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它要求体育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加强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发展个性体育教学小学生
1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和参加实践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对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理论课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目的的教育,阐明体育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意义。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引起学生对体育的高度重视,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课中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如在耐力跑教学中可采用追逐跑、变速跑、接力跑、障碍跑等多种教学形式,使本身单调、枯燥的教材变得有趣起来。同时应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充分体现其竞争性、娱乐性及趣味性的特点,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针对性地提出锻炼和学习的要求,对学生在体育锻炼和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应给予及时地肯定或表扬,多表扬、少批评,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尽量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至的指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的指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高学生的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将有助于其克服和消除自卑、胆怯、自信心不足等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正确的示范动作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提问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技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完成各种练习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互教互学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担任小组长、带操领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通过组织和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游戏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并根据学生各自的能力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则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当然,能力的发展与兴趣、爱好密切相关,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促进其各种能力的发展。
4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权威,是教学的中心这种观念的影响,而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发展。新课程把教师和学生都做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时,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量不够,有的完不成动作。同样的练习如果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同样练俯卧撑也考虑抬高手的位置或抬高脚的位置的俯卧撑,这样全体的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练习,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身心健康也得到了发展,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5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所谓意志是指为了实现确定的目的而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在行动时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人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独立性、道德感等意志品质的综合体现。体育教学活动具有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许多有利条件:其一,体育课大部分完成是“室外作业”,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严寒酷暑,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如在酷暑的夏季或者严寒的冬天,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真正感受,切身感受与领悟体育锻炼对人的意志力的磨练。其二,利用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接受挫折的能力,也是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力和进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在充满自信与身体力行地克服心理障碍做好动作的过程中,在感觉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坚定了自信心,锻炼了意志力。其三,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即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中教会学生正确地面对困难,以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完成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其四,可以培养其独立性,加强其道德感。从体育课的备课到体育课的课前准备活动安排以及课的主体部分,直至体育课的结束放松阶段,都可在体育教师的合理安排下实现对学生独立性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北关街小学
论文作者:王永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体育论文; 意志论文; 引体向上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