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经商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孙子兵法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代有人提到“天下没有经济学家”的论点,原因是过去的经济理论已无法回答目前的难题,因此需有一套新策略。《孙子兵法》恰恰符合了这方面的需求。当我们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后,再回头来看待贸易经商问题,那就会有举重若轻,应用自如的思维了。
《孙子兵法》的警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这说明,到了财力与物资处于山穷水尽时,纵有神仙也救不了。在兵家来说,胜利,是征战的终极目标。从胜中取利,人生如此,经商更是如此,然后才可谈及其他伟大的理想与贡献。个人财富越是雄厚,越能有更大作为。《孙子兵法》指导人们“立于不败之地”,这可是一门“基本功”,凭此功方能立足天下。
孙子又说,“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用兵征战取得胜利之后便要能巩固战果。否则,劳师动众后而无经济上的效益,那便有灾难的后果。很多人做生意不矢志赚大钱,那是不专业与不幸的行为。或者生意未上轨道便先享受,或大作慈善施舍工作,这都是本末倒置,违背“胜敌而益强”的主旨,最终必归失败,世上历来经商悲剧多由此产生。
《资本论》、《国富论》等所讲的都是富裕与繁荣的原理,然在孙子的战略里,早就有过具体的统筹论叙。如此以经济战略为谋攻,无非是要坐拥天下财富与优势。经济与征战产生的互动关系,是“天演论”规律的必然结果。
做生意要造成“以石头打鸡蛋”的势态,这是“胜于易胜”的战略。《孙子兵法》最讲究“胜于易胜”或“胜已败者也”,这也是孙子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为了表现这层理想,孙子全书的每一章论述,都互为呼应且环环相扣。故此有人说,孙子全书无非是为了一个“胜”字,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成功学”,特别是为了谋利的成功。有人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更为“善之善者”吗?可是要知道,天下没有如此不劳而获的事。孙子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我们若是没有下过一番苦功,则无胜算可言,做生意本来就是“百死一生”。既然如此,孙子兵法又如何营造“石头打鸡蛋”的形势呢?
孙子有句名言:“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出生比孙武略早些的另一名大思想家老子也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用现代企业家的话来说,在创业过程中便已知未来的成败。说简单一点,做生意一定要“避实击虚”,也就是“行于无人之地”。就如当今著名投资者华伦·巴菲特说,他赚钱的绝招是:先大量而仔细分析,然后伺机进场,在一个能获益的价格买进时,价格要足够诱人,而且这是他所了解和熟悉的上市股,否则绝不贸然进场,同时也不作短期进出。他就如此简单地坐拥300亿美元财富。这在《孙子兵法》来说,无非是个“知”字诀。谁要能做好“知”的准备功夫,谁便能成巨富。但前提是,融通《孙子兵法》成一套“文化学”,不断把自己强化以成为“石头”。不断把客观环境弱化为“鸡蛋”。如老子所说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的功夫就是孙子说的“先为不可胜”。开始要做生意或要扩大战果,都要有无比的细心与耐心,沉着的意志,不能分身也不能分心。做生意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虽然经商不像打仗,有两军对峙的阵地或毁灭战,做生意不会天天用枪口对准敌人,也没有人决意非要置我们于死地不可的局面,特别是领域广阔的生意,商家都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可是总会有人伺机而动,准备把你的东西偷光,除非你的员工都很诚实或那个社会鲜少贪婪之风,或是你有传统的管理制度,否则,生意越是开拓则越为不稳。就商业战略而言,必须有一种布防制度。否则,生意会被“米缸老鼠”偷吃大半。所以在发展阶段,要时刻巩固自己的管理制度,不急着扩大战果,先使内部机制健全,以待他日发展。也就是说,生意完全要以制度化管理,绝不能依赖人际式的财务管理,后者正是我们东方经商文化的黑洞。因此,在账务方面一定要做到“重重把关”,否则迟早必亡。
