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发展的境遇
——基于需要与利益的分析视角
谢春红 陆模兴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研究所,广东深圳518172)
[摘 要]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尤其是2003年CEPA签署以来15年,大量香港专业人士进入内地,为香港服务业拓展新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内地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深圳不断探索创新人才执业和服务机制,推动注册税务师、会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医师等各类香港专业人士来深圳执业,近年在深执业的香港专业人士从总数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总体考察当前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发展境遇,其需要和利益可概括为“减轻税务负担,缩小专业收入差距;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专业资格互认;侧重专业合作,欢迎深度文化交流;生活环境优美,渴望获得更多关怀;看好内地机会,期待融入国家发展”等。针对这些问题与诉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可考虑“创新纳税安排,允许选择较低税率来纳税;转变单一方式,通过培训等多元途径推进专业资格互认;开展深度交往,推进构建深港专业共同体;加快政策落地,对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加大扶持力度;开辟实验区域,率先探索同城同待遇的方法和途径”等改革创新思路。
[关键词] 香港专业人士;深圳;发展境遇;需要与利益;建议
一、引 言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门同胞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更好地服务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圳的生活和发展,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笔者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此项研究。
(一)研究意义与概念界定
丹尼尔·贝尔(1997)指出,到了后工业社会,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专业人士开始处于主导地位。伴随中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已成为共识,专业人士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阶层,得到政府与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发了学界的探讨,诸如这一阶层的“生存状态与发展诉求”成为绕不开的研究话题。我们聚焦“香港专业人士”,基于深圳与香港的地缘与文化关系,研究这一阶层在“一河之隔”的深圳的生存状态与发展诉求,并提出助推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圳发展的政策建议,这对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促进深港两地融合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便于研究,本文中的“香港专业人士”特指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港籍人士,他们在金融、测量、法律、地产、评估/中介、影艺、医疗/卫生、酒店/餐饮、物业管理、会计/财务等专业领域独当一面,是各行业的精英。“专业人士”在内地一般称为“专业技术人员”。
发展是一个永恒主题。半个世纪以来,人类通过不断反思,在发展观上经历了从经济增长论到增长极限论,从综合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种观念的变化是一个理性的认识演进:从重视物到重视人;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本文关注的即是人的发展。研究人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充分尊重人的利益和价值。
晚饭很早就送来了。那个伙夫老乡神色慌张,生怕我们找他搭腔,扔下饭碗就跑了。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暮色刚刚落下,又进来两个兵,抓着我的肩膀就把我往门外推。赛十娘追在我后面嘱咐:“记住呵,去了就大声喊伊藤!”
近年来,深圳前海大力引进香港执业资格专业人士,尤其是香港建筑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吸引港澳人才,前海与香港发展局共同签订《在前海试行香港工程建设模式合作安排》,试点采用建筑师负责制,吸引大量优秀的香港建筑及设计领域的专业咨询公司参与。目前,已有137家香港工程企业纳入前海专业机构名册,建设领域专业人士经备案后可在前海执业从业,而前海的建筑领域港资企业也达到50多家。[5]
(二)理论基础和分析思路
人的需要是多层面的,发展也有诸多维度,该如何去搭建一个分析框架去尽量合情合理地描述“发展境遇”所关涉的各个不同的维度?本文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以及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论思路。
哲学家马克思十分重视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即人的需要反映的是人的本性,而“需要”通过社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即表现为人的利益。马克思还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流动,存在需要和利益驱动,离开“需要和利益”去研究和讨论港人来深发展显然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人的本性。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谈到的人的利益,一般可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等;关于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思想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采用Agilent公司GC7890-MS5975进行样品检测分析,以CP-Wax(50 m×0.25 mm i.d.×0.25 μm)毛细柱分离,GC进样口温度250℃,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恒流模式,流速1 mL/min。柱温箱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5℃保持2 min,以5℃/min速率升温至210℃保持15 min。MS条件:EI电离源,离子源温度230℃,电子能量70 eV,扫描范围35~350 amu。
2018年4—9月,通过调研访问港籍会计师、税务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士发现,尽管各专业人士所表达的利益诉求不同,但都基本遵循“人的需要和利益”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逻辑。
因此,根据以上理论基础以及调研发现,从“经济收入、政策法规、人际交往、社会保障、价值实现”维度对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发展的现状做描述与分析。由此搭建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即从专业人士置身的社会发展所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层面进行宏观的把握,并从专业人士作为人的发展所涉的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角度进行微观探究,以试图全面而深刻把握其当下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境遇,并依此提出对策建议。
(3)若G=Mp(n,m,1),n≥m ≥1.当G/=M2(1,1,1)时,P∗(G)连通分支个数k(P∗(G))=p2+p+1.当G=M2(1,1,1)时,k(P∗(G))=5.
