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阴阳思想的来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阴阳论文,来源论文,思想论文,易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易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阴阳的概念,特别是,作者还把阴阳看成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原因,认为是“道”的基本内涵。《易传》这一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重大飞跃。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易传》的这些阴阳概念和阴阳思想的来源。有人说,《易传》的阴阳思想来自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而不来自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这种说法对吗?另外,它是不是还有更古老的来源?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一)殷周出土文字中的阴阳思想
从十九世纪末直到现在,殷周甲骨文的大量出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殷周时期的各个层面,也为哲学上阴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远在公元前八百年左右,铸造于西周恭王时期的出土文物永盂,这是个食器。器内铸了一百二十三个字。其中记载称:十二年正月初吉丁卯日,有个叫益公的朝臣在朝廷里见了周天子,出来发布天子的命令,说皇上赏给一个叫做师永的人属于阴阳界的田,另外,还把师俗父的田也赏给他。在他发布这个命令时在场的人有刑伯、尹兵、荣伯、师俗父、遣仲。还指定专人划疆界具体执行。这些情节在这个盂上都写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田的所在地叫阴阳洛,原文为
总之,通过殷商和西周出土文字的探查,我们可以得出几点结论,第一,在我国,阴阳两个概念早就在殷商和西周时广泛流行;第二,阴阳二字作为矛盾对立的概念连在一起使用,起码应当上推至周初;第三,阴阳二字在殷商和西周时期有多种写法,涵义也有交叉重叠,这说明,它们还处于演变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定型,这是它们成为鲜明的哲学概念以前必要的过渡。《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二)古籍中的阴阳思想
就现有古籍来看,这方面的资料非常丰富。从思想来源的古老程度而论,其时代甚至可推到殷商以前的夏代。
比如《尚书》,其中有商代作品,也有周代作品,但其中的阴阳思想,可能在商以前就存在了。
《尚书》的阴阳概念,有以下几方面涵义:
第一,指地理方位。如:“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彭蠡既猪,阳鸟攸居。”(《禹贡》)“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武成》)
这里前两条出自《禹贡》,谈到夏代的地理状况,说明这些地名在夏代已存在。“岷山之阳”、“华山之阳”,这个“阳”,指山的南边。可见当时已有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的观念。“阳鸟”是指南方沿海的一些岛屿。《说文》:“云阳鸟者,南方阳位也。”所以这个“阳”,是指南方阳位。南方为阳,北方为阴。
又如:“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荆及衡阳惟荆州”、“南至于华阴”(《禹贡》)。这里的岳阳、衡阳、华阴是地名,但这些地名的产生都与该地的方位有关。岳阳,不是湖南的岳阳,它在山西省今霍县东。所以叫“岳阳”,是因为在太岳山之南。衡阳,在衡山之南。华阴,是因为在华山之北。这说明,夏代在称呼地名时,已经有了阴阳观念。
第二,保护,庇护之意。如:“呜乎!箕子,惟天阴骘下民。”(《洪范》)这里的“阴骘”,即庇护之意。
第三,指各种矛盾关系。如:“今予小子,只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周官》)
这段话是周成王说的,是他执政之初在祖庙颁布的重要的政策文件。他谈到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的职能和任务,认为三公是朝廷主要官吏,要帮助皇帝阐明治理国家的重要理论,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治好国家。这里的“阴阳”二字有很大概括性,既指自然界和人的矛盾关系,也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所以,这二字把宇宙间的一切矛盾关系都包括完了。这已不只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成了一个哲学范畴。它是不知不觉地闯入了哲学领域。这说明,早在西周初期,阴阳概念已经作为哲学范畴进入了中国历史。它出现的时间不在西周晚年,比我们原来的想象还要早。这一思想是《易传》阴阳思想的最早来源之一。
