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彦彦 李润语 齐国娟 王绍金 邵艳艳
鸡西市人民医院 邮编:1581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论治法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O%高于对照组的50.3%。结论:综合治疗法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办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肝硬化 综合治疗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反复作用于肝组织而导致的弥漫性肝损害,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有关,其致病机制主要为肝细胞的广泛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再生结节形成。肝硬化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临床上上最典型的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由于患者的生化等技术不断提高,早期确诊与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很多学者对肝硬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得出:西医治疗缺乏效果不显著,而综合治疗法在治疗肝硬化方面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2.4±2.7)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3±0.45)年;女性48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8.5±1.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1±0.7)年;80例患者有30例急性肝炎;50例慢性肝炎。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合理调节饮食,适当补充生理盐水,对利尿和放腹水治疗的患者需适当增加补钠量。给予养、护肝并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组加采用中西医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
1.3观察指标
临床表现:每隔一周观察记录患者的腹胀、呕吐、黄疸、腹水及大小便情况,每隔四周抽血检查肝纤维化指标。每三周抽血检查肾功能,观察并记录任何可能与用药有关的副作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计数资料采用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症状:有41例(51.25.66%)患者出现乏力;22例(27.5.%)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27例(33.75%).
2.2体征:有34例(56.66%)患者出现肝掌;22例(36.66%)患者出现脾大;18例(30%)患者出现腹水。
2.3肝功能指标:多数是ALT、AST、GLO升高为主,偏多的是ALP、GGT,逐渐降低的是ALB。80例患者中,其中有38例(47.50%)患者可见炎细胞展开较为细密;有14例(17.5%)可见界面炎形成汇管区到小叶中心的桥接坏死。呈现点状、片状坏死;有18例(22.5%)患者的小叶内融合坏死;有8(15.03%)患者观察到中央静脉周围组织坏死;2例(2.51%)患者的浆细胞被浸润。
3讨论
3.1治疗机理
肝硬化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和阻碍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延长存活时间。综合治疗法具有抗纤维化的机制涉及抑制贮脂细胞激活功能,促进ECM降解并减轻纤维化。主要原因是脂质过氧化反应能够刺激贮脂细胞活化,降低肝细胞膜破损而抑制肝细胞激活。
3.2发病原因
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尤以低钠血症为多见。肝硬化并低钠血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患者病程长,吸收、消化功能受到了障碍,加上恶心、呕吐、腹泻症状等导致低钠血症的发生或加重;反复的利尿及过多的静脉补液治疗等;长期肝功能衰竭,使体内消耗增加,细胞膜活性降低,导致钠离子泵出减少而引起血钠降低。
3.3肝硬化治疗的要点
在治疗肝硬化的同时,应注意鉴别真性低钠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或混合性低钠血症。一般以24 h尿钠为真性低钠,24h尿钠>50 mmol/L者为稀释性低钠,一般重症患者为混合性低钠血症。肝肾综合征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在诊治肝硬化低钠血症的同时也要注意低渗性脑病的发生,因低渗性脑病往往与肝性脑病的表现相混淆,所以临床中要早发现早治疗。
3.4预防肝硬化的方法
首先要识别危险因素,包括肥胖、滥用酒精的患者。采用肝炎病毒检测对他们进行筛选。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如:减重、戒烟戒酒,也可辅助相应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肝硬化依旧存在,需要进行肝细胞肝癌的初筛,采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如果患者有腹水,治疗上采取利尿剂、停止ACEI类药物;如果出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可行内镜下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若有肝性脑病,首要治疗在保护肝功能免受进一步损伤,须早期治疗。
3.4结论
肝硬化疾病采取综合疗法是可以治愈的。治疗中不要盲目限钠,补钠治疗时,根据分清低钠血症的性质分别给予处理。对真性低血钠者,应及时适当补钠,并注意给予输白蛋白、血浆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卫兵,刘健虎,王春莉.等.d一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 TGF—pI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12(6):69—70.
[2]邱德凯.慢性肝病临床并发症现代诊治概念[M].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1:15.
[3] 于咸怀,于芹芹,于莉.美能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J].中国医药导报,2007,4(儿):66.
[4]朱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30例临床观察[J].湖 南中医杂志,2005,21(5):29—30
[5]林小田,侯金林,冯筱榕.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c3氨基端肽和层 粘素水平与肝脏病理学改变的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 志。2000,10(3):3—4. [8]
论文作者:郑彦彦,李润语,齐国娟, 王绍金, 邵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肝硬化论文; 患者论文; 血症论文; 病程论文; 腹水论文; 并发症论文; 肝炎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