由于香港专业人士所涉的专业界别较多,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把香港会计界专业人士作为深入访谈的重点。2018年4—6月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分别赴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深圳分所以及腾讯公司展开调研,通过座谈会的方式深度访谈了12位来深发展的香港会计界专业人士以及与他们共事的十几位相关人员,从各方面了解了他们在深圳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发展诉求。2018年7—8月,分别对医学界、教育界、法律界的5位专业人士进行了补充访谈。同时,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依托“问卷星”问卷调查网络平台,于2018年9月5—9日对在深工作的港籍医生、律师、工程师、教师等专业人士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77份。
二、概况与特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港资企业与工厂开始“北迁”,内地能满足港资企业与工厂对廉价、低技术劳动力的需求,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无法提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高端人才一般会从香港派驻内地,最早一批香港专业人士就是在此背景下来深圳工作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特别是我国2001年加入WTO,全球专业人士的目光开始聚焦中国的就业市场,到2003年,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更是激活了许多香港专业人士到内地发展的动力。香港专业人士大多熟悉中西文化及具备国际经验,且能提供多元服务,十分适合内地急需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可以说,CEPA实施以来,不断扩大对香港的开放,为香港服务业拓展新发展空间,为香港专业人士提供新机遇,同时也为内地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
香港专业联盟成立于2001年11月,作为非牟利机构由香港十大专业团体(包括香港会计师公会、建筑师公会、大律师公会、牙医学会、工程师学会、园境师学会、律师会、医学会、规划师学会、测量师学会)发起组成,旨在推广香港专业人士的共同利益,推动专业人士对国家和社会提供专业服务。截至2016年1月底,香港专业联盟会员团体总会员人数约128000人。CEPA实施以来,香港的十大专业类别(包括牙医、医生、大律师、律师、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测量师、园境师及会计师)都对内地的广阔市场“含情脉脉、心向往之”;而内地对香港专业人士也是积极创造条件,“敞开胸怀、双手欢迎”。截至目前,在深发展的香港专业人士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专业类别。据前海自贸区的不完全统计,当前在前海执业的建筑领域香港专业人士,拥有各种职业资格(或专业),其中包括工料测量、热能与动力工程、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屋宇设备、轨道工程、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景观建筑工程、园景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根据文献资料与调研了解,在深的香港专业人士所在的专业界别情况不一,但都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主要对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仲裁员、律师、医师、建筑领域工程师等做描述。
(一)注册会计师
香港会计师公会于1973年根据香港《专业会计师条例》成立,是香港唯一法定的负责会计师注册、培训、发展和监管工作的团体。在香港,只有根据《专业会计师条例》注册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的会员方可称为专业会计师。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包括执业会计师(CPA)和非执业会员两类。截至2018年1月,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总数达42211人,执业会员4727人,执业会计师事务所及执业法团1841家。
会计业是香港与内地差别相对较小的专业服务,因此香港与内地合作的进展较快。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香港和内地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就开始了联合与发展。自2003年CEPA签署以来,财政部为香港会计专业人士在内地执业和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和实惠。2013年1月,深圳市政府以政府令第247号发布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会计专业人士申请成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暂行办法》,首次允许境外人士担任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二)注册税务师
自2013年以来,深圳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在香港先后举办了4期执业培训,共177人参加;举办了2次执业培训考核,共119名香港注册税务师参加,28人通过考核。这些通过考核的注册税务师如通过职业备案则可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执业。2014年,28名香港注册税务师通过在前海的执业资格考核测试,香港税务师专业人士首次可在内地执业。[1]
(三)仲裁员
目前深圳工资没有吸引力,深圳的税收比香港高;深圳生活水平较高,住房、租房不便宜,生活成本不低。前海目前有政策,但要落地还需要不断推进。另外,前海的政策可否向其他区域推广?