《易传》的阴阳概念是受它之前的古《易》影响的,如果我们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这种影响是可以看得很清楚。按《周礼·春官宗伯》篇的说法,古《易》有三,“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据今人考证,《连山》为夏代之书,《归藏》为商代之书,《周易》为周代之书。但除了《周易》以外,《连山》和《归藏》都已亡佚。唐昭宗天复年间(公元901—904年)有人在四川青城山石缝中得到了一部《古三坟》,共三篇,“皮断简脱,皆篆字”。在这部书中,有一个《连山》易的提要很有启发作用。按王赣、牛力达、刘兆玖《古易新编》的编排,该提要列为一个表:
崇山君 君臣相 君民官 君物龙 君阴后 君阳师 君兵将 君象首
伏山臣 臣君候 臣民士 臣物鬼 臣阴子 臣阳父 臣后卒 臣象股
列山民 民君食 臣民力 民物货 民阴妻 民阳夫 民后器 民象体
兼山物 物君金 物臣木 物民土 物阴水 物阳火 物兵执 物象春
潜山阴 阴君土 阴臣野 阴民鬼 阴物兽 阴阳乐 阴兵妖 阴象冬
连山阴 阳君天 阳臣汉 阳民神 阳物禽 阳阴礼 阳兵遣 阳象夏
藏山兵 兵君师 兵臣佐 兵民军 兵物材 兵阴谋 兵阳陈 兵象秋
叠山象 象君日 象臣月 象民星 象物云 象阴夜 象阳昼 象兵气
《连山》易64个卦名之中有28个涉及到阴阳概念,这说明阴阳这两个概念很可能在夏代就有了。从这里还可看到,阴和阳指的是子和父、妻和夫、水和火、兽和禽、鬼和神、冬和夏、夜和昼、阴礼和阳礼、阴乐和阳乐、臣和君。阴阳概念在这里既指自然界的对立物,也指社会领域的对立物,说明它已有很大的概括性,已非常接近哲学意义的范畴。这就进一步证明周成王“燮理阴阳”这一阴阳概念的丰富内涵。早在夏代,阴阳概念的含义已非常接近哲学思维了。
《山海经》一书,全书三万多字,一般认为最后成书于战国时期,但其大部分思想资料是历代传下来的,战国时人只是起了一个编辑汇集的作用。这书的主要作者实际上是春秋战国以前的许多巫师,他们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人。在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概念早已有之,而且早就被广泛使用。这部书一共才三万字,但阴阳二字竟出现一百次左右,绝大多数情况下又是阴阳二字连在一起作为对称的概念出现的。就含义来说,大体上有五种情况。
第一,指山南山北。山南为阳,山北为阴。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杻阳之山,其阳金赤金,其阴多白金”,“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密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第二,指正面和背面。正面为阳,背面为阴。如:“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
作者这里谈到一个独臂国,那里的人只有一条胳膊,但有三只眼睛。有的眼睛长在正面、有的长在背面。郭璞还有一种解释,认为阴指上面。
第三,阴指幽暗不清之处。如:“西北海之处,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螟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这里的“九阴”,指幽暗不明之处。
第四,指山名、水名、地名、国名、人名。
山名如:首阳山、阳帝之山、阴山、少阳之山、阳山、杻阳之山、阳华之山、常阳山、阳汙山、阳虚山、阳山、阳夹山、咸阴山。
水名如:阴水、阳水、朝阳之谷。
地名如:丹阳;、汉阳、华阴、淮阴、晋阳、阳曲、山阴等。
国名如:枭阳国。
人名如:巫阳。
《山海经》一书,充分说明阴阳概念起源甚早,可能在夏商时期已被广泛使用。老子、孔子谈阴阳一点也不稀罕。
《诗经》一书,其中诗篇大体上是周初至春秋中期的作品,在这部书中也涉及到不少阴阳概念。涵义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地名。如泾阳、渭阳、首阳。
第二,南边、北边。如:“南山之阳”(《殷其雷》)、“在洽之阳”(《大明》)、“居岐之阳”(《閟宫》)、“相其阴阳”(《公刘》)。这里的阴阳就指南面北面。
第三,指太阳光。如:“于彼朝阳”(《卷阿》),“春日载阳”(《七月》),“匪阳不晞”(《湛露》)。这些“阳”均指阳光。
第四,指节气。如:“岁亦阳止”(《采薇》),“日月阳止”(《杕杜》)。这里的“阳”指十月小阳春。
第五,指庇护。如:“既之阴女。”(《桑柔》)
第六,指阴天。如:“噎噎其阴”(《终风》),“阴雨膏之”(《下泉》)。
第七,指鲜艳美丽。如:“我朱孔阳”(《七月》),“龙旂阳阳”(《载见》)。
第八,指情绪高兴。如:“君子阳阳”(《君子阳阳》)。
从《诗经》中,我们亦可看出阴阳概念早已广泛运用于文学领域,其涵义也很广泛。
