼真,而是要激发他们发挥想象去创造美、感受美。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教师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从而提高幼儿素质,实现个性和谐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对于幼儿的每一次创造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且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增进对艺术的情感体验,通过艺术活动的开设,逐渐丰富幼儿的情感内涵,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事物美的感受。

结语

总之,在幼儿学前教育当中,幼儿园的园长、相关领导及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情感教育责任,并努力做好情感教育的相关工作。要充分地意识到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情感教育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意义。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把握幼儿的情感特点,了解幼儿的情感问题,有利于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彤苎.情感开发幼儿学前教育的桂冠明珠[J].科技视界,2016(05):218.

[2]张智敏.试论情感教学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16):241.

[3]郭东云.学前教育中礼仪教育的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4(23):237.

论文作者:袁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分析论文_袁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