多年来,深圳国际仲裁院一直是粤港法律合作的重要平台,1984年首批聘请的15名仲裁员中有8名来自香港地区,受理的涉外案件中有80%涉及香港当事人,作出的仲裁裁决一直顺利得到香港法院的承认和执行,在香港积累了较高的公信力和影响力。[2]截至2017年4月,深圳国际仲裁院共有870名仲裁员,其中146名仲裁员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3]
本研究以生态语言学为视角研究纳入EOP后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生态再平衡策略,视角独特,丰富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运用生态语言学原理解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问题,推动了生态语言学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研究的深化,拓宽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研究内容,成果创新。依据生态语言学提出融入EOP后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优化策略,能有效解决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存问题,推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优化和发展,应用性强。
软科学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后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等包含人、事、物的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软技术是软科学在社会层面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社会科学的对象性与自然科学的方法性相结合的二象性特征。在职务犯罪调查中,软技术应用表现得并不明显,而是附随于调查讯问之中。具体而言,有心理咨询技术、营销技术与谈判技术三类软技术。
(四)律师
由于地利之便,深圳是内地最早与香港开展法律合作的地区,CEPA实施后,香港法律服务内地的脚步也日益加快。但那时香港的律师事务所和内地事务所联营,只能采取设立代表机构的方式,不得合伙经营;且香港律师只能运用香港法律办理涉港的案件,不得办理内地的法律事务。2014年8月4日,经司法部批准,广东省司法厅印发了《广东省司法厅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广东省实行合伙联营的试行办法》,这标志着粤港澳法律合作迈上新台阶。2014年11月13日,中国第一家内地与香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正式获准成立。截至目前,前海汇聚24家律师事务所及分所,全国11家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中7家落户前海。[4]
(五)医师
2013年3月21日,内地首家港资独资医院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正式开业。此外,2012年深港两地有关单位在深圳合作共建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推行“去行政化”“去编制化”改革,率先实行全预约和“先全科、后专科”诊疗模式,255位香港及国外专家取得了行医执业资格。
(六)建筑领域工程师
因此,本文认为,研究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发展境遇,其实就是研究在深的香港专业人士当前的需要和利益。
全画幅相机的目标用户通常都是摄影发烧友以及专业人士。为了应对更艰苦的使用环境,这类相机通常拥有更坚固的做工,当然优秀做工的代价是高昂的价格。
三、需要与利益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物质则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物质利益、经济收入深刻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香港专业人士在香港属于精英高收入人群、注重生活质量,到深圳工作生活后,比对深港的收入水平,两地税率的差距就自然成为所有受访者最为关切的问题。
经过对道路全方位的详细诊断后,“公路医生”最终决定“对症下药”采用其独有的就地热再生+嵌入式超薄磨耗层,对广惠高速进行养护。
(一)经济收入层面:减轻税务负担,缩小专业收入差距
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发展,其需要和利益显然不是单一的,而是来自“经济收入、政策法规、人际交往、社会保障、价值实现”等层面的多元诉求。
4.3 脑水肿护理 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出现意识进行性加重、明显的烦躁不安、喷射性的呕吐等,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减弱或者消失提示病情变化。予以床头抬高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供氧,减轻脑水肿。给予定时翻身、叩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加。遵医嘱予以脱水剂的使用。本组案例中,案例1和案例2是出现脑水肿的症状,其中案例2予以降颅内压、消肿,症状缓解。
