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党史基本著作──学习中共云南历史《第二卷》的体会论文

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党史基本著作──学习中共云南历史《第二卷》的体会论文

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党史基本著作──学习中共云南历史《第二卷》的体会

苏红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清醒剂。他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学习党史、国史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党的历史这部活生生的教科书中,认识和把握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继往开来,坚定前行。

经过省委常委会审定批准,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审核同意,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国共产党云南历史第二卷》(1950—1978)正式出版了(以下简称《二卷》)。云南党史《二卷》的出版发行,是省委、省政府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支持的结果,也是参与撰写、编审工作的同志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成果。云南党史《二卷》是根据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安排部署,省委批准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继《中国共产党云南历史》第一卷(1926─1950)出版后,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又一部重要的地方党史基本著作。

2019年3月5日,经省委同意,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发出,《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云南历史〉第二卷(1950─1978)的通知》,(云组发【2019】4号文件),《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学习《中国共产党云南历史》第二卷纳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的有关安排之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要把该书作为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基本教材,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同时要求:“各级宣传部门要统筹安排好该书的宣传工作,注意发挥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加大该书出版发行的宣传报道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发表一批有份量的学习宣传文章,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提供服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19年3月13日,召开了云南党史《二卷》出版座谈会,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慧晏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的要求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慧晏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云南党史《二卷》的学习。下面我从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三个方面,谈谈学习云南党史《二卷》的体会。

一、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繁荣富强。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在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各个领域,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正因如此,众多的英语老师始终在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通过外语的学习来掌握外国文化,了解外国文化,对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较强,但是听力与口语能力堪忧,使得其对于英语的整体掌握程度不能达到要求,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外国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外语教学的现实情况,着重探讨提出一些现实中发生的问题,并且在研究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

“是慢成说的。”大梁也扭头瞄着我,“慢成说很有可能。他说什么,橘生淮南就是橘,挪到淮北就不是橘了。东洋人带了十几年,很可能讲的东洋话。”

(一)建立人民政权,开展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195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云南地下党、原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的起义部队以及云南社会各界人士,胜利实现了团结会师。2月24日,云南省地师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在昆明庾园召开,二野兵团司令员陈赓宣布:云南解放,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成立。

从1950年2月24日云南解放,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中共云南省委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历时29年。这29年,是中共云南省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探索适合云南省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是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29年,是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意气风发,发愤图强,取得伟大成就的29年,是云南边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云南边疆历史性跨越的29年。

选择接班模式问题,实质是需要寻找到与企业的内外部条件相适应的模式。家族企业从小到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初创阶段,组织内的一切事务都由家族企业主裁决,必要时则引入其他家族成员来担任增加的管理职务;到发展壮大阶段,提升企业内部对公司忠诚又有能力的人士来管理企业,并且适当地引进职业经理人,以更好地开拓市场,使企业更快地发展。到成熟阶段,创始人逐步从企业经营层退出,成为战略制定者,引进大量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掌管企业的各项事务。总之,经验丰富的领导者,总是会比较策略地运用这三种模式。

中共云南省委认真贯彻“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工作方针,领导建立了全省各级人民政权,各族人民开天辟地地实现了当家作主人,开始了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新生活。在2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省委不断加强人民政权建设,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赢得了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显示出了人民政权的强大生命力。人民政权的建立,为云南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

5、正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写在文字右上角方括号内,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请勿引用,参考文献著录项目、顺序及符号如下:

针对云南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制定了“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工作方针,1949年8月,在开国大典之前,中共中央安排时任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周保中回云南工作。周保中在北京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期间,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先后接见了他,就云南解放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分别同周保中进行了谈话。刘少奇在谈话中指出,云南环境复杂,地位重要,民族关系复杂,团结问题在云南尤为重要,如不能团结更多的群众、朋友,工作是很困难的,明确提出云南工作必须坚持“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多次强调,云南解放后的任务很繁重,关键在于内部的团结,如果不能很好地团结,就不能担负这样重的担子。“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工作方针,为云南解放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前的云南边疆,存在着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各族人民遭受沉重的阶级剥削和压迫。随着云南解放,人民政权的建立,中共云南省委领导各族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和分类指导的原则,开展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一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平坝地区,以大规模群众阶级斗争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二是在多民族杂居的内地山区,注重民族团结,谨慎地进行土地改革;三是在内地与边疆之间的缓冲地区,以比较温和的政策和更有利于取得广泛支持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四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和“直接过渡”的民主改革方式,由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云南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土地改革对云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是最具典型的代表。全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有15个特有民族,有16个少数民族在4061公里的国境线上跨境而居。