《周礼》是一部详细记载周代职官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书,大量地下文物都证实,这里所记的内容都是符合事实的。在这里,我们也可看出周初的人对阴阳观念的理解。在这部书中涉及这对概念的地方不少,其涵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山的南北、向阳背阴之意。如:“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而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是故以火养其阴,而齐诸其阳。”(《冬官考工记第六》)“水之,以辨其阴阳,夹其阴阳,以设其比。”(《秋官司寇第五》)“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地官司徒下》)“阴竹之管。”(《春官宗伯下》)“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秋官司寇第五》)
以上引文所说阴阳大多与太阳光照射有关,太阳光照到那面为阳,照不到处为阴。由此引申为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第二,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如:“以阴礼教六宫,以阴礼教九嫔”(《天官冢宰下》),“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春官宗伯第三》)“内小臣……掌王之阴事阴令。”(《天官冢宰下》)
这里涉及的阴阳都与男人、女人有关。与女人有关礼节叫阴礼,与男人有关礼节叫阳礼。乡饮酒礼是阳礼,婚姻之礼为阴礼。阳礼也叫阳德,阴礼也叫阴德。指挥妇人之事叫阴令,有关妇人之事叫阴事。这就把阴阳概念用到人事领域了。由此可见,周成王“燮理阴阳”的阴阳,不仅仅是自然概念,它是一个普遍性概念。
第三,指两类不同的声音。比如:“弓人为弓……凡相汉,欲赤黑而阳声,赤黑则乡心,阳声则远根。”(《冬官考工记》)“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春官宗伯下》)“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同上)
这里指出声音有十二音律,但归纳起来可分阴声和阳声两大类。清声属阳声,浊声属阳声。这是把阴阳概念引用到了音乐领域了。
第四,指方位。前面为阳,后面为阴;正面为阳,背面为阴。如:“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春官宗伯下》)
第五,指两种不同类型的气。如:“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春官宗伯下》)“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地官司徒第二》)
这时,“阴阳之所和也”,这个“阴阳”,指的是阴阳之气。这也即《易传》所说的“二气感应以相与”的“二气”;这里的“阳”,也即《易传》说的“乾龙勿用,阳气潜藏”的“阳气”。
《左传》和《国语》,这两书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他这两部书记载了大量有关阴阳概念的思想,这些早期的属于西周末年、最晚的是春秋末年的,这些思想对《易传》阴阳概念的形成是有很大关系的。
比如,其中记载周幽王二年伯阳父的那段话,就涉及阴阳观念。其原文是:“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
这段话主要是谈地震,由地震而影响国家安危。在伯阳父看来,地震产生原因是阳气受阴气压抑,引起剧烈变动。这和《易传》中说的“阴阳相薄”(《说卦传》)、“阴凝于阳”(《文言》)、“二气感应”(《咸》)一样,都是谈阴气和阳气的关系。所不同的是:伯阳父谈的是自然现象,而《易传》由自然引申到社会现象,把阴阳关系普遍化了。
在《左传》、《国语》中,凡是谈阴阳关系的地方,绝大多数是谈自然现象。如:“古者,太史顺时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阳气俱蒸,土膏其动。……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土不备垦,辟在司寇。”(《国语》)“阴阳之事,非吉凶所在也。吉凶由人……。”“今兹宋、郑其饥乎?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以有时灾,阴不堪阳。”“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于是乎取之。……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则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左传》)“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次序,风雨时至……。”(《国语》)
当然,阴和阳在作者的眼里不仅是自然现象,而且涉及到社会人事领域的现象。比如,范蠡有关战争的那段话:“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阳节不尽,不死其野。……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利。……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国语》)