在问卷调查中,问及受调查者“您希望深圳市政府能够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59.74%的人将“降低税率”排在第一位。如表1。
表1 在深香港专业人士最期待深圳市政府改进的相关公共服务情况
在访谈中,香港专业人士普遍反映内地税负偏重。
香港专业人士进入内地虽然门槛已降低,但门依然“半开半合”。
——会计界受访人员
深圳国际仲裁院(又称“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英文简称SCIA)是唯一一个内地与香港共建的仲裁平台;开创了中国内地仲裁机构聘请境外仲裁员的先河,是香港籍和外籍仲裁员比例最高的仲裁机构。2012年6月16日揭牌并启动粤港(前海)国际仲裁合作并推出了更加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仲裁规则。根据新的仲裁规则,包括香港律师在内的境外专业人士可以在前海以理事、仲裁员、仲裁代理人、专家证人、调解专家等多种角色全方位参与前海的仲裁业务,香港和外国律师可以担任仲裁代理人出庭,直接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会计界受访人员
此外,深港两地专业服务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也间接影响到在深工作的香港专业人士的经济待遇。由于深港两地的专业服务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两地的专业服务收费水平差异较大。以律师服务业的收费为例,按广东省律师收费标准,实行计时收费的律师费用为200~3000元/小时;而在香港,资深事务律师每小时收费达3000港元以上,负责诉讼的大律师则高达每小时数万港元以上,两地资深律师的收费差别近十倍。以香港医生的收入待遇为例,在香港做医生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做私家医生,自己开诊所,做私家医生收入没有封顶的,一般年收入在150万到300万港币之间,多劳多得;第二种是到政府部门的公立医院去做医生,收入相对固定,根据职位等级由低到高:实习医生月薪2.5万港币、专科实习医生月薪6~7万港币、专科住院医生月薪10万左右、高级专科住院医生月薪15万左右、最高级的顾问医生月薪20万港币左右,可见,两地医生的收入差距较大。
相比内地医院,香港医院每天看病人的人数比内地要少,工作量没那么大。香港医生收入高,一般有名的医生每月10万港币。而且香港的税费比较人性化。
——医疗界受访人员
(二)政策法规层面: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专业资格互认
在一个城市生活,政策与法规的保障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安全感。由于两地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不同,香港专业人士来深发展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政策接轨、法规衔接的问题。
在问卷调查中,如表1,44.16%的受调查者希望市政府“提高行政部门办事效率”,50.65%的希望“对港人政策倾斜”。在访谈中,受访者谈到,虽然CEPA签订以来,两地合作的空间不断扩展,“大门已开”,但仍然有许多政策上的“小门”尚未打开,希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推进在不同专业领域的政策细则。
图4对两种自抗扰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两种自抗扰控制器都基本无超调。基于arsh函数的ADRC控制的响应时间更短且鲁棒性更好。
比较内地与香港,内地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比香港要高,其主要原因是香港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比内地要低,而免税及扣除项目则比内地要多。在深圳工作,相比香港要付额外的税金。
——建筑界受访人员
受访者还谈到较多的“专业资格互认”问题,CEPA实施以来,尽管各专业的资格互认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希望能更为开放。
在所有的专业中,建筑工程及其他技术服务是香港与内地差异最小的专业服务业,而法律是差异最大的,内地和香港采用不同的法条和分属不同的法域,香港法律专业要通过内地司法考试极为困难,因为要兼顾两大法系的压力。
——法律界受访人员
港人在香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后,如果要来内地执业,还需参加内地的考试,根据CEPA,免考四门,但还要参加《税法》《经济法》两门科目考试,由于内地考试方式与香港不同,香港是开卷考,内地是闭卷、注重记忆、需要死记硬背,因而需要时间复习,这对于港人而言是个挑战,另外还有简体字与繁体字的问题。
我们未尝不会因为同样的原因,错过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人工智能最终被如何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将由市场决定。人工智能将被公司和消费者用于无数的实际目的,其中大多数是看似平凡的,但累积效应是无法预见的。
按照规定,如果港澳人士在粤一年工作超过183天,则要按照内地标准缴纳个税。按照专业人士估计,同样的收入水平,内地个税税负大致是香港薪俸税的三倍。如果考虑免税额和扣除项目,两地个税的差额更大,香港的免税额和扣除远高于内地。内地工薪个税每月有5000元免征额,扣除项目有“五险一金”;香港个税也有免税额,按个人、已婚、子女、供养、单亲、伤残等设置了不同额度,比如个人免税额每年12万港币、每名子女免税额10万港币(情况不同),扣除项目包括个人进修、长者照顾、居所贷款利息、退休计划强制支出、捐款等。
