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联合修复治疗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修复治疗,观察组在修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治疗后牙颌功能基本恢复及面部外观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优良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差或无效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治疗联合修复治疗在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修复治疗,是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理想可行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正畸治疗;修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133-02
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为口腔科临床上常见病,因先天性牙缺失、牙畸形及外伤、龋齿、牙周病等原因在治疗或拔牙后引起,牙缺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如:散在间隙、双颌前突、深覆颌、反颌等[1-2],目前治疗主要采用常规修复疗法或正畸疗法,但治疗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在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过程中正畸学与修复学的交叉越发紧密。本研究利用在正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修复治疗,对8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全面提升临床治疗水平提供数据参考,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治资料
选取2015 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7~64岁,平均(44.35±2.76)岁,其中牙列稀疏27例,伴有扭转牙12例,深覆颌13例,个别牙反颌20例,余留牙向缺隙侧倾斜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有糖尿病、内分泌失调、精神类疾病及传染性疾病者予以排除。
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检查、模型测量与X光片分析,制定相应的正畸方案,并且实施正畸治疗。本研究中80例患者采取方丝弓固定矫正,深覆颌患者采取平面导板辅助压低下前牙,经过6个月的正畸治疗,前牙覆颌覆盖正常、口内牙齿排列整齐。观察组在正畸治疗后进行修复治疗,根据牙齿缺失位置与数量及邻牙牙体、牙周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本研究修复方案主要包括:烤瓷冠、金属铸造桥、前后牙烤瓷桥、隐形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等。
1.3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优:修复体的形态、大小相互匹配,与正常牙齿解剖形态一致,修复体与邻牙接触正常,正畸牙位置稳定,无明显功能障碍,功能发挥正常;(2)良:修复体与同名牙基本匹配,但伴有正畸牙松动,但未影响正常使用;(3)差:修复体与牙齿解剖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位置不够稳定,无法正常使用[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均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情况均得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优24例,占60%;良15例,占35%;差1例,占2.5%;总优良率为97.5%。对照组优16例,占40%;良18例,占45%;差6例,占15%,总优良率为74.6%。观察组优良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优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表明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疗效优于单纯修复治疗,结果见表1。
3.讨论
由于部分牙齿缺失而导致牙列缺损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牙颌畸形为牙列缺损常见并发症,牙列缺损及牙颌畸形的同时出现极大的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单纯修复治疗仅对错颌状态进行义齿修复,对咀嚼功能及外观无实质性影响。根据患者牙齿及上下颌的关系开展正畸治疗,可实现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位置,对后期修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3]。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新型口腔修复材料与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治疗牙列缺损修复前,应对患者患者余留牙齿及牙颌等进行细致全面的正畸治疗,以达到良好的修复治疗效果[4-5]。
本研究通过对8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分别采用修复治疗及在修复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正畸治疗,比较不同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在治疗后外观状态得到改善,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保证了患者对美观的要求。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何宝杰,马玉霞,张炜,等.种植-正畸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错畸形的临床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4(5):711-713.
[2]季海宁,梁源,陈红,等.应用锥形束CT对成人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切牙区牙根吸收程度的评估[J].口腔医学研究,2014,21(3):238-241.
[3]邵轶婷,胡江天.成人正畸治疗中牙周附着丧失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8(11):691-693.
[4]高保军,于雪萍,王秀云,等.MSCT后处理技术在埋伏牙正畸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13(6):653-655.
[5]陈克.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294-1295.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畸形论文; 正畸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牙齿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