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应用吴娜娜论文_吴娜娜

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应用吴娜娜论文_吴娜娜

吴娜娜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乐亭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唐山 0636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电力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提高也获得了显著的成绩,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电力应用的比例也在大幅度增加。由此可见,电力行业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也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随着电力工程队伍的不断壮大,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的低下就造成了电力工程出故障的情况屡屡发生,这无疑会阻碍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介于此,本文就对电力工程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管理措施的改进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希望可以为电力行业提供一些有利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创新;应用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电力建设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对电力工程质量的要求也随之逐渐提高。然而,我国的项目管理起步相对较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需要随着当前形势对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实践和创新,建立一个专业化、科学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来促进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

1进行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电力工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电力工程管理要求电力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管理电力工程的整个过程,确保电力过程的合理性,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满足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而且电力工程管理需要电力企业与各个避免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以提高电力工程工作的效率。电力工程管理包括建设材料管理、工程监理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规划管理几个方面,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处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电力工程管理的目的。同时,通过系统化的管理,规范电力企业的工程建设,确保电力工程能够按时交工,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2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是电力工程管理的核心,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决定电力工程的管理质量,有的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管理知识,在管理时容易出现差错,影响电力工程的管理效率,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且他们还难以对各部门的任务进行分配、管理,企业各部门也因此无法按照规定的标准完成任务,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解决问题的效率,导致企业内部问题频发,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2.2管理模式落后

企业自建模式是一种传统模式,它现在已经满足不了电力工程发展的需求,但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仍然在应用企业自己创建的管理模式。电力工程的建设包括多个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企业往往需要建立一个临时的团队来管理电力工程的项目施工,随着电力工程项目数的增加,企业用于建立临时团队的成本也大大增加了,这就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这与电力企业的初衷不符,不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管理模式与企业发展不协调

有的企业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但是没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导致其达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其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管理效果,还可能会阻碍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固然有其优点,但它们不一定适合我国电力企业,将它们应用于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可能会导致企业原有的管理问题加重,而且企业无法适应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出现问题时,管理层就无法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管理效率低,电力工程的建设将无法正常进行,电力企业也因此无法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发展建议

3.1引入比较法提升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在不同类型的电力工程项目中,不同类型的管理环节,需要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能一味的沿用传统固定的管理模式,否则将难以将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甚至还会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电力企业在确定项目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才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比较法,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各个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结合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的基本原则,针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

3.2注重于对专业化队伍的建设

电力施工工程在组织项目管理工作之前,需要首先对管理队伍进行构建,使得队伍的专业化素质与能力水平得以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所需。在任用管理人员的时候,应当对其进行详细的考察,例如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技术是否过硬、工作经验是否全面等,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使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专业素质技能得到提升。如果相关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限,还不愿意接受和学习新技术,在管理当中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会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和作用造成极大的阻碍。因此,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中,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加强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更好的进行项目管理。

3.3注意加强运用EPC管理模式

将EPC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EPC管理模式具有更高的效率,且更为人性化,能够在追求更大效益的同时,达到以下优势:(1)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实现对优秀团队的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离不开团队支撑,要选拔一些知识、技术、经验等方面突出的人才,建立一个训练有素的项目组织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提升工程管理效果,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2)建立电力工程项目的评估、监督和考核管理机制首先要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分析工程项目的成本是否具有可行性,减少决策失误,避免盲目投资,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项目工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时,应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考核机制,保证电力项目工程的质量通过评估,对电力工程的建设进行分析评价,完善工程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投资效益。(3)将这些创新理念运用到电力工程管理中,不断优化电力工程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现状,采用更具创新性、更适用、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电力管理工作的开展。

3.4大数据时代加强数字化工程管理技术

建议电力企业要加强完善的“数字化工程+数字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周边应用”的智能化电厂管理理念,融合静态数据和运行实时数据,设计适合电厂发电一体化的智能管理解决方案。据有些学者介绍,有部分企业已经进行着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巡检技术、智慧能源系统调度技术和产品等研发工作,届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电力工程物资、建筑材料、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生产、销售、贸易、租赁等供应、交易、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电力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增强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促进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稳定创新。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其发展中只有通过电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强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才可以在最终程度上促进电力工程项目的稳定开展,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中需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寻求创新性的发展机制,引进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认真分析企业运行的基本现状,构建适应性的创新管理模式,从而为我国经济体系的全面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杨晓帆.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2):17.

[2]付海贵.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今日科苑,2015(11):52.

[3]李雪雪.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196.

[4]陈瑞.试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低碳世界,2014(13):75~76.

[5]徐晓泉.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4(09):139~140.

论文作者:吴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应用吴娜娜论文_吴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