——会计界受访人员
(三)人际交往层面:侧重专业合作,欢迎深度文化交流
人需要交往,而交往则需要中介客体。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这个中介客体就是文化,文化在交往过程中起到传播的作用。因而,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圳工作不仅仅包括工作中的专业交往,还有更为深广的文化交流。
关于工作交往,在问卷调查中,受调查者表示“基本适应”以及“完全适应”在深圳的工作环境的达到81.43%,如表2所示。总体上看,香港专业人士对自己在深圳的工作状态和专业发挥还是比较满意的。
表2 在深香港专业人士工作环境适应情况
关于文化交流。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深港两地文化虽同根同源,但百年香港殖民史使香港人与内地人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交往上,香港人更强调法治意识、专业精神、隐私保护,所以在深圳工作中往往将与同事的关系局限在专业范围内,较少谈论家庭及其他隐私;加上深港毗邻,许多专业人士选择“双城居住”的生活模式,每天往返,早出晚归,缺乏与内地同事深入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但他们并不排斥与内地同事开展深度的文化交流,相反,他们欢迎有更多深度交流沟通的渠道与机会。
来深两年多,之前在普华,今年1月加盟腾讯,腾讯人文关怀很好,让你最大的融入,生活更轻松、更人性化。
——腾讯受访人员
腾讯经常组织团体活动,喜欢参加,有利于融入。香港的公司比较少这样的活动。
——腾讯受访人员
(四)社会保障层面:生活环境优美,渴望获得更多关怀
当今中国正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人们已不满足于活着,而是追求更好地、更体面地、更有尊严地活着。改革开放40年,深圳已从一个小渔村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访谈,在深的香港专业人士绝大多数喜欢这座城市,认为深圳对人才需求很大,营商环境好,深港两地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环境也不错,是最受港人欢迎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考虑两地往来频繁,不少专业人士提出可否办理“两地牌”、提供“人才安居房”、“家庭安置与子女教育”等关涉生活保障和生活品质的问题。
我在香港北边购房,可否考虑为高端人士办理“两地牌”,提供绿色的特殊通道,以免于每天与学童、回乡人员一起排队过关。如果要吸引专业人才来深圳发展,可为专业人士办卡或证件,搭配“特殊通道”,便于穿梭两地。
——会计界受访人员
罗湖区政府安排了人才安居房,但房源、房型、合住安排、安全性等方面都不理想,关于住房协议、条款的一些内容无法进一步沟通。建议将目前的产业园区改为公寓,成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区,以解决专业人士的居住问题。希望政府能多支持,提供多一些优惠住房。
——会计界受访人员
希望将在前海实施的一些优惠政策能在深圳市内铺开,包括教育系统的两地并轨。
——医疗界受访人员
此外,受访者还谈到,希望能考虑给予港人更多便利,如港人想把深圳的房产证押给银行贷款,但因是境外居民申请不了;支付宝里的芝麻信用,港人不能参与累积信用;购买高铁票时,因港人身份证上是繁体字而进入不了内地购票系统,拿不到票;现在移动支付很方便,但港人在内地开设银行账号比较困难,需要提供实际住址证明才能开户,如果不能开户就不能使用微信支付;等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战争和战役、战斗,留下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和教训。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总结和继承。毛泽东一贯强调,历史经验值得注意。在军事科学领域里,他注意探索历次战争胜利和失败的得与失,并从中找出了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诠释。
(五)价值实现层面:看好内地机会,期待融入国家发展
价值实现是人的最高追求。在当前中国的语境下,融入国家发展、共担发展责任是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径。香港回归20多年,港人在内地生活享受的待遇,已随着内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两地经济实力的逆转而明显不同。在回归初期享受着“超国民待遇”,那时的港人的优越感较强;现在这种优越感正逐渐消解,受访者表示现在很多香港年轻人看好内地发展机会,期待能与内地人享受相应的国民待遇(同城同待遇)。
我们在内地接受的是“外国人待遇”,无论是身份管理,还是商业投资,港人的标准与内地民众的国民待遇不一样。
——教育界受访人员
香港公民目前还不能报考内地公务员,也不能参军。
——教育界受访人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受访者来深工作的时间越长,对国家认同感就越强,他们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叹深圳的创新科技,愿意共担祖国发展责任、共享祖国发展荣耀。
四、总结与建议
