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研究

黑龙江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研究

张永利[1]2002年在《黑龙江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异常活跃,迅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我省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更深了解以及对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位置、所起作用的重视,笔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予了充分的介绍。 进入九十年代末期,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企业改革被提上了日程,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下,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启动式的改制形式,被方方面面接受,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股份合作制在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国有资本退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作者从企业内外两方面分析,找出制约其发展的不良机制,从加强和改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加强和改善对改制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加强法制建设和完善经营者人才市场入手,改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展地区性资本市场,从而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深化股份合作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其进行科学化的改造,优化股权结构、放宽持股比例、理顺分配关系使股份合作制企业健康发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改革在深化、实践在发展。做为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改革形式的股份 合作制,它需要发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规范,同时,也需要人们 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进一步认真探索和研究。

任海龙[2]2005年在《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新的挑战和冲击,我国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提高农业竞争力,解决“叁农”问题的重要目标和举措,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是靠投资的拉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深层看,仍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计划和行政命令为主的财政支农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农业信贷资金市场仍然未能真正确立,农业资金流向和流量的调节机制仍以政策偏好为主,政策性开发贷款严重不足,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等方面。农业投入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因素。 在农业发展中,制度决定效率,农业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果势必受到农业产业投资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供给体制和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改善农业投融资环境现状,一方面依赖于政府建立起完备、明确的政策辅助支撑体系,增强社会资金对农业的信心,彻底解决目前农业资金的窘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领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供给。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以及现代投融资理论为基础,采取对比分析、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剖析。以此作为问题研究的起点,同时对农业投融资的基本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概括,为本论文研究提供科学借鉴;其次,对我国农业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农业投资的相对不足和不稳定性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约束,并且通过产业关联的传导和放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产生影响,加快农业投资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并对农业投资不足的深层制度原因进行了剖析。再次,对农业资金募集的两种主要方式即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和利用金融机构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有关情况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我国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资金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财政支农资金在投入结构、管理体制和使用效果均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信贷和证券市场的融资没有充分体现服务“叁农”的功能。最后,设立模型对我国农业资金供求数量和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我国农业投资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下,制定优惠政策,努力增加农业投资的总量;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进行结构调整,确立不同阶段的资金投放重点,不断提高农业投资的效益;深化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农业投资资金的吸收能力,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市场化的多元投资体制,形成农业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内在、根本、持久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措施。最后,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黑龙江省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情况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对促进我国农业良性互动资金供求机制形成具有重要理论参考和实践价值的创新观点。一是在对我省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因素和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业投资总量需求的计量分析模型,对2020年前农业投资的需求总量、供给总量及供需缺口进行预测。二是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化强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叁农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政策和建议。叁是指出在我国严重的金融二元

