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论文_史建荣,史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论文_史建荣,史镇

史建荣 史镇

甘肃省瓜州县史建荣中西医结合诊所 736100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是胃粘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多是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不愈而导致,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感,尤其早上更为明显,进食稍微多一点,便会出现明显的腹胀,有着伴有腹痛。更甚者消化不良,嗳气,纳差,出现全身症状,贫血、消瘦、精神不振。但临床上也有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与病变程度也不完全一致。所以,临床上应当结合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进行辨证施治。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施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与难治病之一,临床上以胃脘部胀满,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为主要表现。患者病理特点为胃黏膜萎缩,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发生癌变等。临床上确诊该病的金指标为胃镜检查和活体组织检查等。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彻底治疗改病的有效方法。而中医辨证施治,在治疗该病中有着很大的优势,且疗效非常显著。现结合中医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1 病因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主要特征。有学者认为该病具有本虚标实、滞损交加的病机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中医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之说,慢性萎缩性胃炎也不例外。

1.1内因情志不舒,郁怒思虑。“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同时肝属木,喜条达,主疏泄,若谋虑不遂,情志郁怒,则伤肝,肝失条达之性而横逆犯胃。由于胃属土,五行中木克土,本属于正克,而此时肝气已经横逆,致使胃气失于和降之性,出现前述症状。脾为仓禀之官,藏意,胃与脾为表里之脏腑,以膜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换句话说是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气血周流畅通,肌体健康无病。若过分思虑则伤脾,脾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谷气血不能运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变生前述诸症。禀赋不足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1.2外因感受寒湿秽浊等六淫不正之气,寒主收引凝滞,湿邪粘腻重浊,秽浊之气碍胃,若感受寒湿秽浊则影响脾胃的运行,变生诸症。

1.3不内外因之饮食所伤,如暴饮暴食,饥饱无度,贪凉饮冷,过食辛辣烟酒、肥甘厚味,或食饮不洁之物等等,均可伤胃,而生诸症。

2 辨证论治

2.1 肝胃气滞型:胸胁脘腹胀痛,口干口苦,善太息,烦燥易怒,常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病机: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处方:柴胡舒肝散合加减。药用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

2.2 热毒内陷型:胃脘胀满,烦热口干,贪凉喜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病机:热毒内陷,胃络痞满。治法:泻热除痞,散结和胃。处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药用黄芩,大黄,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枳实,厚朴。

2.3食滞中焦型:胃脘胀满,按之胀甚,不思饮食,时有呕吐,大便不畅或便臭异常,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数。病机:食滞中焦,胃气上逆。治法:消食和胃。处方:保和丸加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药用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枳实,枳壳,厚朴。

2.4 瘀血内阻型:食后胃脘刺痛,夜间尤甚,面色藜黑,大便秘结,舌质紫有瘀斑,舌苔黄,脉弦滑。病机:胃热脾虚,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健脾理气清胃。处方:丹参饮加减。药用丹参,檀香,佛手,香橼,白芍,五灵脂,白芷,延胡索,党参,白术,防风。

2.5中气虚弱型:胃脘胀满,时轻时重,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病机:中气虚弱,脾胃升降失司。治法:补中益气,温中健脾。处方:补中益气汤合理中丸加减。药用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白术。

2.6胃阴不足型:胃痛隐隐,喜按喜温,食欲不振,口舌干燥,尿黄尿少,便干烦热,舌质红苔少或有裂纹,脉细数。病机:胃阴不足。治法:养阴益胃。处方:益胃汤合生脉散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芦根,五味子,人参。

3 典型病例

病案1:患者,男,65岁,因“胃胀痛伴返酸3年”于2017年2月就诊,患者3年前由于情志不遂,再加上过度饮酒导致胃部胀满疼痛并伴有反酸,后休息几日症状缓解。然而之后遇有不顺心之事,或者饮酒便会又出现上述症状,且这种情况近日来不断加剧,患者具有明显的胃部饱胀感,且伴有疼痛,口干口苦,尿赤,大便时溏时干。后在当地医院实施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进行药物治疗,主要为奥美拉唑等。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待无症状后,患者便不再服药。同时又出现上述症状时,有自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病程反反复复两年有余。此次就诊患者具有明显的胃部胀满疼痛情况,并伴嗳气,反酸,纳呆消化不良,口干口苦,疼痛累积两胁,舌质淡,苔薄黄脉弦。询问病史,患者5年前化验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本身性情比较急躁,又爱喝酒,好食辛辣类食物。根据患者情况,辨证施治属于

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方用柴胡舒肝散合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5 g,陈皮15 g,枳壳10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香附10 g,川芎10 g,当归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砂仁10 g,乌贼骨15 g,3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服。嘱忌辛辣,调情志。10 日后患者复诊,自述胃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但返酸症状减轻不明显,二便正常,上方加浙贝母10 g,煅瓦楞子15 g,继服20剂,药后自觉饮食良好,胃痛症状消失,偶觉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缓。嘱用柴胡舒肝散合香砂养胃丸调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3个月后复诊,诸症悉愈。后又到当地医院进行胃镜复查显示胃体部有红白相间花斑区消失而呈现黏膜充血水肿,腺体正常,提示为浅表性胃炎。随访至2018年2月未再复发。

病案2:胃病已5年,近来食欲不振,口舌干燥,喜食柠檬及山楂,舌质红,苔少,舌尖经常溃疡,胃脘隐痛,尿黄尿少,便干烦热,脉细数。在某医院做胃镜示:幽门部有红白相间的花斑样改变,胃体部黏膜充血水肿,腺体无改变。提示:幽门区萎缩性胃炎,胃体部表浅性胃炎。于2017年2月来诊,症状如前述,中医辨证:胃阴不足,处方:沙参10 g,麦冬15 g,生地15 g,玉竹10 g,砂仁10 g,芦根20 g,五味子10 g,人参10 g,炒麦芽15 g,蒲公英20 g,生甘草15 g,冰糖5 g,15剂,水煎服,1剂/日,早晚饭后分服。患者即觉食欲明显增加,舌溃疡减轻,舌表面有薄苔,原方继服25剂,患者全身病状均改善,舌质红润,苔薄白,脉细数,二便正常,为胃阴已复征象,但上腹部仍稍有隐痛感,上方加白芍15 g,海螵蛸10 g,隔日一剂继服40剂,2017年底当地医院复查胃镜示幽门部有红白相间花斑区消失而呈现黏膜充血水肿,提示为浅表性胃炎。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医辨证施治对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东宇.自拟益气调营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6(2):229-230.

[2]林才志.自拟回合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8例.广西中医药,2015,33(2):15-17.

[3]刘丰晓.自拟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5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7(1):113-114.

论文作者:史建荣,史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辩证施治论文_史建荣,史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