新中国建立之初,云南民族工作承受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多方面压力,形势十分严峻。1950年6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住地约见卢汉、宋任穷时指示说,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位置很重要,你们双方要搞好团结,密切合作,有事多商量,共同把云南建设好。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上层知名人士不少,在云南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民族政策和统战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云南的工作搞好。1950年8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在对云南边界工作方针问题作出的指示中指出:云南面临着三个重大问题,即国防问题、民族问题和土匪问题,这三个问题密切联系,互相交错,但“核心是民族问题,只有解决了民族问题,才能解决国防问题”。

中共云南省委认真执行中共中央“慎重稳进”的民族工作总方针,经过中央访问团到云南、组织民族参观团、组建民族工作队、团结改造民族上层人士、开展民族识别等工作,进一步疏通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制定特殊措施,发展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教育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特别是中央访问团到云南、组织民族参观团、组建民族工作队、开展民族识别、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等卓有成效的工作,真正体现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现了民族工作的良好开局。

(三)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社会变革的千年跨越

云南解放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云南边疆各族人民从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全国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实现了社会变革的千年跨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云南各族人民进行艰辛探索的历程中,逐步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云南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四)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大兴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云南刚解放时,交通发展滞后,没有通往国内其他省区的铁路,有半数以上的县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严重制约了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云南交通建设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全省绝大部分县乡通公路,县县乡乡通电话。建成“西南交通大动脉”─成都至昆明、贵阳至昆明两条连接祖国内地的铁路干线,成为云南边疆与祖国内地紧密联系的钢铁纽带。开通了昆明至缅甸仰光国际航空线路,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为新中国对外交往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航运交通网络的建成,密切了云南边疆与全国各地的沟通联系,大大推动了云南边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切落后的根源都是教育科学文化的落后。中共云南省委重视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大力兴办各种形式的教育事业,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学习文化扫除文盲,破除陈规陋习和社会痼疾,提高全体人民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在较短的时间内,遏制和消灭了烟毒、赌毒和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改善了社会风气。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云南长期受到疟疾、天花、霍乱、伤寒、血吸虫病困扰的边疆各族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辛勤努力,有效控制了疾病的蔓延和流行,建立起遍及村村寨寨的卫生防疫和医疗体系。这是人类战胜疾病灾难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变成现实。

(五)巩固国防安全,维护边疆稳定

云南是祖国的西南门户,担负着维护边疆稳定,巩固国防安全,保卫祖国安宁的神圣职责。近代以来,由于国力贫弱,封建王朝无能,千里边防线上有边无防,任人欺凌。云南解放后,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云南部队的指战员团结一心,担当起保卫祖国西南边疆,加强和巩固边境安全的重任,经过数次勘界作战和剿灭土匪战斗,实现了国防安全、边疆管理有序、建设事业稳定发展、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六)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执政党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

云南解放后,中共云南省委立足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围绕全党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注重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注重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发展党员,党员队伍有了新的发展,党员结构基本适应了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不断巩固了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领导地位。

二、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云南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恢复战争创伤,节衣缩食兴建了一大批电站、煤矿、铜矿等工业基础建设项目,扩建改建了钢铁生产企业,建立起了机械制造、矿山设备制造、电子加工、国防工业、化工工业、卷烟制造、制糖工业等一批基础工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轻重工业项目,建立了符合云南实际、具有云南特色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改变了云南基础工业的落后状况。一大批现代化工业生产企业建成投产,填补了多项生产和技术空白,全省工业总产值不断跃上新的台阶,改变了历史上云南主要工业品依赖外地调入和“以原料换产品”的被动局面。同时,各族人民群众以大局为重,服从国家建设大局需要,积极努力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木材、橡胶等重要战略物资,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我驯养的大鹏,它的名字叫鲲,”宇晴介绍道,一边回头跟鲲讲,“你这家伙,一定是去晴昼海捉晴狼,来晚了。”鲲扑扑地喷着白汽,将嘴喙前的雪地融化了一小片,显然是已听懂宇晴的话,不好意思地垂着头。

云南解放后,云南边疆各族人民群众跟着共产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这29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共云南省委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云南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实现经济繁荣富强、社会发展进步、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逐步建立了符合云南省情的工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对待党的历史的重大意义,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波澜壮阔、举世瞩目,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在各种灾害不断,各种政治运动不停的情况下,各族干部群众以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战在农业战线,开展科学种田,保持了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势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在“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各族人民群众以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高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田水利建设。一大批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至今还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省粮食总产量实现稳步增长。期间,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和影响,也曾出现过肿病死人的严重恶性事件。但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各级党委政府采取特殊措施及时救治,使类似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各族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战胜天灾人祸,农业生产保证了基本的军需民用。

