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的造价管理探究论文_乐乐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的造价管理探究论文_乐乐

乐乐

邢台市桥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范围越来越广泛,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就成为建筑行业非常重视的内容。因此,本文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的造价管理进行探究,使得工程项目获得效益效率双赢。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造价管理;经济效益

随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被行业采用推广,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相互合作,对该模式的认同度不断提高。但承包方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以及工程完毕交钥匙实行全过程管理,承担着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诸多方面的风险,因此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就施工总承包方而言,科学而有效的造价管理必不可少,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分析、有效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各方面的风险。

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受到业主的委托,承包方企业按照双方合同的约定内容进行项目设计、材料采购、项目施工以及项目试运行的全过程的承包。通常企业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1]。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克服了原来项目设计、材料采购、项目施工相互制约、脱节的问题,有效的将各个阶段科学合理的衔接,保证了项目工程的质量,提高了工程施工安全,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成本,进而确保项目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造价管理是EPC项目的关键,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施工进度都与造价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造价管理贯穿于EPC项目各个阶段,从工程项目的意向跟踪到招标投标,合同签订的价格确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到竣工结算的造价确定,其最终目的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最合理的人力和资源配置、少支多收,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业主减少不合理的项目投资成本,达到双赢的目标。

二、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EPC项目基本特征主要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项目工程中主导地位的作用。设计是整个项目工程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它对于工程造价影响深远。设计阶段设计质量的好与坏直接的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以及项目投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多少。所以,想要有效的控制项目的造价管理,必须把重点管理放到设计阶段的控制。

1.造价管理方式

就EPC项目现状而言,设计阶段缺乏对造价的统筹控制,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EPC项目通常采用总价合同方式,除特殊情况下承包商会对价格进行合理的调整[2]。所以,推行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是项目工程的必要选择。

EPC项目限额设计主要是在总承包项目的范围内、合同内以及总成本预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工程各项内容的成本分配,之后由相关的设计人员按照分解后的施工图进行设计。而相关的设计人员通过对比各个设计方案以及技术经济指标,选择最适合的项目工程设计方案,确保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限额成本内。同时EPC项目限额设计,有效的将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效的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并且设计人员利用EPC项目限额设计做出的方案造价成本控制都比较合理,为设计人员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再加上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广,EPC项目限额设计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升级,为造价管理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筑信息模型在限额设计中的应用

EPC项目在设计阶段应用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指按照专业模型构建、冲突检测、虚拟仿真漫游、建筑工程辅助施工图等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动态模拟、施工图设计等阶段的总包管理需求,利用建筑集成、结构等模型,基于3D环境下,检查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的变更设计,减少设计冲突,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适宜的多方共享建筑信息模式(BIM),使设计优化、深化、变更等业务基于同一模型实施动态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EPC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通过建立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模型在3D环境里进行模拟,如果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及时的发现更改,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图变更,降低项目工程的成本。同时,应用BIM可以高效计算工程量,并进行合理分析和统计,结合综合单价,辅助工程预算的编制,使得设计方案的造价控制在限额内。

(二)项目材料采购、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

EPC项目材料采购、施工阶段是工程进行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最多的部分。这个阶段可以细化的分成材料采购、施工分包招标以及施工、竣工阶段。

1.材料采购、施工分包招标阶段

材料采购、施工分包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在招标文件中详细的表述总承包工程的合同风险,科学合理的规划材料采购、施工分包招标,明确各个标段的工作内容,减少推卸责任以及毫无必要的争论,有助于项目工程施工的管理。如:EPC项目因征地拆迁等诸多因素延误工期,招标合同的编制时就必须将征地拆迁等情况进行具体约定。在分包招标合同中明确地写明施工方总体安排、征地以及拆迁、搬迁等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误、人员增加以及设备增加的管理费、出场费等造成额外支出的相关内容,总包方不会进行索赔[3]。一旦出现这类问题,该部分的增加成本就可以合理转移。EPC项目主要材料通过总承包方供应,这样既可以保证采购材料的数量、质量,还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进而实现双赢的局面,使得今后的材料采购更加的便利。同时,在分包招标合同中对于总承包方供应的材料消耗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如:总承包方供应的混凝土,应该按照施工需求量以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计算,消耗的材料也应该在采购的合同单价中标明;此外,总承包方供应的钢材,应该按照设计图材料的净量+合理的材料损耗量,其他的材料的损耗费用也包含在合同单价中,结算的时候,不再考虑相关的损耗费用,既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又节约工程的成本,在材料采购与施工分包招标中造价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工程施工阶段

EPC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主要就是对施工现场费用控制,无论总包合同,还是分包合同都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减少合同约定中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的权益,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施工阶段,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对完成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复核、验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成本;另一方面,鉴于施工现场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合同履约的双方必须严格的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签证、变更,加强监督、审核,分析签证、变更的相关内容的可索赔性。除此之外,对于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还可以利用跟踪法,对于工程中的材料领用进行控制,施工需要多少领多少并且在相关的记录表上进行备注,进而控制施工成本,再或者造价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跟踪造价控制,进而及时的对于造价管理问题解决、调整,避免造假问题扩大化。

3.竣工结算阶段

EPC项目竣工阶段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结算,根据总承包合同的履约情况,按照总价、单价合同以及相关的合同对业主进行竣工结算;再根据总承包合同的情况对分包合同再进行结算,做好总合同和分合同的结算对比工作,明确成本增加的原因,最后进行对项目工程的评价。同时对于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中,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工程参与配合度,严格的对于工程中的各项审查签证、变更手续,并且对于整个竣工过程进行跟踪,保证竣工过程中工作的日常状态,避免赶工发生返工情况,增加成本。最后,对于竣工阶段的材料成本进行控制,严格要求竣工环节中材料的使用量,避免竣工阶段材料的浪费,并且竣工阶段中如有剩余材料应该及时的管理存放,进而降低下一工程的采购成本。

结束语

总而言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造价管理要从多方面进行控制,只有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才可以确保项目工程取得一定的利润。因此,我们要必须重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造价管理,分析工程中的造价管理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进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鲍芳芳,胡雁霞. 试述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造价管理[J]. 经济,2017(1):00154-00154.

[2]孙海英.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造价管理分析[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4):40-40.

[3]张海宇. 政府采购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 建筑与预算,2016(12):5-7.

论文作者:乐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的造价管理探究论文_乐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