才华[3]2003年在《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博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众多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因为各种原因举步维艰,严重的制约了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发展黑龙江省经济的关键。本论文就黑龙江省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解决的措施。 首先,本论文介绍了有关的企业理论,为以后的论述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使得后文的论述更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意义。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产权理论、企业家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等。 其次,是对现状问题的分析。本论文从各种不同的理论角度分析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内部人控制失控、新老叁会矛盾重重等。同时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分别分析了黑龙江省近年来大中型国有企业及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的状况,并且对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而且还将黑龙江省与相关省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状况进行了对应分析,从而总结出黑龙江省国有企业不仅存在着共性的问题,而且也存在着自身的弊端。 再次,是对问题的解释。本论文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对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建立了全体人民——政府——企业经营者叁方博弈模型,论证了这种叁方博弈不稳定性,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国有企业应该理性的退出竞争性行业。 最后,本论文结合模型分析提出的解决办法,给出了现行的政策性建议。使本论文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丁伟国[4]2005年在《转型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金融问题与合作金融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两个相关联的问题交织缠绕在一起时,更成为世界关注的难题。处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历史和现实矛盾复杂突出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入手,系统分析我国合作金融发生实质性“异化”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重建的制度安排。 首先,本文对合作及合作金融的有关概念加以明确,并着重对合作制及合作金融所体现的深层次的条件、背景、制度和原则加以表述,确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以此为基础为以后的研究做出规范和界定。合作金融组织虽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发展,理论研究却并不充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的探析,以规范研究的方式探讨农信社产生的历史根源,寻求在中国农村体制转轨过程中具有效率选择的比较优势。 其次,本文主要对我国及国际农村合作金融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分析,包括演变、现状、组织形式、结构体系等。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与功能的缺陷的结论。重点针对合作金融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模型化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与错位的现实,并通过对产生此情况的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推导出合作金融变革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在国内,本文以原创“结构-功能互换”假说提出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链条的重新定位和业务重建的理论思路,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实践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最后,本文就我国转型时期的农村经济和金融体制,分析现行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提出可供选择的叁种理论模式:规范化的信用合作制模式、一级法人制的合作银行模式、分散化的商业银行模式。本文将重心放在了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探讨上,针对我国经济转轨,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思路与业务转型建议。 上述研究成果,是在我国正处国于体制转轨阶段、市场体系亟待发育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陷入僵局的背景下取得的。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对于完善合作金融理论体系、推动转型经济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刘加华[5]2004年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已经历了二十多年了,但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改革并未达到政策设计者的目标。本文通过制度经济学理论和过渡经济学原理,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和建设的政策和途径。过渡经济学认为,在现存的不合理制度和未来的理想制度之间,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的,如何完成这段距离的过渡,是改革面临的一个关键的问题,一个社会有时之所以维持旧的制度不变,并不是因为新制度不好,而是因为改变旧制度的成本太大,过渡的成本太高。改革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益冲突和化解的过程,不同利益集团的相互博弈、谈判、协商、退让构成了改革的主要内容。从长期来讲,改革会对社会各个利益集团带来总体的“正”效用(否则改革就不会发生),但在具体改革的过程中,有的集团利益会受到暂时或者永久的损害,有的集团的利益会得到加强,利益增加的集团会支持改革的进行,而利益受损的集团就会反对改革,反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抱怨,消极怠工到社会动乱以至战争,这些就构成了改革的成本。制度经济学认为,每个人(包括由个人组成的机构)都是追求个人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人,一个人会赞成导致自己的收益大于成本的他人行动或社会变动,反对导致自己的成本大于收益的他人行动或社会变动。因此,当一项改革方案在带来资源配置和一部分人的收入改善的同时,引起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损失,后者就会反对这一方案的实施,一个改革方案损害的人越多,损害的程度越大,它的成本就越高,因而,被损害的人数和被损害的程度,从而反对改革的人数和反对的强烈程度,就成为了改革成本的度量。既然改革有成本,作为改革的发起者必然要寻求成本最低的改革路径和方案,既然改革成本与利益分配和利益冲突直接相关,寻求最佳改革道路或方案的努力就必然转化为使改革方案尽可能少地损害部分人的利益的思考。本文依据以上观点,从分析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中各个利益集<WP=5>团的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过程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关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和建设的主张。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合作经济和合作金融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合作金融理论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与马克思合作制理论的本质区别,从哲学的角度对合作制原则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了解释,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论述了合作金融的企业边界和效率理论,提出了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合作金融是企业的一种实现形式,合作金融企业经营规模理论上有着内在缺陷,现实中合作金融通过制度创新以克服经营规模的缺陷。介绍了合作金融的效率理论,分别阐述了合作金融与商业银行各自适用的领域及效率,论证了合作金融能够在现实经济中有效率地运行。提出了合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进行了探讨,提出合作金融企业按商品经济原则经营的观点。第叁章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对建国后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历程进行了回顾。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特征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异同点,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渐进特征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涉及的四个利益集团的分析,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过程进行了解释,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目标和实现改革目标的路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取向不仅是按“合作制”改革的问题,而且还是按“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市场化”就是“企业化”。农村合作金融企业的分配既不能完全按“投入资本”的多少分配,也不能按经典合作制理论的“交易量”分配,而应该按各“相关利益主体”投入的生产要素分配。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应该重目标,轻方式,只要有利于叁农发展,采取任何方式都是可行的。第四章论述了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改革。阐述了合作金融产权理论和产权实现形式的演变过程,对不同的产权模式优劣进行了比较,<WP=6>分析了我国现有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的缺陷,对现有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功能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及其实现形式目标。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与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农村合作金融必须拥有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形式的“外壳”。对现代合作金融实行“法人产权制度”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改革中涉及的股份合作制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两种相互矛盾的制度的结合,是不可能长期继存的,农村商业银行应实行“一企两制”的经营制度。本章最后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第五章论述了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和规范。对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的法人治理结构理论进行了论述,论述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和引发的问题,对“内部人控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过程中的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化解办法,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治理结

李澄峰[6]2006年在《黑龙江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带动了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黑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黑龙江民营企业起步较晚,还处于创业初期,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90%以上的民营企业实行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仅所谓的个体工商户和绝大部分私营企业属于家族企业,而且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企业集团也仍然都保留着浓厚的家族色彩。黑龙江民营企业与东部沿海民营企业发达省份比较差距非常大。黑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民营企业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倒闭。究其原因,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制度因素,而制度因素是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制度的缺陷和不完善严重阻碍和限制了黑龙江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黑龙江民营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本文在综合评价国内外制度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黑龙江与民营企业发达省份民营企业发展的比较,找到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发现黑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度因素,并通过对东部沿海民营企业发展中两种成功模式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的分析,找到能够对黑龙江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借鉴之处。本文分析了黑龙江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的特征以及家族式管理的利弊,认为家族式管理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家族式管理并不和企业发展冲突的时候,家族式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黑龙江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应该结合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的规模,发展程度等特点,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叁方面展开对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体系的构建。企业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必须分清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发展程度等,因为对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来说,在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方面出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因而适应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本文对黑龙江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都从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中小规模民营企业两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最后从黑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市场准入、融资体系、税费负担、法律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和改善黑龙江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外部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吕勇斌[7]2005年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经济组织。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升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其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竞争力的大小。如何通过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扎根于特定区域的中小企业群体及其集群不仅对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并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事实证明,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组织因素。因此,从理论上阐明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和运行中的作用机理、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经济落后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等问题,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运用宏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企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经济区域中的中小企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跨学科的视野考察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及中小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文共分九章,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并对中小企业、经济区域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和第叁章是本研究的理论起点和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批判了规模经济论,评述了中小企业生存论和发展论,并对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一个扩展分析,从理论上对中小企业何以存在、发展这一重要的经济现实做出科学而完整的解释。第叁章主要剖析了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中小企业作用机理,认为,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区域创新、强化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符合我国要素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通过大量、系统的统计资料以及计量模型清晰地、有力地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形成的主要组织因素。第五章从经济总量、规模效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四个指标来比较东中西部叁大地带中小企业的