(三)交通建设事业得到全面推进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封建统治的国家,封建思想意识渗透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个阶层。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不仅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建设这个新世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云南省委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了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城乡人民群众开展了扫除封建迷信,改革陈规陋习等移风易俗活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培育和树立了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思想作风,培育和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培育和树立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思想作风,培育和树立了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的思想作风,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成为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动力。

(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和提高

云南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国家从财力、物力、人力多方面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建立起新的经济秩序,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建立了具有边疆民族特点的工农业生产体系,提高了工农业生产水平,各项生产建设捷报频传。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提高,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边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改变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面貌。

这些重大成就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为云南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这是云南解放后党在云南29年革命和建设中的本质和主流。但是,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仿效,加之教条式地理解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够深刻,在前进道路上遭遇了挫折,付出了代价。挫折和失误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和警示,中国共产党勇于承认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通过总结反思,中国共产党及时纠正了错误,拨正了前进的航向,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三、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要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充分发挥历史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他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些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要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要善于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历史中发掘出时代需要的经验与启示,坚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用历史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

因农村形成的养殖畜禽模式依旧存在,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目前许多农户依旧未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防疫理念有所欠缺,从而限制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实施,甚至严重者殴打防疫人员。基层动物的防疫团队未健全,人员素质有限,设施落后,法律法规未完善,操作性弱,某些生物制品欠缺保护率,农村级别防疫人员薪资低,等均影响了动物防疫水平。

在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云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立足实际,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弥足珍贵,值得弘扬和坚持。

(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对待党的历史,就是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要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正确对待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广大党员干部科学对待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9年的成就,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这29年恢弘磅礴的历史是各族群众参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人民群众是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要动力和推动者。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始终把全省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忠实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不断发展。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在语言、文化、民族、风俗礼仪及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之间存在不同,因此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需要在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中准确和熟练的使用英语专业术语,并且最大程度上保证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的准确性及生动性。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应结合交谈对象的民族特点、地理环境、风俗礼仪、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继而将商务英语的语义表述更加完整化,使得在商务交谈过程中双方能够准确的接收到具有完整性的表达,确保商务合作活动的完整性、准去性、有序性开展。

(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实是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云南边疆地区民族众多的实际,摒弃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谋求发展。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持续不断加强学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深化研究阐释,推动学习宣传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共识,形成全省上下凝心聚力谋跨越发展的思想基础。

(四)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9年的历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云南边疆各族人民从不同的社会形态,进入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变革的千年跨越。在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贯彻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法制云南建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五)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29年,发展成绩斐然,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形态严重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抓住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后发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要切实增强改革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判断形势、分清是非、辨明方向,不断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本领,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上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切实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善于从历史事件中总结规律,善于在苗头性问题中洞察隐患,善于对各类风险作出超前识别,牢牢掌握改革发展主动权。进一步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的能力,最广泛地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汇聚起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继往开来、同心筑梦的磅礴伟力。

(六)必须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关系全省稳定大局。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9的实践,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在新时代,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扩大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之花常开常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仪器的流量分为工况流量和刻度流量,工况流量即设备在使用环境下的实际流量,刻度流量,即标准状态下的流量,有些仪器的刻度状态是(0 ℃,101.325kPa),有些设备的刻度状态为(20 ℃,101.325kPa),也有些其他特殊的状态,具体以被检设备为准。在测量重复性和稳定性时我们要读取的数值为检定点的工况流量,但在测量示值误差时我们则需要读取刻度状态下的流量。采样器的流量计上有些显示的是工况流量,有些显示的是刻度状态下的流量,如果为工况流量,像安装浮子流量计的采样器,这时我们必须对流量示值加以换算,在气路压力为0kPa情况下测量的流量,具体过程按公式(1)进行计算。

(七)必须始终坚持和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科学对待党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他强调,90多年党的历史,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是我们正确对待历史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

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有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磊落胸怀和政治品格。云南各族人民历经风雨之后,更加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光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云南边疆胜利前进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八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共云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云南边疆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假设某种电子应急产品,p0=120,cs=60,零设η1=0.4,η2=0.2(字母含义见前文),零售商将面对不同的市场情景:

(1)PC1对树基沟矿区长白落叶松反射光谱的累积贡献率占70.259%;PC2占23.212%。前2个主成分已经解释了总方差的近93.47%,故可以选择前2个主成分来取代45个原始变量。长白落叶松反射光谱的变化主要体现在PC1光谱的变化,其次才是PC2。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马黎

标签:;  ;  ;  ;  ;  ;  ;  ;  ;  

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党史基本著作──学习中共云南历史《第二卷》的体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