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世界第一个风险管理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基本内容以及我国发布的风险管理标准情况,然后介绍了两种建筑施工企业简便易行的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对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风险分级,并提出各级风险相应的管理措施。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价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风险评价;风险等级;风险管理
1世界第一个风险管理国际标准
2009年11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全球第一个风险管理国际标准ISO31000《风险管理 原则与指南》[1],规定了风险管理的原则(11项原则)、框架(将风险管理嵌入组织的战略和管理计划中,并融入组织业务活动的框架)和流程(5个子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组织的风险管理,是世界风险管理领域的大事,它开启了人类标准化风险管理的新起点。我国根据ISO/DIS 31000:2009发布了GB/T24353-2009《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2]。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发布了修订的ISO/ DIS 31000:2017送审稿[3],我国将跟踪该国际标准,并适时修订GB/T24353。2013年中国还发布了GB/T23694-2013/ISOGuide73:2009 《风险管理 术语》[4]。
图1 风险管理原则、框架和风险管理流程之间的关系
ISO/ DIS 31000:2017修订版与2009版的最大差别是风险管理原则、框架和风险管理流程之间关系的变化,见图2。修订后的标准把11项管理原则调整为9项,内容也有变化。把领导力与承诺放在框架中心,更加重视领导的作用,在PDCA循环的框架外层增加了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使风险管理考虑因素更加全面。流程中把明确环境、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放在中间,外围除了沟通与咨询、监控与评审之外,增加了记录与报告,更加强调了保留证据的重要性。
图2 修订版风险管理原则、框架和风险管理流程之间的关系
ISO31000把风险定义成“中性词”,即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影响有正面和负面。正面影响就是机遇,负面影响叫做威胁。该标准打破了风险是坏事,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负面影响的理解。
当今中国是实施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要实现自身使命、愿景和价值,建立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的管理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和一个又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人们也注意到,建筑施工企业是高风险的行业,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本单位生产过程和活动特点,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识别、分析和评价本单位过程和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有效管理风险,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风险评价方法
2.1矩阵--打分法
风险评价方法很多,使用者尽量选择务实、便利、有效、节省资源的方法。矩阵--打分法是根据ITER组织2009年发布的风险评价方法[5]略加修改,这是一种适用于各行各业通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首先,组织在安全方面有经验的人员识别风险源、引发风险的原因及其潜在后果,根据事件发生的后果列出本单位“全面风险清单”,然后,逐个给待评价的风险事件发生的频度和事件发生的后果打分。把事件发生的频度(可能性)分为5级,即:非常可能、可能、不可能、不太可能、极不可能。按表1给出的发生概率给出估计值。 把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分为5级,即:轻微、较小、较大、重大、特别重大。按表2给出的影响偏离目标的程度给出估计值。根据风险定义,风险是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果的组合来表示,两者相乘得到风险系数,即:
风险系数=具有一定风险的事件发生频度×事件发生的后果
表1 风险事件发生的频度分级
※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值可以因事件不同而调整。
表2 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分级标准
根据具有风险的事件发生的频度与事件发生的后果(风险影响的严重程度)的乘积求得风险系数,见表3。
表3 具有风险的事件的风险系数
根据风险矩阵或风险系数的大小与风险评定准则相比较,确定风险等级。从表3和表4中可看出,当风险系数为64—256时判为“非常高”级别风险;当风险系数为16—32时判为“高”级别风险。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对“高”和“非常高”级别风险事件实施重点控制,由相关部门制定控制措施,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控制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表4 确定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2.2 LEC法
LEC法又叫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适合于建筑施工企业半定量评价工作人员现场作业风险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
D=LEC
注:D——风险值(危险等级划分);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概率来表示,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 从安全角度来说,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分数定为10,介于两者之间的指定为若干中间值。表5提供了事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分数值,
表5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分数值
注:每个组织可以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来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分数值。
“E”代表“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是指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通常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非常罕见的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指定为若干中间值。表6给出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的分数值
表6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的分数值
注:每个组织可以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的分数值。
“C”代表“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是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变化的范围很大,所以规定的分数值为1~100。将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可能性的分数规定为1,将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100之间。如表7所示。
表7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的分数值
注:每个组织可以结合其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的分数值。
“D”代表风险值(风险等级划分界限值)。某风险事件的风险值求出后,从表8就能查出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划分界限值是根据风险准则确定的,该界限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组织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风险等级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表8可以作为确定风险等级划分界限值及其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参考。
表8 风险等级划分的界限值
3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风险管理
3.1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程风险的分级
建筑施工企业现场风险管理的重点应考虑人身健康与安全风险、施工质量风险、环境影响风险、项目管理风险、合规性风险、公众接受度风险、工程进度风险、经费风险和名誉风险等等,每种风险都是由具有潜在风险的事件组成的,这些具有潜在风险的事件就是风险源。。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6 ]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现场风险较大的工程是“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为便于风险管理,将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程风险分为以下三级。
一级风险包括:
(1)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
(2)地下暗挖工程。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3)高大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4)30m及以上高空作业工程。
(5)大江、大河中深水作业的工程。
(6)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工程。
二级风险包括: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工程。
(2)模板工程。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3)起重吊装工程。
(4)脚手架工程。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含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卸料平台。
(5)拆除、爆破工程。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6)其它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如: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隧道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含架桥);特种设备施工;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6m以上的边坡施工;大江、大河的导流、截流施工;港口工程、航道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7)外电防护工程。包括:10KV高压变压器防护,10KV高压架空线路防护。
(8)钢结构工程。
三级风险包括:
(1)开挖深度小于5m(不含5m)的基坑(槽),以及其它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土方工程。
(2)高度不足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3)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塔吊、汽车(履带)吊、外用电梯、井架、龙门架等。
(4)其它机械设备施工。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泵(车)、打桩机、翻斗车等。
(5)石棉瓦屋顶施工。
(6)建筑结构保温工程消防安全。
(7)冷却塔安装工程消防安全。
(8)防水工程消防安全。
(9)施工现场临建房屋消防安全和拆除工程。
(10)其它影响到周边建(构)筑物安全的工程。
3.2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程风险的管理每个新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应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对风险级别进行确认,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特别注意,对上述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程风险采取下列应对措施:
(1)一级风险,项目经理应会同建筑施工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审批。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组(专家不少于5人)进行论证审查,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施工企业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同时应填写《危险性较大工程专家论证表》,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文件,包括应急救援预案,并贯彻实施。
(2)二级风险,项目经理应会同建筑施工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审批。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3)三级风险,项目经理应会同建筑施工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由项目工程师审批,项目相关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4)施工前,均应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在交底书上签字。未经安全交底,严禁在风险点施工。一、二级风险施工时,安全员应全程旁站监督;三级风险施工时,安全员应实施重点监控。
风险管理措施包括: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担风险)、消除风险源、缓解风险、接受风险。建筑施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过程和活动特点策划风险管理措施,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主管领导至少每年组织一次风险应对措施的评审,以审查风险清单中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应考虑:最佳技术方案、经济可行性、成本与收益的平衡、运行和经营要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明确责任人等因素。
参考文献
[1]ISO31000:2009 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 guidelines.
[2]GB/T24353-2009《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3]ISO/ DIS 31000:2017 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 guidelines
[4]GB/T23694-2013/ISOGuide73:2009 《风险管理 术语》.
[5]ITER_D_22F4LE v 2.0Risk and Opportunity Management Plan,2009.04.15.
[6]建质[2004]213号,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论文作者:宓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风险论文; 工程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发生论文; 事件论文; 危险性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