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投(天津)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光伏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多方面、全过程的管理,其中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和生产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建设单位;光伏电站;安全管理
根据当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的具体要求,结合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光伏电站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企业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必须亲自抓安全,坚持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责追责。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配备专职安全员,各参建单位内部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根据各岗位的设置,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责任唯一、照单履职、按单问责的清单式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建设过程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二)明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由工程各参建单位代表将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根据安全生产情况施工计划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管理重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由电工进行接拆,严禁自行乱拉、乱接电线。发现开关箱、电线电缆存在问题,应及时报告专业电工处理,严禁私自处理。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警示标牌,严禁带电作业;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保证照明充分。
承包商机械设备入场必须履行报验手续、提交真实报验资料,核实无误后发放设备进场验收合格标识,实施目视化管理。对承包商的施工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及工器具进行复核,确保台账、清册完整、规范,检验报告、检定记录、合格证等齐全、有效,配置数量满足项目安全需求。机械设备应悬挂操作规程,由具有相应资质、操作技能的人员操作。应由专人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检验、试验。严禁擅自改变机械设备或工器具用途,严禁擅自改装、违章操作。
机组启动、试运行安全与技术体系完善,人员到位,分工明确,责权明晰。调试大纲和调试方案措施与启动相关管理制度已编制、并按程序和规定经严格审批,落实有效。调试危险源管理与应急预案合理,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三)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承包商全体人员进行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实行不同层次的全员定期培训,做到全员教育、全员考核和持证上岗,人员素质满足要求,教育培训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应当包括:身份证复印件、资格证书复印件、三级安全教育登记卡、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违章考核记录等,确保一人一档,专人管理。
(四)规范危险源管理工作。应组织承包商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应签字并保存记录。交底内容应包括承包商作业区域及其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注意事项。危险源辩识清单明确规范,控制措施切实可行,交底齐全规范,责任落实到位,记录真实完整,实行动态分级管理;作业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火灾、触电、大型起重机械等事故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核后方能实施。
(五)强化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标识齐全、符合要求;车辆定期检验、按时保养,证件齐全有效;驾驶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现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必须遵守交通法规和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谨慎驾驶。防火责任制明确,施工现场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经试验验收合格,应急措施针对性强,相关资源准备到位。雨季施工就做好防触电措施,夏季施工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基坑开挖时应保证安全稳定的边坡坡度,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护并悬挂安全标牌,防止人员、车辆坠落发生事故。
做好施工现场文明作业。在施工现场应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及周围的环境,避免污染、噪音或由于其它不当造成的对人员的危害或干扰;在施工现场应有隔离标志,实行定置管理。作业现场应划定责任区域,定期清扫、清理,保持整洁和通道畅通。当班作业结束后应清理作业场所,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建立临时人员入场管理制度,由相应工作面的兼职安全员进行入场前安全交底后配发安全帽和反光衣,离场时统一收回。
(六)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及隐患的排查整治。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死亡或重伤、轻伤或故障以及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所以消除作业现场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和日常安全巡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按照定人、定措施、定时限的“三定”原则,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不留安全死角。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和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对承包商进行考核。
现场安全检查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不按作业方案或不认真执行安全措施;(2)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如安装光伏支架和组价的过程中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等;(3)使用不合格的机械、工器具或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4)擅自损坏或拆除安全设施;(5)作业人员酒后或精神状态不佳时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七)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符合有关要求,有生产许可证、出厂检验合格证,并配有专人管理;安全设施应随工程进度统一规划和设置,并符合安全要求,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有管理制度和清册,移动、拆除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用品必须设置临时监护或防护措施,并经严格审批,建帐登记。
(八)规范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管理费要做到按计划实施,金额合理,审批严格,专款专用。
(九)加强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严禁主体工程分包,严禁分包单位再行转包;对分包单位安全资质审查,不符合资质的分包单位绝不允许进入现场;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要纳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中,严禁以包代管;各分包单位均制定符合规定并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现场人员不得随意更换,不得冒名顶替,否则应重新进行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审查同意。
结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最终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安全学原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 毛海峰.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王伟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作业论文; 承包商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