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北京奥运: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科技奥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奥运论文,高度论文,奥运论文,战略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09)01-0005-05
科技奥运理念是我国在申办北京奥运会时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在科技奥运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做出巨大贡献之后,全面回顾我国对科技奥运理念的规划、实施过程,深刻理解和总结科技奥运经验和模式,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地阐述,其意义是巨大的。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尽管人们对科技奥运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认识到了科技奥运的价值,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关于如何客观认识和定位科技奥运的问题,却几乎很少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尽管有学者提出了“2008年奥运战略实施应从奥运会的国际与国家整体战略入手,在高度重视北京奥运战略实施的同时,更要从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出发,站在中国未来发展、整体发展的宏观战略高度规划国家奥运发展战略”[1]的观点,但是对科技奥运的定位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其是否已经客观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的问题仍然具有较大的模糊性。这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对科技奥运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解答,对我国举办奥运会所创造的文化遗产的保留和传播也是非常不利的,更为重要的是对今后我国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复制这一模式形成了障碍。课题组认为:我国对科技奥运的规划与实施,其实质就是一项特殊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实施。
1 将科技奥运定位为国家战略的依据
1.1 科技奥运作为国家战略的典型特征
确立科技奥运的国家战略性,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科技奥运是否具有典型的国家战略特征进行确认。通过对我国科技奥运实施过程的考察,科技奥运理念的形成与规划具有鲜明的国家战略运行轨迹。
尽管科技奥运首次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提出时主要是用来描述当时光电技术取代人工裁判的现象,并且在后来的几届奥运会(1992、1996、2000)都陆续加深对其的认识,但是直到北京申办奥运会提出并实施的时候,科技奥运才真正从一种现象转变为用来指导实践的理念,并由一般层次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依据《辞海》,战略是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国家战略,即国家对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进行全局性的谋划。那么,科技奥运是否成为国家进行谋划的对象之一呢?
首先,我国政府对科技奥运进行了定位,确立了明确的目标——科技助奥运,奥运促发展,很显然,其意是指通过科技手段保障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并通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其次,为了切实保证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我国政府制订了专门的《奥运科技(2008)行动规划》,用于衔接科技奥运目标与具体实施环节。这一规划的制定,具有鲜明的国家战略特征——国家对重大事件(科技奥运)全局性的谋划。
第三,为了切实推进科技奥运,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气象局等10个部门共同组建“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奥科委”)[2],作为具体负责实施科技奥运的机构。奥科委的设立,清晰地展现了国家行动的基本特征——只有国家力量才能协调多个国家重要的职能机构统一行动,并集中指向科技奥运的实施问题。
第四,为了兑现科技奥运的承诺,中国组织国家团队开展奥运科技攻关,在一些重大科技项目上取得了较高水平的成果[3]。针对奥运会举办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共投入了大约30多亿人民币,用于解决可能影响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各种技术难题。例如,新能源科技攻关计划、沙漠治理计划、气象科技服务计划等。这在科技奥运五大战略中得到了证实,即数字奥运战略、新建筑战略、新材料战略、环保科技战略和生物医药科技战略。
最后,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关于如何促进科技奥运成果社会转化问题的认识和实施计划的考虑,仍然表现出鲜明的国家运行的轨迹。据新华网9月2日的报道[4],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秦勇表示,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已经从多项工作入手,推进“科技奥运”成果的产业化。科技部、北京市、奥组委等13个参与“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的部门将联合推出后奥运“科技奥运”成果产业化推进计划。由此可见,后奥运的科技奥运的推广问题,已经列入了作为国家主管科技发展部门的科技部工作日程当中了。
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认为,科技奥运客观地成为一种特殊的国家战略。为了使这一项具有特殊价值的成果得到国际上更广范围的认可,我们必须以官方的宣传渠道正式地清晰而准确地加大宣传力度。
1.2 不同经济体制下科技奥运实施过程中政府的角色
1.2.1 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奥运实施过程中政府的角色 对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奥运的实施主体的考证,我们可以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奥运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的奥运会案例的分析,确立科技奥运实施主体及其特征。为此,确立1992年巴塞罗那、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作为分析案例,来论证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奥运的实施主体及特征。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举办之时,恰逢西班牙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时期。因此,借助于奥运会举办这一有利时机,达到促进经济复苏、推进社会发展成为西班牙政府的一个战略构想。实际上,西班牙政府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战略下,积极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在这个国家计划中,科技奥运是其组成的一部分。