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422001)
摘要:目的 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8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给予PFNA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比较少,(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6.19%,(P<0.05)。结论 临床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治疗,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而言,效果更显著,且方案可能性更高。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股骨头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常见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以往临床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愈率比较低,且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1]。而手术是临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如何选择更恰当的手术方法是临床重点研究问题。本组实验选取8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给予不同手术方案,旨在进一步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PFNA手术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84例,均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将其随机分组,给予PFNA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42例患者中,女性18例(42.86%),男性24例(57.14%),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66岁,82岁,平均(69.34±0.57)岁,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42例患者中,女性17(40.48%),男性25例(59.52%),患者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65岁,81岁,平均(68.05±0.64)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该组患者行全麻处理后,取侧卧位,实用于髋关节外侧做切口,进行改良Hardinge法,切开并逐层分离囊,充分暴露患者骨折部位,同时实施截骨。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性测量好股骨头的尺寸,选择合适的人工股骨头,置入适当扩孔后的髓腔,用骨髓泥填充并固定,此外,用钢丝加固,无菌下清洗关节腔,安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切口。
观察组 PFNA手术,对该组患者进行全麻后取其仰卧位,借助C臂机闭合复位,利用牵引恢复倾角及皮质的连续性[2]。操作过程中,手术医师尽可能选择大粗隆自顶端向下做一长度为5cm的切口,将导引针自切口插入骨髓中心并推进约17cm。对髓腔进行扩孔,插入主钉,依据具体情况调整位置,并打入螺旋刀片做锁定,最后于C臂机下透视,骨折复位良好,无菌下逐层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对各组临床综合指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进行观察,其中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依据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80分以上者为优:70~80分者为良,70分以下者为差,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其中临床综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专用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综合指标
观察组临床综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讨论
研究发现,股骨粗隆结构以松质骨为主要成分,小梁骨排列紧密,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丢失越来越严重,导致股骨粗隆小梁骨排列稀松,甚至出现部分断裂,极易发生骨折现象[3]。如果不能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极有可能导致肢体短缩、髋关节功能障碍等[4]。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目前,手术依然是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但不同手术产生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常用方法,虽然该手术与固定治疗相比,具有无需等待骨折愈合可早期下地负重的优点,但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几率比较高,二次手术可能增加手术风险,不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5]。PFNA技术属于新型技术,通过挤压方式完成负荷传递,达到提高骨折内固定稳定性的目的[6-7]。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97.62%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研究发现,此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锁定周围骨折风险加大,易导致股前区疼痛等。因而,要求手术医师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尽量以高标准的手术技术完成骨折治疗。
综上,临床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治疗,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而言,效果更显著,且方案可能性更高。
参考文献
[1]许庆利,范勇,李玉军,等. 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2):106-110.
[2]黄志勇,尹国栋,陈观华,等. PFNA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12):738-741.
[3]李中檀.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河北医学,2018,14(2):114-115.
[4]徐凤瑞,何明武,姚忠军,等.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2):130-133.
[5]范晓东,赵新国,张敬堂. 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J].安徽医学,2016,37(8):1026-1028.
[6]李晓峰.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J].山东医药,2016,56(26):85-87.
[7]江志炯,胡钢,严松鹤. 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微创手术结合中药治伤1号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5):871-873.
论文作者:周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股骨论文; 股骨头论文; 不稳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老年论文; 关节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