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地质结构很复杂,经常有软土的部分出现,为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将处理方式进行进行布置,才能确保路面地基的安全、稳定性,大大降低沉降的发生。另外,在岩土工程建设中,要加强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将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还要采取加固,整个工程才能顺利开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特性
1.1压缩性强
软土地基的含水率和孔隙比较大,在受到外部荷载的作用后,地基的孔隙会被压缩,软土土层中的水分会被挤出,土层体积会减小,容易造成地基上层工程项目的结构出现开裂以及沉降现象。
1.2含水量较大
对于一些靠近河流、湖泊等位置的工程项目,地基的含水量相较于其他地区会比较大,而对于一些降水量较大或常年雨水充沛的地区,由于大量水分渗入土层,也会使整个地基土层中的含水量较大。
1.3透水性强
软土层本身含水量较大,很难继续吸收水分,造成软土地基呈现长期积水现象,无法快速排水。
2岩土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不均匀沉降
软土层中的颗粒相对松散,加之土层含水量较大,若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会出现地基不均匀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严重时会使整个工程结构面临倒塌或倾斜的危险,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2荷载能力不足
由于软土颗粒之间的黏结力较弱,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小,无法承受外界荷载的作用。当外界荷载较大时,会导致软土地基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沉降,从而引发软土地基上层的工程结构出现结构断裂,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2.3基础结构不稳定
使用搅拌机对软土地基进行震动搅拌时,软土土层中的絮状结构会受到破坏,导致软土地基的流动性增强,造成基础结构的不稳定性,对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3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3.1固化处理技术
固化处理技术是岩土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之一。固化处理主要是应用胶结剂(包括水泥、纸浆液或丙烯酸铰浆液等胶结材料)或化学溶液对软土地基进行固化处理,将胶结剂或化学溶液通过搅拌或灌入的方法,使其与软土充分融合,继而发生一系列物理或化学变化,使软土颗粒之间的黏结力得到增强,实现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的目的。经过固化处理后,可以使软土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削弱软土层的透水性。
软土层的固化处理方法还可以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粉体喷射搅拌桩、深层搅拌法、压力灌浆法、旋喷法等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粉体喷射搅拌桩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将水泥粉、生石灰粉、粉体材料等材料利用空压机制成雾状,使其快速渗入软土层中,然后经过钻头的快速搅拌,使加固材料和土体实现充分融合,保证搅拌的均匀性,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反应后,可以使软土层的土质固结,从而形成稳定性以及强度都较高的土层。
3.2砂垫层法
砂垫层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方法可以避免对原土层的扰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砂石垫层进行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砂石层的厚度,并按照分层铺设的原则进行施工,并及时进行压实施工,保证垫层的紧密性和密实度,达到施工要求后,还要在其上方铺设一层黏性土,防止地基中的水分返到建筑的基础结构中。施工前,需要对砂石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筛选,并对其进行充分搅拌后再进行铺设。其中,需要保证砂石的泥土含量小于5%,而砂石的颗粒粒径应在5~40mm。另外,应先对碎石或卵石垫层材料进行浇水处理。
3.3换填法
换填法就是将整个软土层挖出,然后采用矿渣、碎石、沙子、灰土、素土等各种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的材料进行回填。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可以明显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同时解决了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其施工工艺简单,技术难度较低。进行岩土工程过程中,在软土地基的结构内容上包含很多,其中有大量的碎石土、沙土等,在碎石土中存在很多的粘土,粘土在饱和性上很低。为此,就需要采取夯实处理技术,这样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才能更显著。在夯实处理技术上,出现作用一般都是利用物理机械采取碾压的过程,这样才能确保软土地基表层土紧实和稳定。此外,在夯实处理技术中要进行多次操作,就会有很强的冲力力,才能让软土地基中的动应力有强烈的力度,这样软土地基在固结上效果才能有所提高。另外,在岩土工程过程中,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首先要使用夯实处理技术,与此同时还要采用锤子等专业工具,确保锤子在抡起过程中的高度一致,才能在重力的情况,锤子将会出现自行落下,要对这项工作反复地进行,达到打击和夯实的作用,由于地基表层的软土在强度上很高,要经过不间断的夯实处理,才能将软土地基百层的压缩性大大降低。
3.4振实挤密处理技术
在进行岩土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上,振实挤密处理技术被普遍和广泛地应用,同时在效果上很显著。在进行振实挤密处理技术的操作中,首先对软土的类型采取科学、合理的筛选,其中有粉尘、松砂、杂填土等物质。使用振实挤密处理技术,其目的是将软土体和表层的空隙采取振实的处理过程,同时还要采用挤密工作,待处理进行结束后,就会出现软土地基表层的空隙逐渐变小的情况,甚至有粘合的现象,从而给软土地基的强度带来了很大的提高。在进行振实挤密技术过程中,要采取回填的处理工作,在所用回填材料上其中有灰土和砾石,不仅明显地增加的软土地基的强度,同时在地基上出现了复合的现象,给地基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
3.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也可以称为CFC桩,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可变强度桩。由于桩体的强度和模量比桩间土大,在荷载的作用下,桩顶应力比桩间土表面应力大。桩体可将承受的荷载向较深的土层中传递并相应减少桩间土承担的荷载,从而使地基承载力提高,变形减小,加之CFG桩不配筋,桩体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掺和料,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4结语
在岩土工程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已经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技术,同时也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等。为此,在岩土工程过程中,首先要将软土的不同特点进行关注,才能在处理软土地基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与此同时,要将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实际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有效地推进我国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岩土工程中,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创新上要加强探索,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新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工程中将所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为我国的岩土工程奠定一定的基础。综上所述,由于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能较差,施工前,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因此,本文主要对软土地基的特点以及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个项性能指标,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化工,2018,47(12):134+137.
[2]王瑾萱.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探究[J].农家参谋,2017(16):186.
[3]陈晓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9):4.
[4]杨帆.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解析[J].居业,2018(6):134+136.
[5]张曦文,兰正卿.解析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8):56.
论文作者:李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土地论文; 土层论文; 技术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地基论文; 荷载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