香港业界素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卓越的专业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优良的生产和服务素质著称。内地通过高水平开放,尤其是2003年CEPA签署以来15年,为香港专业服务业打开了内地的广阔市场,大量香港专业人士进入内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长远支撑。
近年深圳发挥“先行先试”的开拓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人才执业和服务机制,全力推进人才流通,推动注册税务师、会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医师等各类香港专业人士来深圳执业,其改革开放的雄心和战略可以说都超越了历史。在深执业的香港专业人士从总数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深港合作注入新动力。
式中:m为测量灵敏度(cps/(μg/g));Ib为背景X射线强度(cps);t为背景的总测量时间(s)。
他带领我国盐行业的科技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进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盐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他治下的中盐集团在保障突发自然灾害期间的食盐供应、化解全国性食盐抢购风潮、普及碘盐供应、消除碘缺乏病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调查分析,总的来说,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开放,但毕竟这是“一国两制”下跨境人才交流和合作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考察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发展境遇,有港人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有专业人士面临的特殊问题。面对这些发展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要得到解决,应遵循人的需要与发展的逻辑,以整体的思维去思考内在关联,以统筹推进一揽子计划的方式来提出解决方案。就本文而言,这些问题要找到突破,还要梳理这些问题中,哪些是属于整体社会经济政策层面的问题,得由政府以及业界来做协调规划;哪些需要集结专业的力量通过更多的同业协调来寻求改变;哪些是个人努力、教育和观念转变的范畴。如此,通过整体分析、分类突破,达至国家、专业与个人的持续发展。
(一)创新纳税安排,允许选择较低税率来纳税
可以说,税率问题是香港专业人士来深发展的一个最直接的障碍。前海已在全国首创“对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个税超过15%的部分给予补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专家提出,也可参考欧盟内部边境城市的税制制度(比如法国与德国,有很多居民在一侧居住,在边境的另外一侧工作,他们虽然是一个关税同盟,但是每个国家,个人所得税税率不一样,但是对跨境工作的居民,欧盟内部有个安排,可以选择较低的税率来纳税)来创新我们现有的纳税安排;有些地方也曾出台“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的措施。建议完善法治化建设,创新纳税安排,针对港人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立法或国务院出台相关规定。当然,这要涉及“税法”等的完善与修订,得由政府来做规划安排。
(二)转变单一方式,通过培训等多元途径推进专业资格互认
在CEPA签署的补充协议中,已经容许香港人参加内地有专业资格的33个行业的资格考试。建议进一步扩大专业服务资格互认的行业范围,针对一些目前香港有而内地还没有设立的专业资格(如物业管理师)以及尚未开展资格互认的行业领域,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增加两地专业资格互认的途径。建议专业互认及考试开展较快的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可采用培训、认定等多元方式来进一步拓展资格互认渠道,如取得香港会计师资格的且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专业培训(如税法、经济法)并考核通过的,视为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建议行业互认较困难的专业,如内地监理工程师与香港相关专业,岩土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屋宇装备工程师、园境师、土地测量师等,考虑通过培训等多元方式来取得内地执业资格。
(三)开展深度交往,推进构建深港专业共同体
深港两地实施不同的社会制度,市场经济发育层次不同,文化也存在东西方价值观差异,如何在保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深度融合是个需要长久努力的问题。建议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推进建立深港专业联盟,制定深港专业社群联络机制。如建立各专业界别的、有深港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的专业协会组织,通过互联网建立专业微信群,定期组织开展深度的文化交流活动,凝聚力量,促进资源共享,形成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专业文化圈。深港两地专业人士只有进行深度交往,成为利益共同体,才能真正做到和衷共济,共创繁荣。