巴塞罗那提出科技奥运计划,其意是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展示本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二是积极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但是,在筹备奥运会过程中,巴塞罗那出于对实现科技奥运目标可能性的担忧,主动放弃了这一计划。尽管如此,本届奥运会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市场力量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继续积极推进奥运科技的发展。事实证明,奥运会的举办确实帮助西班牙走出困境,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苏目标,但是在科技奥运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主动退出,却成为一种遗憾。市场成为奥运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的基本理念,其本意是通过科技的大力支持,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并向世界各国展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奥组委通过计算机系统设计出的三维吉祥物,在当时成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推进科技奥运的过程中,奥组委对科技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将之作为一种有效支持奥运会举办的工具上。实际上,真正对科技奥运关注的并非是亚特兰大市政府,而是市场。科技借助于奥运会的平台迅猛扩张的事实和对科技产品有效促销的事实,促使市场力量逐渐确立起科技产品发展的奥运会战略。
奥运科技的发展,在悉尼奥运会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游泳服装的历史性变革。在申办奥运会举办权时,悉尼同样也提出了科技奥运的口号,其意图同亚特兰大奥组委基本相同——通过科技力量的帮助,顺利举办一届奥运会。因此,悉尼政府似乎并没有在主动推进科技奥运工程中真正付出力量。尽管悉尼将网络引进了奥运会的组织过程中,并因此得到了“E奥运”的评价,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科技奥运更多地展现在理念层面的事实。另一方面,在运动科技方面,市场力量却给了人们更多的惊喜——鲨鱼服成为这一事实的典型代表。
因此,市场力量的强大,客观地替代了政府的力量;而政府在市场发展中角色的确立,又客观将之与奥运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
1.2.2 北京科技奥运实施过程中政府的角色 科技奥运从规划到实施,政府主导作用非常鲜明。几乎每一项重大的决策和具体工作的推进,都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下完成的,这与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举办奥运会时存在显著的差异。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加以分析。
在科技奥运理念实施之初,科技部于2001年在其制定的未来五年规划中,增加了对奥运会的科技支持和推动科技奥运实施的相关条款[5];随后,国家又组织多个部委设立了奥科委,作为推动科技奥运专门的组织机构。在科技奥运实施过程中,国家多次组织了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活动。例如,中国与欧盟数字奥运合作项目、中澳科技奥运合作项目、中美合作奥运清洁能源技术和中德“科技奥运”合作项目等项目的推进中,政府主导作用非常鲜明。
为了向科技奥运实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针对奥运会需求,国家科技部设立了一批奥运专项研究项目,并协同各部委,先后投入了30多亿元人民币的科研经费,集中解决了科技奥运实施各关键环节的科技问题。
因此,无论是从组织机构的设立,还是具体实施的组织,国家的主导行为成为科技奥运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保障。政府主导型的科技奥运模式,已经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特别是通过有力地促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向国内外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科技发展模式和奥运会举办模式。
1.3 北京科技奥运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其战略服务目标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产业发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构建公共科技服务体系,是在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出发对科技奥运内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尽管举办北京奥运会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社会活动,但是这一活动也必须在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前提下展开。科技奥运服务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或者确切地说服务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是必然的。在我国积极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前提下,利用奥运会聚合社会各界科技资源进行集成创新、系统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等必然成为科技奥运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创新是科技产业高水平快速发展的动力源;科技奥运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必然会有力地我国促进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为打造我国优势科技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科技奥运是创新的聚合这一特征应得到充分的认识,而“鸟巢”、“水立方”则是奥运科技聚合创新典型的标志物。
国家科技战略关注的另外一个领域是公共科技服务领域。公共科技,也被称为民生科技,其意是指建立旨在解决大多数人生活问题的科技服务体系,实现科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价值目标。在我国对公共服务问题日益关注的现阶段,作为最受民众关注的、最大规模的公共活动的北京奥运会,必然承担起公共服务的历史责任。从科技奥运角度来看,作为国家主导而推进的科技奥运工程,必然将如何构建公共科技服务体系作为其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实表明,除了解决了奥运会举办的基本问题以外,科技奥运的实施,几乎全部指向了如何解决与民众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例如,空气质量尽管是举办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新的清洁能源技术体系的建立则客观地成为长期造福于民的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奥运五大战略中——数字奥运战略、新建筑战略、新材料战略、环保科技战略和生物医药科技战略,公共服务成为重要内容。