这里,“用阴”,指使用比较隐蔽的方法,“用阳”,指使用明显的大胆进攻的方法;“阴蔽”,指退避不动,畏缩不前;“阳察”,指过于显露;“阳节”,指刚强之气;“阴节”,指人的柔弱气度。这段话中的阴阳概念就不仅是指自然现象,这里涉及到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士气的高低强弱。这是阴阳概念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都是《左传》这些思想的合理延伸。
总之,从《尚书》、《连山》、《山海经》、《诗经》、《周礼》、《左传》、《国语》这些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到阴阳观念早在夏商周时已非常流行,而且很早就成了哲学概念。《易传》的阴阳思想,其来源是非常古老的。
(三)老子、孔子对《易传》阴阳思想的影响
谈《易传》的阴阳观,当然不能不谈老子的影响。在整个老子的著作中,涉及阴阳思想的只有一条,但这一条的重要性不可低估。这条内容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这里的“一”、“二”、“三”指什么?有人根据上下文分析,认为一是气,二为天地,三为阳气、阴气、和气。但这种分析是否符合作者原意,很难说。后面那句话确实谈到了阴阳范畴,他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阴阳,这句话具有哲学意义。在他之前,周成王说过“燮理阴阳”,把阴阳看成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但周成王那句话毕竟还是有些笼统,他没有具体解释。这里,老子这句话正好把这局部的东西统率起来,而且更具体地说出来。老子这句话已非常接近《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那句话了。他这句话对《易传》思想的形成是促进作用的。
和老子对《易传》的影响相比,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影响应当说是更大、更为直接的。
孔子有关阴阳的思想在很多著作中都有记载,比如《礼记》《大戴礼记》,还有《易传》本身,特别是新近出土的湖南马王堆的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等佚文,在这些著作中都有孔子这方面的思想资料。
比如,阴阳是宇宙间一切事物产生的本原思想。这一思想突出地表现在《大戴礼记》的《曾子天圆》篇中。这篇文章通过曾参的口记载了孔子的一段重要言论。文章说:“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而善否治乱所由兴作也。”
孔子这里说天道圆,地道方,并非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如这样去理解,那是误解了。孔子这里的意思是:天以精气的的无常变化,循环复杂的运动为其规律性;地以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殊职能的事物的存在为规律。天道和地道,一动一静,一明一幽,一圆一方,一吐气一含气,一施气一受气,一阳一阴。各不相同,而又缺一不可,互相支持。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命题,即认为精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即“品物之本”。这是我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本论思想。精气学说的最早代表不是稷下道家,而是孔子和曾子。在孔子看来,精气还分阴阳,精气之阳者叫神,精气之阴者曰灵。这样一来,精气是“品物之本”,那么作为精气根本特性的阴阳当然也成了“品物之本”。精气如阴阳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而且也是社会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根源,也是社会治乱的根本出发点。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但他不承认道也有阴阳,而在这里孔子则认为气和道也有阴阳,这一点比老子前进了一步。
由上可知,《曾子天圆》篇中所引孔子言论和《易传》的阴阳思想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说得很简单,完全是一句结论性的哲学论断。孔子的言论则从理论和事实两个方面为这一论断开辟道路。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孔子的阴阳思想是《易传》阳阴思想的直接来源。有人说,孔子不讲阴阳,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误解。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再引证一句马王堆帛书所提供的新发现:“子曰:易之义,谁(唯)阴与阳。”(《易之义》)
这不是很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