(四)加快政策落地,对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加大扶持力度
2018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取消11项行政许可事项,其中包括“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2018年9月1日起,《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符合申领条件的港澳台居民将根据本人意愿申请领取居住证。取消办理就业证的行政许可以及《办法》出台,将使之前港人反映的在内地“办理就业证、网上购票、自助取票、旅馆住宿、金融业务等”不太方便的问题得以解决。建议为吸引和留住香港专业人才,针对目前香港专业人士反映较大的住房和交通问题,通过配套人才安居房、改良高层次人才激励办法和各区提高配套补贴等手段重点解决,以提升深圳的人才吸引力和吸纳能力。
(五)开辟实验区域,率先探索“同城同待遇”的方法和途径
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可以创新思维打破旧有框框,在深圳河套地区划出一片区域,以香港专业人士这一群体为试点,率先探索解决香港专业人士的“同城同待遇”的方法和途径。提出系统地解决香港专业人士进入深圳面对的就业、就学、医疗、养老、住房、交通、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渐给予港人国民地位和相应的国民待遇,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让香港人与深圳人一起,平等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如此,在与国家同发展共命运的进程中,助推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最终能促进港人的人心回归。
五、结语
深港,一河之隔,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尽管,百年区隔,文化存异,但终究阻挡不了融合的趋势。面对趋势,研究解决当下促进港人融入国家发展的背景、现状、问题、策略与方法,是潮流,也是使命。本文运用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去试图发现与把握“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发展”面临的真实问题,因为只有发现了真实问题才能真正提出有效策略。但社会是变动不安的,因而不断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呈现出来,这有可能导致本课题对问题的发现不够及时以及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刻。受研究者学养和研究时间的限制,还有待提出更科学合理的研究分析框架以及提炼出更具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此外,就本文而言,本文以会计界为重点做了深入调研,但其他界别(如法律、医学、建筑等)还调研不够,对“青年专业群体”的调研也还缺乏,这都是将来需要继续深化和拓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谭冰梅.首批18名香港注册税务师将为前海提供专业服务[EB/OL].(2014-06-27).http://news.ifend.com/a/20140627/40919899_0.shtml.
[2]深圳特区数字报.深圳国际仲裁院施行仲裁新规则 携手香港共建国际仲裁高地[EB/OL].(2017-10-13).http://sztqb.sznews.com/PC/content/201710/13/c196131.html.
[3][4]香港青年争相涌入前海创业[EB/OL].(2017-07-19).http://news.163.com/17/0719/03/CPM7D59700018AOP.html.
[5]香港商报.8000港企搭上前海发展快车[EB/OL].(2018-04-27).http://www.szqh.gov.cn/sygnan/qhzx/xwrd/201804/t20180427_11798467.htm.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297(2019)01-0035-09
[作者简介]
谢春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粤港澳问题研究。
陆模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年发展理论。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特色创新项目)“深港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研究”(2017GWTSCX037)、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2018年度课题“深港基础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研究”(SZ2018B026)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李露萍
标签:香港专业人士论文; 深圳论文; 发展境遇论文; 需要与利益论文; 建议论文;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