所以,如果仅仅将科技奥运定位于基于举办奥运会的科技集成等具体实践层面,很显然忽视了已经客观地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的事实。这样做,无疑人为主观地降低了科技奥运的战略高度,模糊了国家行动的意义,对我国客观总结科技奥运、向国民和世界科学阐述科技奥运的中国模式是十分不利的。
基于此,课题组认为,北京科技奥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创造的一种新的科技奥运运行模式。
2 作为国家战略的科技奥运的实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工程
科技奥运作为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其意指向两个层面:一是保证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达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二是通过科技在奥运领域中的应用,促进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和促进科技的产业化、国际化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关于这一点,从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和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无以伦比”称誉的结果来看,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满足奥运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或更确切地说满足科技发展需求而作为特殊国家战略工程实施的科技奥运,是由两个子工程构成:基于奥运的科技发展聚合工程和扩散工程。
2.1 科技聚合工程
科技聚合工程是指,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通过我国政府主导作用,有效集成社会科技资源,依据奥运需求完成科技创新,并将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地应用于北京奥运的各个领域。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同类别技术在奥运领域中聚合和持续的技术创新的结果是,不仅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水平科技成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特殊的国家科技创新模式——基于某一巨型的国际活动而在某一范围较小的领域聚合大量的高新技术,推动聚合技术间融合与创新,产生大量高水平科技成果,从而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科技基于奥运的聚合,产生了强烈的聚合效应,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已经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举办过程中得到了证实。从奥运会筹备到成功举办的七年时间里,以奥运科技行动计划为总体方向,从五大战略出发,以数字奥运工程、新建筑工程、新材料工程、环保科技工程和生物医药科技工程为核心,聚合了大批的科技成果,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奥运战略科技发展确立了新的特殊的发展战略模式——基于国际大型活动而规划和实施特殊的、高效的科技发展模式。
2.2 科技扩散工程
科技扩散工程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将基于奥运需求创新产生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创新模式向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尽管由于媒体的关注而强烈吸引了社会对科技聚合与创新的高度关注,从而从理念层面首先完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扩散,但是就其规模和深度而言,科技扩散的主体工程必然是在后奥运会时期逐步推进的。目前,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秦勇所表示的要大力推广奥运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产业升级的观点,也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清醒认识而产生的。
北京科技奥运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有效地推进科技扩散工程的主体必然是政府,这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政府的力量,对已经整合的各种科技资源进行重新二次社会分配,是有效完成科技扩散的基本保障。这是为什么呢?根据科技发展历史提供给我们的资料分析表明,市场力量对科技扩散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今天所构建的技术世界,正是这一模式运行的结果。但是,市场的力量往往受到功利思想的约束,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对社会科技资源的整合与扩散客观存在着人为制造技术扩散障碍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比皆是的科技企业通过各种专利、知识产权来控制先进技术的社会扩散案例分析中,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政府相对于市场而言,它来源于公共权利的汇集,是公共权利的代表,因此客观要求其在通过权威力量整合公共科技资源后,必须再通过权威力量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社会扩散。
当然,奥运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扩散,不仅是指具体的创新成果(物化的、知识的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各界推广“通过构建特殊模式的技术创新,可以在短时期内获得较大的效益”的新理念和基于此而构建的技术创新新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科技奥运的规划与实施,客观地构建了一种科技发展的新模式——基于奥运战略(或其他战略)的科技发展聚散模式。从聚合到扩散,构成了完整的科技发展环路,为今后我国借助于特殊国际活动继续采纳这一模式,促进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思路。
3 科技奥运的聚散效应
科技在特定的、有限的、备受瞩目的奥运区域的高密度聚合,客观地形成了典型的聚散效应。科技奥运的聚散效应是对科技在奥运会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形态的描述,是指科技奥运战略实施过程中,技术创新活动及其产品在奥运会领域中持续聚合,而在奥运会举办后又不断地向社会扩散的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因此,这一效应是一种复合性的效应,即其是由聚合效应和扩散效应复合而成。
3.1 科技奥运的聚合效应
从现象上来看,科技奥运的聚合效应表现在科技成果的聚合所产生的规模性效应,即科技在奥运会中聚合,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全社会的科技成果都在向奥运领域聚合。在北京奥运会筹备乃至举办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媒体对在奥运会领域中应用的各种先进科技成果报道的分析,可以清楚地展现科技成果聚合的特征。
例如我们熟知的“鸟巢”工程就聚合建筑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先进技术。而这些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聚合,就客观地催化了科技创新,提升了科技创新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能力。
