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蕾

李蕾

(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23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2018 年 9 月受检的 14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70)和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7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72-02

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慢性病,发展过程中会造成人体心脑等功能退行性下降,对人的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1]。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由遗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影响所致,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高血压治疗时间长、难根除,患者很容易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且治疗依从性不高,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对我院受检的 140 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2018 年 9 月受检的 14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各 70 例。其中,对照组男 41 例,女 29 例;年龄区间 44~76 周岁,均数(53.68±5.47)岁;病程 1~14 年,均数(7.20±1.20)年;实验组男 42 例,女 28 例;年龄区间 45~77周岁,均数(55.10±5.50)岁;病程 1~15 年,均数(7.66±1.45)年。所有患者经检查无其他重大脏器疾病,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均正常,均符合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日常宣教,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出现意外情况给予紧急救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通过召开讲座、发放宣传册或播放影像资料等方式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后期注意事项,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提醒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性。(2)心理护理:由于高血压病程长,患者长期服药会产生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耐心与其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诉求,鼓励患者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从而减少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并且,护理人员要积极与家属沟通,嘱咐家属对患者多支持,让患者发至内心感受到家人对他的关心,使其保持最佳的心态进行治疗[2]。(3)饮食指导:建议患者多食优质蛋白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嘱咐患者每天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使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禁烟酒。(4)运动指导:为患者制定运动训练方案,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打太极等,运动时间保持在 30min 左右,运动量不宜过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较治疗前舒张压下降高于 10mmHg,或收缩压下降高于20mmHg;有效,较治疗前舒张压下降低于 10mmHg,或收缩压下降高于30mmHg;无效,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全部录入 SPSS19.0 系统中进行处理分析,设定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3.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该病易反复、病程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察觉,一般表现出头晕、疲劳、心悸、精神紧张等症状,但如不及时预防治疗,伴随的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肢体麻木、神志不清,甚至出现中风、心梗、肾衰等严重症状,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3]。当前,对于高血压一般采取药物进行干预,虽具有不错的疗效,但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4],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极佳,对改善患者血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得到了深入了解,认识到高血压发生的危害性,从而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通过心理护理,缓解了患者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达到了重构其心理平衡的目的;通过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提高了身体抵抗力,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结果与上述一致。数据表明,对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极佳,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故有必要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最大化的发挥出控制血压水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霞.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2):2872-2873.

[2]王菲菲. 护理干预在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2):42-42.

[3]符可文, 陈赤霞, 赵亚丽, et al.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14):1776-1777.

[4]秦庆美. 护理干预对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6):940-943.

论文作者:李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