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的疗效观察论文_冯秀云,杨晓南

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的疗效观察论文_冯秀云,杨晓南

(甘肃省武威职业学院直属附属医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郁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郁证;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29-02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1]。西医中的抑郁证、癔病、焦虑症及更年期综合症等,有以上表现者,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中医情志护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经验丰富,做好情志护理必须以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从整体护理出发,以脏象理论为基础,以辩证施护为核心,具体分析情志变化,采取有效的情志护理方法。笔者在临床中主要针对抑郁证、癔病、焦虑症应用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进行临床观察,发现该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郁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抑郁症32例,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5.5岁,临床证见:精神抑郁,善叹息,嗳气,胸胁胀痛,腹胀纳呆。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观察组:(1)治法:疏肝理气解郁。中药方剂:主方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2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佛手9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肝郁化火者,可加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6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要尊重、同情,在感情上给以支持、理解,使患者充分信任,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及郁结。病房设施安全,光线明亮,床铺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2],病区环境要布置雅静舒心,可适当摆放花草,听些轻音乐。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防自杀自伤行为,如出现沉默少语、拒食、卧床不起或兴奋烦躁表现,应转移注意力,避免一切刺激因素[3]。

1.2.2癔病26例: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2.5岁,临床证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时时欠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为忧郁伤神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观察组:(1)治法:养心安神。中药方剂:主方甘麦大枣汤加味处方:浮小麦30克,甘草10克,大枣15克,茯神12克,熟枣仁15克,合欢花12克。水煎服。2、中医情志护理:避免刺激患者,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对患者多疑易惊、喜怒无常等表现多忍耐,多开导、疏解。要为病人讲清这种病症的性质。减轻病人的恐惧、焦虑情绪。告诉病人只要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以坚定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赢得病人的合作。

1.2.3焦虑症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5岁,临床证见:多思善虑,心悸胆怯,面色不华,头晕神疲,纳呆。舌质淡,脉细弱,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观察组:(1)治法:健脾养心,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中药方剂:主方归脾汤加减处方:黄芪20克,党参18克,白术12克,茯神12克,远志6克,酸枣仁15克,当归12克,龙眼肉10克,郁金12克,大枣5枚。水煎服。(2)中医情志护理:以稳定患者情绪为主,此类患者易多愁善感,情绪低落甚至自杀倾向,为防止意外出现,护理人员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其信赖,对患者每一个反常现象追踪观察,同时必须加强行为和思维监控,恰当使用暗示方法。病房保持居室安静、温暖、避风和向阳。

1.3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症状有效率、治愈率为评价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后的结果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抑郁症观察组有效率89%,治愈率75%;抑郁症对照组有效率67%,治愈率55%。癔病观察组有效率93%,治愈率86%;对照组有效率64%,治愈率52%。焦虑症观察组有效率91%,治愈率74%;对照组有效率69%,治愈率53%。临床试验结论:通过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的应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祖国医学将精神因素列为致病的因素之一,认为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化,可以导致人体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症。各种不同的情志的改变,可影响不同的脏器,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但是,由于五脏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不论何种情志伤及相应的脏器后,往往会涉及到其他脏器同病。“人有七情,当随其所喜,当怒而怒,当喜则喜……”皆为正常的情志活动,太过则五脏被伤,气机逆乱而导致疾病。中医辩证施治,中药方剂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症状。解其郁结是情志护理的主要目的,除了辨证论治,适当的治疗之外,情志护理十分重要。中医情志护理,从整体护理出发,以脏象理论为基础,以辩证施护为核心,具体分析情志变化,采取有效的情志护理方法。护理人员的语言、态度、表情直接影响这病人的情志变化,安静的环境,精益的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优美的语言及和蔼的态度,会使病人获得安慰、寄托、舒适、愉快的心情,同时会减少或消除病人的焦虑、急躁、畏惧、紧张、绝望的心理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中药方剂既能明显提高疗效,长期用药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中医情志护理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病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便于普及推广,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参考文献】

[1]刘香弟.中医情志护理辅助药物治疗继发性抑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2012.11.

[2]张静术.抑郁证的中医情志护理[J].中国中医药.2013.04

[3]郝金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2009.05.

论文作者:冯秀云,杨晓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郁证的疗效观察论文_冯秀云,杨晓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