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研究论文_商啟香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研究论文_商啟香

武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51600

摘要:目的 对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了人数均为30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孕28、32与36周时,研究组取300IU的HBIG行肌肉注射,对照组未注射;出生后,实验组于24h内给予HBIG肌肉注射,并连续几个月注射,对照组未进行注射,仅接受常规疫苗。结果 1岁时,实验组的乙肝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过程中,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断作用,大大降低了双阳性母亲子女感染HBV的可能性,效果显著。

关键词: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

乙肝病毒,英文缩写为HBV,传播范围广、危害性大,是国内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的重点内容[1]。在乙肝病毒的感染途径中,母婴传播占的比例高达30%~50%。随着乙肝母婴传播率的逐渐上升,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巨大威胁。因此,寻找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则成为临床研究的一大重点。我院对本次收治的部分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在不同时期给予了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注射,现将具体治疗方法及结果等问题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本组60例孕妇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30.2±1.5岁,均在28周前初检并被诊断为HBsAg与HBeAg阳性,肝肾功能无异常。排除其他妊娠并发症及严重内外科合并症,且怀孕期间未应用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人数刚好为30例。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孕28、32、35周时,取300IU的HBIG行肌肉注射对30例孕妇;在婴儿出生后的24h内,取200IU的HBIG再注射,并在2至6个月内每月注射100IU的HBIG,并做好0、1、6个月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每次剂量分别为30、10、10μg。对照组:均未行HBIG肌肉注射,婴儿出生后也未行HBIG注射,仅有常规疫苗注射。

1.3观察项目

新生儿出生后当日,为婴儿手指采血,检测其HBsAg。对婴儿进行随访,满1岁时再次手指采血检测HBsAg,与出生当日的结果进行比较,确认有无感染HBV。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收集的有效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卡方值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的感染率对比

1岁时,实验组HBsAg感染率为16.67%(5/30),对照组的感染率为43.33%(13/30),实验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用药期间,实验组孕妇与婴儿未发生寒战、发热等症状,且注射部位未见红肿,触摸未发现硬结。对照组婴儿中,出生当日共4例检测出HBsAg(+),属于宫内感染,约占13.33%;余下的26例于1岁时检测出HBsAg(+),属于产后感染,约占86.67%。实验组的宫内感染与产后感染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HBV感染中以母婴传播为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因为HBV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于孕晚期发生宫内感染,还可能是妊娠发展至晚期时,滋养细胞层会渐渐变薄,并形成绒毛血管膜,为HBV突破胎盘提供了便利[2]。

HBIG是一种被动抗体,属于一类高效免疫球蛋白制剂,其中的成分抗HBs体会与HBSAg相结合,将补体系统激活,体液免疫增强,使HBV得以消除,减少产妇血液中的病毒,使正常组织被感染的可能性及HBV复制率均大大降低[3]。在孕晚期,胎盘可为胎儿输送IgG型抗体,而为孕妇注射HBIG,可达到为胎儿输送HBs的目的,使胎儿获得了一种被动免疫保护,与预防HBV宫内感染具有重要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实验组30例孕妇在不同时期给予了HBIG肌肉注射,并给予乙肝疫苗注射,而对照组未给予HBIG肌注,仅进行常规疫苗注射。从结果2.1中可得知,实验组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仅为16.67%,远远低于对照组的43.33%,两组表现出了较大差异。这表明在孕妇怀孕期间对其给予HBIG肌注,可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指数。从结果2.2中可发现,实验组未见宫内感染,对照组宫内感染率达13.33%,而产后感染高达86.67%,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这表明,在孕妇怀孕期间对其注射HBIG,能够有效阻断孕妇乙肝病毒向胎儿的的传播,预防了胎儿宫内感染。因为母乳喂养是感染的主要途径,故做好新生儿阻断工作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胎儿于宫内被感染。在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及HBIG肌注工作,能够让新生儿迅速获取良好的保护性抗体,产生免疫力,降低产后感染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指数。曾有文献[5]指出,对若干孕妇在孕期及新生儿出生后给予免疫球蛋白肌注与乙肝疫苗接种,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这表明免疫期蛋白和乙肝疫苗的联合应用,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提高母婴生命质量,效果较佳。本文结果和文献所述的观点基本一致,这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较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案。

由上述可知,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过程中,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可起到良好的阻断作用,大大降低了HBsAg(+)与HBeAg(+)双阳性孕妇子女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旭东.用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3):171.

[2]吴少英.探究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9):171-172.

[3]牛新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传播的临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04):538-540.

[4]芮燕京,宋文英,陈洁,周乙华,胡娅莉,王志群.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e Ag阴性的HBV感染母亲母婴传播的效果评估[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07):506-509.

[5]刘卫民,马茂,卓菲,林喜乐.罗湖区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06):662-664.

论文作者:商啟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研究论文_商啟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