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是联接发电与用电设备设施的统称,由点线面结合成网络的变电所、配电所、送电线路与配电线路构成,属于分配和输送电能的电力系统的一个中间环节。因为现在大多数都是需要远离负荷中心的大型发电厂,所以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往往要利用高压或是超高压的输电网络将大型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运输到负荷中心。而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便于企业实时监控管理电网中的各个环节、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可靠性、能够减少电能在电网运输调配过程中的损耗,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
引言
电力资源是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能源,对社会生产与国家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在电力供应链中,配电网作为供应链末端直接连接着千家万户,为广大用户供应电能。近年来,用户对配电网的供电需求不断增大,智能配电网的研究与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智能配电网在国外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电网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提升用户服务质量与企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智能配电网仍处于建设阶段,如何建立智能配电网,如何提高智能电网配电技术,推动配电网高效且经济运行,成为我国研究重点。
1推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下,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相应为电网运行安全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积累丰富的经验来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网运行安全,所以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占据重要地位。在智能电网中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有助于改善传统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几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结合用户电力需求来提升电力服务质量。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模和需求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即小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性配电自动化系统以及大型配电自动化系统集中。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中,涉及内容较广,与配电设备自动化、配电系统运行之间联系较为密切,强调设备自动化和配电系统的安全控制,配电系统的故障维修和抄表自动化等内容,其中包含众多子系统。
2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配电自动化在美国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主要是实现自动抄表技术,改变了人工抄表的问题。第2阶段实现了独立开展工作的模式,以往的自动化都是在一地集中进行。第3阶段是实行一个综合体,将各项自动化运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综合发展方向。此外,重合器和分段器的结合是美国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其中重合闸最受欢迎具有高可靠性。在欧洲国家中,超级电容的发展最为成熟和广泛,并且超级电容技术在国外是电力系统研究的重点项目,其储存电量的能力远超传统的的蓄电池,超级电容的发展成了欧洲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是电网比较完善的国家,它将电网发展带到了非常成熟的地位。电网建设的规划理念即寻求电网设备自动化的灵活性、简洁性、及时性以及最重要的可靠性。香港在电网建设也非常先进,香港关注点的是管理系统的发展。配电管理系统实际是一种集中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具备更多更高端的管理功能、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技术。
3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3.1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功率在1000W~50MW之间的小型模块式独立电源。一般来讲,分布式电源由电力部门、电力用户与第三方所有,以此满足电力系统与用户特定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调峰、为边远用户、商业区、居民区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等。实际上,分布式电源与传统的发电技术不同,分布式电源建立在自动控制系统、先进材料与技术等的基础之上,因此,分布式电源具备着低污染、运用灵活便利、可靠性较高、效率较高等特点,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分布式电源起着重要作用。分布式电源包含有发电、储能两种技术。发电技术,主要是通过其他原料或者借助于外力发电产生电能,如:风力发电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微型燃气轮机技术等。储能技术,主要是将已经拥有的电能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分布式储能技术的相关储能装置主要有飞轮储能、蓄电池储能等。与传统的发电技术相比,分布式发电具有效率高、故障率低以及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分布式电源因适应环境能力强、发电快等优势为电力企业省下大笔资金,因此,我国各个电力企业均在探索配电自动化的出路。
3.2配用电互动技术
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用户既是使用者又是对项目发展的参与者。用户可以用购买和使用电能的方式来帮助电力系统将电能的供给和需求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上,并且保证可靠的供电。反过来我们提供的用电与电价的具体信息和研究出来的新的供电技术都会加大用户的使用积极性,增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让设备的运行与用户对电力的使用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二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而随着分布式电源的进一步发展,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用户已经不能适应原本对电能的使用方式和行为,他们对于用电模式的要求会变得更高,行为上也会发生根本上的转变。这个时候智能电网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主动响应用户对于电力的要求,保障用户使用电能的正常运行。
3.3智能电网配用电互动技术
用户作为智能电网重要的参与者与使用者,他们通过电能地购买和消耗来确保电力系统供需的平衡,从而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期以来得益于电力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电价信息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用户参与到电网互动之中。另外,用户用电模式或行为在分布式能源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不小地改变。而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让用户获得主动响应的能力,即需求侧响应。简单来说,需求侧响应能够让用户借助于激励措施或分时电价地响应,进而实现对自身电能消费方式地改变,这样一来有助于实现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削峰填谷以及节能减排的作用。
3.4其他技术
以配电网为基础的调度支持系统需要智能调度系统工作流程的整合、环境数据的融合及对电网的影响评估、调度员直觉及思维问题拓展应用、智能可视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其中,可视化技术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把数据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使人和计算机直接交流,在图形中对具有形体的信息直接进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计以调度员思维模式为框架,以可视化界面为功能模范,以互动计算为系统核心的电网智能调度可视化系统总体思路,在实际配电调度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是电力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有助于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保障电网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所以,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应该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健全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实时监控电网系统运行情况,确保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宁伟红,严文斌.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自动化应用. 2018(10)
[2]李石,赵苏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 2018(10)
[3]戴忠致.智能电网环境下的配电自动化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 2018(09)
论文作者:弓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用户论文; 电能论文; 电源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