谢立新[8]2003年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叁个地级市为例》文中提出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叁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叁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叁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叁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叁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宋丽平[9]2006年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中央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以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采取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使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了新的强劲的发展动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从“一五”开始,国家就高度重视对国有企业的投入和建设,使国有经济在全省全部经济成份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97年以来,由于大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人员分流和产品结构调整,使得国有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为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黑龙江省委提出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提出将在今后“通过多方途径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继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为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本文研究,对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体制改革,改变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现状,提升民营经济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贡献的份额,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我国非公有制及民营的内涵,“非公有制经济”是同传统的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民营”一词所依据的不仅仅是所有制,也包括经营方式,引入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概念,较非公有制经济制定政策措施也更有针对性。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本文着重评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比较优势,黑龙江省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应重视地方政府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地域和资源特点,要开拓新思路。本文还总结了建国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又一次崭新的贡献,是对马列主义的重要发展。 通过对黑龙江省413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及分析,得出“政策支持”、“环境宽松”、“资金支持”、“技术”、“市场”和“人才”等因素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都要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及“珠江叁角洲模式”的分析比较,找出黑龙江省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思想解放程度、政策扶持力度、市场竞争能力、环境创建水平等方面都落后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为黑龙江省今后的经济工作指出了方向。全省上下应营造一个宽松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构建一个信息、融资、人才、中介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利用国有企业改制等有利契机,迅速打造一批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民营企业:利用地缘优势打通国际通道,引导黑龙江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梁慧瑜[10]2007年在《中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实中有很多员工持股性质的探索,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的引导而陷入混乱。很多具体的案例表明,一方面,员工持股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诸如华为股权纠纷这样的问题。从员工持股有什么作用到我们需要怎样的员工持股,就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以及法律解释等方法,跨学科对员工持股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员工持股的概念、特征、历史发展、理论基础、西方国家实践以及我国已有的相关实践,为构建我国员工持股法律理论提供理论基础,实现法与经济的和谐。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从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问题入手,探讨企业资本问题:即现有的以物质资本为主、忽略人力资本的做法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为此,应当发挥企业中人力资本的力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强烈的人身附随性,加之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习惯,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就要改变传统思路,对症下药,选择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并在一定时期内,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激励方式。通过对当前主要采用的员工激励方式的比较,得出初步判断——当下对我国企业而言,员工持股是最优员工激励方式。第二章员工持股的基本理论。从员工持股的概念、类型入手,进一步认识员工持股制度的本质特征。由于近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现代员工持股的理论也源于西方。故本章对员工持股制度理论基础的探讨,也主要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主;同时也介绍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我国学者对员工持股的理论探讨。比较而言,人力资本理论更符合员工持股制度的本质特点,以此为基础,对员工持股制度进行利弊分析。第叁章国外员工持股实践及启示。重点介绍: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德国的员工参与决策制度、日本的员工持股制度、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合作社制度等。通过对国外典型的员工持股的介绍和梳理,得出对我国实行员工持股的有益启示。第四章我国员工持股实践与存在的问题。我国最早的员工持股实践,出现在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晋商票号之中,由此为员工持股适应我国文化传统作出了有力地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各种员工持股性质的实践,但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制度完善的必经之路。分析我国员工持股“失效”的原因,是要为我国员工持股提供合适的路径——区分不同的企业性质,走不同的员工持股之路: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制度建设中,国有企业注重规范化、制度化而民营企业则要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第五章构建我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在前文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和构建员工持股法律制度。选择适合我国的员工持股立法模式,确定立法的宗旨与基本原则,从各个具体问题入手:股份来源、资金来源、持股比例、股份的管理方式、员工股东的权利义务等方面考量员工持股法律规范的细节。通过对员工持股相关问题的全面梳理和论述,用《员工持股条例建议稿》作为论文的代结论,试图使员工持股理论更具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研究[D]. 张永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2

[2]. 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研究[D]. 任海龙. 东北农业大学. 2005

[3].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博弈分析[D]. 才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4]. 转型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D]. 丁伟国. 东北林业大学. 2005

[5].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建设研究[D]. 刘加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6]. 黑龙江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 李澄峰.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7].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吕勇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8]. 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叁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9].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宋丽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10]. 中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研究[D]. 梁慧瑜. 厦门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黑龙江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