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论文_刘土群

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论文_刘土群

刘土群

河源市水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现今,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工程也不断提高,在技术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给农田排水施工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施工;给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的农业建设中,农田水利工程的给排水设计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给排水施工中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质量的紧密结合,提高给排水的施工质量。妥善处理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加以解决。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推动给排水工程建设的进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

1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农业发展,是为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而建设的惠民便民工程,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利用水利工程技术和相关措施,改善现有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包括给排水和防涝等,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意义重大。

1.1确保日常的食品安全

目前,国内的许多农产品主要是经过本土耕地进行灌溉种植生产的,所以建立农田区域的配套设施,并实时完善,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力,促进国内农产品的安全。由于受到农业用水总量的限制,所以需要利用给排水技术对灌溉区域进行完善。

1.2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必要资源。如果缺少水资源,将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地球上的淡水含量极度匮乏,因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给排水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灌溉的水资源浪费问题。灌溉工程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改善农作物的灌溉条件。

2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

在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的施工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不只是关于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存在质量问题,而且也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关联很大。

(1)对于农田水利的施工建设过程而言,首先会在基础承载力方面呈现第一种质量问题,也称作回填土处理。由于该项处理缺乏规范性,因此相对性地造成该项管道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极易导致其接下来的施工过程遭受非常突出的侵害威胁。对于此类处理表现出的问题而言,其成因在于该项处理完成后并不具备足够的密实度,且未能对其实施较为成功的夯实处理工作,从而致使管道的后续施工产生塌陷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断裂问题。

(2)管理意识不强给排水施工工程在人力、财力资源上,都有着巨大的需求。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资源都由国家来支持。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总是存在管理力度缺乏的情况,许多工作人员私吞公有财产,降低施工材料的质量,为自己谋取私利,都导致了工程质量的不过关。所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也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在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对于农田水利的施工过程而言,施工人员通常都会格外重视各式管道安装连接过程,却未能及时注重有关的辅助设施,致使其出现各式各样的隐患问题。例如,通常会出现检查井方面的问题。对于该项问题而言,检查井的作用至关重要,其需要具备较高的施工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措施

3.1合理安装给排水管道

合理安装对于管道的良性运转过程而言,相关人员务必要注重管道安装时的合理性。首先,当管道还未运输到施工现场时,需要对其进行防渗性实验,一旦管道表面出现孔眼或者质量不达标,就需要立即向相关部门反馈。此外,就管道的安装过程来说,施工人员首先要准确知道管道中心,在此基础上对运转参数实施合理选择,然后预估其运转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其提升相关的解决措施。管道的安装人员实施管道安装时,需要使用的施工流程如下:第一,全面清除管道表面的杂质,然后对其实施准确标高;;第二,此类安装完成之后需要立即对其采取相应的检验措施,对于管道的安装过程而言,只有要求施工人员以其运转情况为依据,在开始之前做好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相对应的协调工作,才能对其运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有关的解决措施,进而确保管道的安装质量。如果工程的规模较大,且其内部管道的运转情况较为复杂,此时,只有确保其管道安装的合理性,才能促使施工人员获取更加精确的运转数据,借此全面掌控其运转特点。

3.2妥善处理地基并应对地下水

地下水位情况随施工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受到一定方面的影响。尤其在一些水位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壤含水量高,土层间隙大,透水性差。所以,要想保障给排水工程的作用能够得到发挥,施工人员应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排水固结技术,土层更换技术等。土层更填技术是一种常用方法,主要用于地基的处理。在混凝土施工中,工人应挖掘施工现场的软土层,然后回填一些较高强度的材料,以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土层更换技术的优势主要有:其一,完成了软硬土层的置换,使农田水利工程的地基基础更加牢固,地基承载力得到提升,防止了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地面坍塌现象。其二,减少冻胀问题对给排水管道的不利影响。

3.3确保施工过程完善

在开挖沟槽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井基本尺寸,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井中心桩开挖,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对高程进行一定的测量,确保准确无误之后连同条基开展同时浇筑操作,浇筑完成之后采取有效地保养措施对其进行保养,当其结构强度达到施工要求,而且经检查没有出现渗漏的情况,便可以进行下管,同时,还需要对井筒的长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留。将管材放置平稳之后,还需要对直管线管口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使其水准高程能够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然后对其水准高程进行有效的复核,经自检无误后便可进行砌井操作。在砌井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挤浆法或加浆法,通过这两种方法的运用,能有效保证砂浆的饱满性与流槽的通畅性。

3.4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工程主要使用的施工材料是管道。只要工程的相关人员对其实施重点监督管理,持续提升自身的质量控制意识,才能促使管道的运行过程更具稳定性,确保施工人员能全身心地实施管道的安装过程。只有监督管理落实到位,才能确保管道的安装质量。另外,对于管理的相关人员而言,其自身可通过网络形式实施沟通,并在前沿性技术的应用基础上有机结合其施工实况,进而促使管理监督体系的构建过程更具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农田水利给排水技术会对农业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加强对施工的控制,需要利用专业的施工人员完成相应的施工内容,并且需要使用质量过硬的材料和设备,从而确保给排水设施在日后的应用中不会出现渗漏等事故,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能够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及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什图.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内蒙古水利,2017(07):55-56.

[2]陈小毛.谈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19):118.

[3]王东.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6):238.

[4]姜树辉.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4):194.

[5]冯海交.研究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J].河北企业,2017(01):160-161.

论文作者:刘土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论文_刘土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