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8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治疗+机械通气治疗的参照组(n=39),以及在参照组基础上施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研究组(n=39),比较两组患儿肺氧合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A/PaO2(0.15±0.04))、PaO2(57.45±4.12)、OI(7.24±1.26)、并发生发生率5.13%均较参照组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并广泛使用。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被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明活性物质,而导致肺泡出现进行性萎缩,一般发生于患儿出生后的4~12小时内,临床表现为呻吟、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呼吸衰竭,最终造成患儿死亡。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与患儿的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为了能够提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让更多的患儿在治疗后可以健康成长,本文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患儿展开研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得出数据并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现将最终结局整理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8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9)以及研究组(n=39)。参照组:男27例,女12例,最大年龄28天,最小年龄2天,平均(17.35±2.36)天。最大体重2700克,最轻体重1800克,平均体重(2250.49±200.54)克。研究组:男20例,女19例,最大年龄29天,最小年龄1天,平均(18.04±2.17)天。最大体重2650克,最轻体重1750克,平均体重(2240.01±220.43)克。两组资料对比后,呈现检验结局为P>0.05,不具有分析价值,可进行讨论对比。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的均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家长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本次实验相应协议。
1.2方法
(1)给予参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即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即行血常规、肾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测,并给予患儿吸痰、保暖等常规治疗,然后对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支持。
(2)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即常规治疗方式与参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选择由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珂立苏(国药准字H20052128)代替肺表面活性物质[2]。具体如下:先对患儿的体位进行调整,使其保持仰卧位。清除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确保呼吸能够通畅。在使用之前,将已经恢复至37℃的药液注入气管,并对患儿实施加压通气,此步骤需要使用复苏气囊完成。按照患儿体重对药量进行计算,具体为每公斤70毫克,并使用生理盐水溶解,摇匀。每天治疗1次,每次时间在2~4分钟。控制注入时间,在10~15秒之间。针对于病症严重的患儿,可在每日治疗基础上,再施加一次[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肺氧合功能:呼吸指数(A/PaO2)、动脉氧气压力(PaO2)、氧合指数(OI)。并发症:肺出血、气胸、颅内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录入7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数据分析,选择t检验组间肺氧合功能的变化情况,结局以(x±s)形式体现;选择χ2检验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局以百分比形式体现,最终检验结局呈现P<0.05,数据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的变化情况
研究组肺氧合功能的变化情况较参照组更优,两组结果差异较大,且对比后呈现P<0.05的最终检验结局,具有探析价值,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新生儿危重症,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相关数据资料记载,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造成患儿死亡的比例,在早产儿死亡总发生率中约为5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70%[4]。在常规的治疗中,通气治疗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从而将提升患儿肺部功能的目的实现。由于该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患儿开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部氧合功能。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儿调整患儿通气治疗的各项指标,还可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
本研究中,对研究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较参照组更优,且P<0.05。由此可见,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显著,此结论与王洪亮[6]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显著,在提高患儿肺部功能的同时,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景卫利,刘彩霞,谢集建,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4):1547-1549.
[2]曹开梅.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116-117.
[3]李欣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 RDS)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15):1425-1427.
[4]袁珺,黄乐明,李飞,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31):53-54.
[5]陈群娥,徐艳,刘建平,等.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2):317-319.
[6]王洪亮.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30):92-93.
论文作者:周良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患儿论文; 窘迫论文; 综合征论文; 新生儿论文; 呼吸论文; 活性论文; 物质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