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可持续发展”作为国际上多学科研究确立的新范畴,是本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来,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匮乏、人口爆炸等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与此同时,世界上两极分化、南北矛盾突出。这些问题影响着人类生存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大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出现了不少横断性学科和交叉性学科,科学也面临着大发展的机遇。在哲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上,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1978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其文件《我们的共同未来》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1994年9月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多学科的探讨,通过了一系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文件。特别是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总结,对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安排。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关系进行长期甚至是痛苦的反思所得出的结论。进入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众所周知,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前进,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但是,社会发展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社会发展中人同自然、经济同社会的关系怎么样?如何才能避免在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人或地区损害另一部分人或地区的利益,做到整个社会全面、协调、持久的发展?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正在探讨和企图回答的问题。至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和阐述不尽相同,不同国家、不同学派的理论着重点也不完全一样,但就其理论本身的共性讲,至少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下面几点。
第一,在思想指导上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员,经济只是社会诸要素的一部分,主张人同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同社会协调发展。传统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体现人同自然关系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向自然界索取的结果,又是当下人们继续索取的基础,因而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意味着人类向自然的更进一步索取和征服。这样一来,似乎索取越多越快越好,社会就越进步。人们几乎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索取会不会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可持续发展理论承认人是自然界的主人,更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认为人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最终只能伤害人类自己,主张人类社会应该由纯工业文明发展方式向以现代生态文明为主的综合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在战略实施上强调处理好代内平衡和代际平衡的关系。代内平衡是指调节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的利益获得关系,一部分人或地区、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另一部分人或地区、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同时,“社会发展与其发生的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不可分割”〔(1)〕。代际平衡是指调节好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获得关系,主张在发展问题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后代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不能以满足当代的需要而损害后代发展的趋势,反之亦然。处理好代内平衡和代际平衡的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为了实现代内平衡和代际平衡的统一,战略导向上要坚决控制不断增长的人口,节约有限资源,保护遭受破坏的环境。
第四,在与科学技术关系上要确立绿色科技新概念,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同社会技术的融合,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生产力。
第五,在战略运作上认为“社会发展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心需要和愿望,也是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各部门的中心责任”〔(2)〕。“人民是从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3)〕。因此一方面要政府调控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监督、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观上的一个大的突破。结合国际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坚持了发展的代际平衡性,这充分体现在邓小平提出的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恢复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重新确立了正确的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之后,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在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党的十四大又进一步重申我国现代化经济、社会必须执行党已确定的分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在评价党的十三大时说:它“是讲到建国一百年的经济发展战略”〔(4)〕。
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是当代经济发展需要和后代继续发展的统一。首先,这一战略是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当代中国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愿望;不发展社会主义就没有出路,中华民族也没有出路。因此,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其次,这个战略又照顾到了后代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十分清楚,走好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走完了第二步,第三步将有充足的后劲。从代际平衡角度看,分三步走的战略既揭示了现代化过程的阶段性,说明了要靠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前仆后继才能完成,同时又合理地调整了这一过程中几代人的利益获得关系,从而保证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4.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发展整体性,从社会内部的诸要素讲,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整体进步,引申出来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经济结构上讲,是处理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关系;从社会空间领域上讲,则是协调好东部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首先,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抓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和本质表现。两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都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整体进步程度。当前,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已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因为:一是我们面对着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和国内复杂的社会矛盾,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二是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观念上的碰撞在所难免,而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形成;三是在市场体制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流传方式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操作上的难度;四是存在认识差距和糊涂认识。如有的干部认为只要经济一时上去了就会“一好遮百丑”,以致于有的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同经济发展脱节、滞后,甚至出现精神文明建设大滑坡的现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能否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我们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继续教育干部和人民,坚持社会主义信念,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好,才能使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健康地发展。
其次,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经济发展是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代内平衡,在宏观经济领域还应处理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所谓发展的代内平衡主要是指同期各种经济关系的平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业结构是最基本的经济结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产业结构关系。国民经济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演变、优化的过程。当前,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整体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今后要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然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5)〕。这样,就能为实现代内平衡奠定牢固的基础。
最后,处理好我国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实现代内平衡的关键。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原因,再加上国家在政策走向上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在经济上的绝对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有所扩大。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实力差距十分悬殊。据统计,10多年来东、中、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1980年为52.3∶31.2∶16.5,1993年则为60.1∶26.8∶13.1。这就是说,仅占国土总面积10.7%的东部地区,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却为占国土总面积69.1%的西部地区的近5倍。至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1993年讲,中部地区不到东部的一半,西部更不及东部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在固定资产总值、利用外资以及人们的收入方面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和一段时期,这一差距的存在和扩大带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的话,那么,在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6)〕完成这一战略任务,一是要正确认识先富和后富以及共同富裕的关系,使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各自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理所当然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必经之途。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要防止“左”的倾向和做法。三是要高度重视差距,在体制上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步伐,在产业政策上发挥其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投入力度,在科学技术和教育上增加倾斜度。
处理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处理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看,是强调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产业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另一部分人、另一部分地区、另一部分产业的发展为代价,在协调发展中达到代内平衡,从而实现发展的整体性。
5.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代内平衡和代际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的整体性和自然持续性的统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已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演化到注重经济发展及其所带动的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社会综合发展,这无疑是人类发展观上的一次大的进步。但是传统的发展观仍然有着自己固有的偏见。一是发展以不惜损害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产业、一部分国家为代价,甚至依靠掠夺多数人、多数地区、多数国家而发展,根本不可能存在发展的整体性;二是重视经济上量的扩张,否认发展的量的节制性,搞“高消耗、高投入、高消费”的模式,走“先污染、后治理”或“污染搬家”的道路,甚至不惜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主张发展的整体性,又强调发展的量的节制性,既计划横向发展的可行性,又规划纵向发展的可能性,是人类发展观上又一次伟大的进步。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抛弃了传统发展观的偏见,提出了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首先,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开始就提出了“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7)〕。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总体上讲,对于我们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增强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在总体目标上追求产值、产量和速度,实行“速度型”扩张;在资源配置上强调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实行“粗放型”增长;在社会需求上忽视质量,讲究数量,主张保障供给,实行“数量型”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弊端,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协调地可持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形成的新局面,强烈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这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自然持续性有了保障。
其次,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为我们保持发展的自然持续性指明了道路。人口、资源、环境不仅是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而且是全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8)〕人同自然界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过快的人口增长和消费,会对资源、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恶化。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人类历史本质上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同自然的关系,不仅是改造同被改造、认识同被认识的关系,更是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关系。这种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要充分估计自然界的承受力。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人类的自我约束能力。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并不优越。70年代我们开始控制人口,并把它同保护环境一样定为基本国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其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1995年2月15日,我国人口达到12亿,预计2000年会达到13亿,到了2050年达到16亿时,人口才可能实现零增长。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不少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78年至1993年,我国人口净增2.2亿,耕地面积却减少6432万亩。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3,人均淡水资源相当于1/4,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石油资源都为1/8。在资源相对短缺条件下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在战略运作上更应该在人同自然的关系上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做到对环境、资源和人口的约束,在操作上最大限度地追求资源的使用效益,逐步达到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要像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的:“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6.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正在实施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早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时期,我们就十分注重人同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我们就把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和每一年的年度计划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包括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发展,因而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取得了全面进步。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放到了十分突出的地位。在会上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李鹏也在会上讲:“‘九五’计划和15年远景目标,一定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这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9)〕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站在子孙后代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完成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注释:
(1)《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行动纲领》第4条。
(2)(3)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哥本哈根宣言》第9条、第8条。
(4)转引自1995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
(5)(6)(7)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