1973年,笔者经营美国造船厂、新加坡石油提炼厂及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三大餐厅,后来扩展至9大工业餐厅,可是并无多大的实际经济效益。后来笔者看到孙子说的“兵非多益”,便放弃7间,只保留2间,接着又把本身的营业结束而把商店出租。于是20年来,生活便很惬意又轻松。这都是孙子“将军之事,静以幽”的人生法则,也是“途有所不由”、“城有所不攻”的行为,活用了几句《孙子兵法》中的语句便能惬意地坐享成果。当年笔者对《孙子兵法》的认识也还不够深入。也许,有人会说“你别得意得太早”,这方面请放心,因《孙子兵法》早已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包括整个人生方面,更是一套“步步为营”之学,不仅实用也很轻松。
笔者故乡的长辈“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离乡发达”,因此,故乡地区许多年轻男女飞往世界各大城市工作。目前,从世界各地每月汇回故乡的外汇数目庞大可观,不仅帮助家庭脱困,也促成市面的繁荣。这说明经济就是一切,没有经济活力,便一切都惨淡,也就没有“人才与不人才”之分。《孙子兵法》说“绝地无留”,做生意的人也要紧记“莫恋浅滩头”。产品与市场也是一样,当原有的行业无以生存时,我们则要记取“守则不足,攻则有余”,要尽早另谋出路。
企业家本身未必需要出国,但他的产品,他的行销思维则要在世界各处打转。人生与经商都一样,不能安于现状,更不能没有明天的寄望。要不断发展,对自己的产品更要“视如爱子”,要悉心爱护与培养,更要有很高的期待。
更为重要的是“制度化”。没有行政体制的规划总是行之不远,华人做生意,在这方面落后于西方岂止20年。今天我们纵使不能迎头赶上,也要亡羊补牢。这也就是孙子压轴式的“曲制,官道,主用也”制度的论断,然后才有执行力可言。否则,整部兵法也无法落实。我们在世界竞争中一直处于挨打状态,不过,却可“乖其所之”或“画地而守之”或用其所长,补己之短,如日本商人一样,以改变现状。
《孙子兵法》中最有用的一句是《虚实篇》中的“避实击虚”,这也就是战无不胜、近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原理,这是《孙子兵法》的灵魂。用孙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孙武便说“微乎微乎,神乎神乎”,此是用兵征战之极至于无形。商人若是用了“击虚”要诀,那就可避开一切对手或全无对手,有的只是伙伴。所谓“虚”,就是市面上还没有的生意或是未开发过的行业,这也可以从包装改造,别人没有的行销法,别人没有的诱人之处,别人没有的形势,别人没有的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别人没有的税务优惠,别人没有的网络,别人没有的功能(如许许多多中药及未来的干细胞及奈米行业等)。《孙子兵法》在“击虚”上的概念,已足够为你开拓无穷的商机。若能进一步“在变中取胜”那则更是无穷无尽。聪明的商人都有做不完的生意。
孙子说“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及“以利诱之”,这是《孙子兵法》在商场中的第二“杀手锏”。正如中国目前产品以非常廉价的竞争力,逐年抢尽世界的消费市场一样。如此一来便是“胜已败者也”。这么浅显的“攻虚”便能战无不胜,历来西方任何学派的经济学家都无法想像的。在世界市场中,长驱直入的东方战略,只用了孙武子三几句便能“成大功”。试想,《孙子》还有多少“神乎”之处。《孙子兵法》是一套成功规律,错失一句,都甚为可惜。这也说明了它的法则功效是无可限量。
台湾商人左力钧的产品包括衣食住行各类,并以老年人为生意对象,如教他们学计算机、学英文和保健等。左力钧说,二三十岁的人多用劳力赚钱,中年人较用劳心赚钱,60岁以上的人却有两大资产:人脉广阔、经验扎实。换言之,他目前独揽企业界这一理念,多物色年长者为行销伙伴,使他们再遇商机,于是越做越起劲,并拥有本身的生意与收入。这是孙子式的“以利诱之”与“避实击虚”及“知可战”思想的应用,也就是老子所说“无施不能聚众”的原理。在“击虚”的理念下,左君先行一步,便有长期生意,无竞争对手,正是稳如泰山。
总的来说,这是行销行业(未必是金字塔式)展现老人资源能动力的生意,原有的传销已陷入困境,台湾的左君只是在此方面加上一点突破,以3年的时间,便成为一名成功商人。其实,每个人都能像他一般顺利,因为人人都有他的人际网络。
现代人只有把《孙子兵法》、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及“社会达尔文主义”结合起来认识、运用,才可能面对现代全球化。