奥运科技的聚合,打破了行业间的壁垒。如前所述,奥运会场馆的建设具备鲜明的技术集合的特征,各种高新技术在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时,必须首先解决的就是技术自身如何相互融合的问题。客观地讲,有两种技术融合问题:一是不同种类的技术融合问题,一是同类技术在解决新问题时的融合问题。不同种类技术的融合,意味着技术间的创新性改进,其核心意思是解决本技术与其他种类技术合作的接口问题;同类技术的融合,是技术的创新再应用过程。它要求原有技术必须为解决新的技术问题不断进行创新,拓展技术功能和技术适用范围,或创新出新的技术。可以说,无论是第一种技术融合,还是第二种技术融合,其核心问题必然是技术的创新应用问题。因此,技术融合必然有力地促进技术创新,并为形成新的技术群提供可能性。
对现象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集合模式下,科技迅速在奥运领域中形成一个具有较高势能的技术密集区域。这个密集区域的形成,不仅为技术扩散做好了准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保障了密集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过程得以持续进行。因此,科技奥运的聚合效应实质上是科技创新聚合活动的一种反映。
3.2 科技奥运的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聚合起来的科技成果,在奥运会举办后向社会各界扩散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奥运科技聚合发展产生出了大批的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固化的物品、技术知识以及创新精神。
这种扩散效应首先表现在对人们意识发展的影响上。公众在观看或了解北京奥运会时,必然会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科技应用的基本情况,在欣喜之余,他们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的养成或提升,必然会深刻地影响打造科技发展的进程。其次,科技奥运扩散效应表现在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上。为了有效地推动科技奥运战略,国家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各种科技成果,集中创新,这不仅扩大了创新的范围,而且极大地缩短了科技创新的周期,这必然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提升作用。最后,科技奥运扩散效应表现在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巨大影响上。一方面,奥运会所聚合的科技成果,在媒体的高度曝光下,必然会被科技企业直观认识和了解,这有利于消除行业间的技术壁垒,从而直接促进科技产业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各种技术在某一领域的聚合,会客观地促进技术间的融合,形成新的技术创新模式,从而提高各技术领域创新能力。
尽管我们仅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科技奥运的扩散效应,但是这并不能否认科技奥运扩散效应几乎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的事实。例如,有学者在论述北京奥运理念对全民健身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时认为,科技奥运理念的实施已经惠及全民健身运动[6]。因此,可以说科技奥运的扩散效应已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4 小结与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课题组认为关于科技奥运概念及其内涵的解释应表述如下:
科技奥运是在奥运战略引领下,政府主导的一项特殊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工程。通过有效聚合社会科技资源和持续的科技创新及应用,为“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先进、可靠、适用的技术保障;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社会领域的扩散,使奥运成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产业发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构建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平台,达到“科技助奥运、奥运促发展”的目的。
其内涵是:
科技奥运是基于奥运战略的、政府主导的一项特殊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工程。就是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和实施特殊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工程;通过科技聚合工程与扩散工程相结合,达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目标。
科技奥运是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就是紧密结合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聚合社会优势科技资源,努力满足奥运场馆建设、赛事组织、交通物流、赛事转播、大型活动、安全保障、信息服务、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技术需求,以先进、可靠、适用的科学技术提升举办水平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为奥运举办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盛会的目标。
科技奥运是构建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平台。就是通过科技奥运的实施,促进科学文化传播,提高公众科技素质;通过积极推动基于奥运需求而产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模式的社会扩散工程,构建以公众利益为价值核心的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强化科技为人服务的宗旨,提高和改善公众生活质量,完成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促进科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既然科技奥运是一种国家战略行为模式,即科技奥运的中国模式,其战略意义在于它丰富和完善了科技创新模式,并为今后在相似的环境下继续采纳这一模式、促进科技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那么科技奥运的成功,就是国家行动的成功。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模式是高效的,是值得世界各国借鉴和采纳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刻论证这一模式的特殊性和特殊价值,将之作为成功经验在世界范围内阐述并推广,使我国构建的这一模式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复制这一模式,形成特殊性的国家战略模式,并积极在我国今后举办的各种大型的国际活动中继续采用这一模式,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
收稿日期:2008-12-21;修回日期:2009-01-15
标签:科技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政府工程论文; 奥运会项目论文; 创新理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