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梗;冠脉介入术;心室纤颤
在临床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心脏性猝死有密切关系。而心脏性猝死的形成,与心室纤颤有一定的关联性[1]。为此,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期间,掌握心室纤颤的发生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心室纤颤、提高治疗效果,是尤为必要的。本次研究为明确急性心梗患者在急诊冠脉介入术中心室纤颤风险因素,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100例急性心梗患者患者,作为对象展开探究。男性54例,女性46例;最低年龄35岁,最高年龄75岁,平均年龄为(55.23±5.24)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术;(2)所欲患者均在12h内发生连续性的胸痛(>5分钟)或症状不典型但有心电图改变。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介入术期间是否发生心室纤颤作为依据,将发生心室纤颤的16例患者作为心室纤颤组;将未发生心室纤颤的84例患者作为无心室纤颤组。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患者资料,掌握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钾、血糖、TIMI分级、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
1.2.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阿司匹林口服、替格瑞洛口服,服用量分别为300mg,180mg。肝素抗凝,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1.2.3测定方法。冠状动脉造影下,明确TIMI分级情况:0级是造影剂不显示血流闭塞;Ⅰ级造影是动脉显影不清,少量造影剂通过;Ⅱ级是完全显影,血管流速缓慢;Ⅲ级是完全显影,血管流速正常。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单因素分析
结合表2,性别、年龄、血清钾和血糖不是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的影响因素(P>0.05);TIMI分级、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的影响因素(P<0.05)。
表1 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单因素分析
2.2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合表2,将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作为因变量,以上述分析中的性别、年龄、TIMI分级、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单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赋值的方式展开多因素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MI分级低、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的独立因素(P<0.05)。
表2 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心室纤颤,是临床致死性心律失常[2]。在发生后,心室会出现无序的激动,容易出现功能性心脏骤停。近年来,随着急性心梗患者数量的增多,急诊冠脉介入术逐被应用于临床。有研究指出,急诊冠脉术在急性心梗中的应用,容易使患者出现心室纤颤[3]。影响心室纤颤的因素较多,掌握心室纤颤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手术效果,是比较重要的。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性别、年龄和血糖等,并不会对患者介入术中的心室纤颤产生影响。而TIMI分级、TIMI分级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心室纤颤。研究结果显示,TIMI分级越低,患者出现心室纤颤的概率越高。若患者有未开通冠脉时严重心肌缺血以及开通后无复流或再灌注心律失常,也更容易发生心室纤颤。分析其原因,冠脉介入手术期间,患者的血流速度发生变化,左前降支的供血范围扩大。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的影响,心室可能会产生不应期的波兴奋,从而引发心室纤颤。
综上所述,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的风险因素较多,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时,需要关注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中心室纤颤情况,制定合理预防方案,控制心室纤颤的发生以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梁燕敏,杨士德,张颖,等.影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心室纤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3(4):402-405.
[2]王旭,梁燕敏,张颖,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木甲发生心室纣颤的危险因索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5(2):187-191.
[3]石一夫,梁洁,韩荣丽,等.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3):341-344.
论文作者:马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心室论文; 患者论文; 因素论文; 急诊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发生论文; 造影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