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观被运用到人类社会学,以“适者生存”说明社会进步与变革之不可避免,并说斗争是社会生活的天然特征,也就是社会现象是由自然选择造成的。在此方面我们若是不能“优生”地生存下来,则被淘汰,无法怨天尤人,因此便产生一个简化观点:人在生存竞争中,无须给穷人任何援助,而是要他们(穷人)养活自己,直到那些因懒惰或人生观念错误的劣等无知分子能自足自给。“达尔文主义”虽然起源于英国,但100多年前在德国的知识分子中却更为广泛流传。后来,德国哲学家尼采更由此创造“超人”概念,进而影响世界。它在西方更流行于殖民地势力的划分,重竞争而非合作,甚至扩大到种族灭绝政策,如纳粹主义。后来在美国又进入不可思议的应用时代,当年如他们对射杀印第安人视为正当事,杀得越多越凶越视为英雄行为。“达尔文主义”在西方商业方面向来都有优胜劣汰的浓厚色彩。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便把它视为“变法图强”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在中国影响于社会学远胜于生物学,当时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毫无保留地接受此一主义。我们若是只“知己”而不“知彼”、“知常而不知变”,则不是一名现代商人。现代商人要多加了解当前的西方思想,否则,迟早会陷入困境或在商界中败退。孙子说“信己之私”是要我们无限强化及优化本身。对经济与个人健康来说,都要有进化论的强烈追求。在此基础上,他日若要利及人群与社会则更有作为。这也应该是孙子“修其功”主义者。在经济与效益的考量上,它认为政府没有必要去白养不能干活的一群。因而在招聘公务员时都要增加基因及身体测试。对于体弱的国民,一概不予聘用。因此它不是一套道德学或利他主义,而是排除对经济或生产力无效益的劣等人。虽然,相信目前已经没有谁自称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追随者”,更看不出它的时髦性,不过它却在社会与政治的深层下面,反复酌用而不知。
故此,它应该是一套强化本身的行为学,因为它与生物学天演论的发展不完全相同。因此它应该要有本身的名称与体系,不应该与物种的进化相提并论。其实,孟子的“集天下精英而教之”,柏拉图的优生论,似乎不无道理。其演绎各异,未可完全否决或全盘接纳,至目前,它纯属个人见仁见智之见,尚无定论。作为一名商人,首先是不要犯了它所警惕的真理性。
商场上常说“信用便是本钱”,失去信用的商人便已破产。不诚实的人,任谁都唾弃。现代信息进步,不诚实者无可遁形。其实每天与我们相会的人,都在注意我们,诚实不诚实,每每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某人在银行的信用若是有损,户头若被取消,其他银行也都同时会知道,于是金融界全都不接受他,以致被列入黑名单而无翻身机会。假使某某人因欠债不还而被告判入穷籍,则更被社会视为“丧家之狗”,这也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主孰有道”的行为论,当今社会在行为上的要求更加严格,时代毕竟完全改变,社会再也不会容纳不诚实的人。
假如我们不是为了享受而赚钱,不是为了虚名,不是为了怜悯施舍,这就比起任何帝王将相则更易于成事,因为在商业上若是各有发展目标,大企业家都在“避实击虚”,世界便有开发不完的商机,不怕世上无生意可做,所以商场不是战场,怕的是你不能禁欲(包括任性),唯恐你不能以奋斗为使命。简而言之,首先请自问:“我有成为商人的那份特质与能耐吗?”
孙子说:“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此是现代经商的版本。常听人劝说“生意是做不完的”,也就是教你不要全力寻求商机。人们也常说“穷人有命”,然而这些人不仅会穷死其本人,也因其不良意识而累及他人。当前世上前两名巨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都是工作狂,更是不放弃每一宗赚钱的机会。特别是盖茨,他为了微软配件垄断市场,曾不断地打官司,最后都能胜出。由此来看他的魄力有多大,意志有多强。这种性格却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资本主义及新教徒观综合而成。这是一个以思想取胜的世界,除了要“胜于易胜”的奋斗,更要“并敌一向”的全神贯注应战,每天都在浴火中创造新局。同时还要有节俭习性,就像巴菲特向来不去装修他的办公室,更不用说奢华浪费。他们两人的西装至少都穿上10年,不太讲究边幅,看起来似乎有点寒酸模样。
商人总要独自承担风险,然成功之乐则难以言喻。虽然经商的成功率只有10‰,却深信“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深刻了解从商的重重危险之后,便可放胆经营。纵使日后不能排在前500名内,也可像王子般过着优游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