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谈金融——信用卡:货币观念化的重大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大突破论文,信用卡论文,货币论文,观念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七十年代以来,信用卡在全世界的使用范围迅速扩大。美国平均每人拥有1.7张信用卡。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在国内发展很快并出现国际化趋势。1993年底,VISA的国内会员银行共发行信用卡近200万张,交易额近100亿美元,全中国约有4.5万家商店接受VISA卡。据估计,2000年中国将发行2亿张信用卡。
信用卡的发行和流通是货币观念化发展的重大突破。
货币观念化的含义是:货币日益朝着脱离货币实体而从抽象和象征的意义上执行其各项职能的方向发展趋势。具体地说,在质的方面,货币实体逐渐摆脱价值实体而由无价值的符号或凭证来充当;从量上看,货币量与货币实体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日趋淡化,以致消失,并朝着以最低限度的货币实体量来尽可能多地发挥货币作用的方向发展。上述过程同时也是货币单位与货币面值,名义价值量与实际价值量,货币量与货币实体量等之间相分离的过程。其结果,货币单位成了计算和记帐单位,货币量成了帐面资产,而货币实体则成了记帐和证明工具。于是,货币只是在观念上执行其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历史发展的轨迹为此提供了佐证。
足值铸币的名义价值量与其实际价值量基本一致,铸币本身的价值是其名义价值的物质承担,其面值往往与货币单位保持着一种既固定又规则的数量关系,可见,足值铸币尚无观念化的痕迹。
不足值铸币的名义价值量与实际价值量已不相一致,前者取决于信用的规定。上述分离导致不足值铸币成为一种金属货币记号,这意味着货币可以由非价值实体来充当。货币遂进入摆脱价值实体的过程,不足值铸币在衡量和体现商品价值以及媒介商品流通时使用的是其名义价值量。这些标志着货币观念化的帷幕已经揭开。但不足值铸币仍然依附在价值实体上,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物质承担者的作用;货币单位和面值之间依然保持着那种既固定又规则的数量关系,可见不足值铸币的观念化程度还很低。
纸币本身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其所代表的价值量安全取决于信用的规定。作为货币,纸币已经摆脱了价值实体,完全是以信用规定的面值来执行价值和流通手段等职能。可见,纸币发挥货币作用基本上是在抽象和象征的意义上进行的。纸币登上历史舞台是货币观念化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但纸币毕竟是一种有形物,货币单位与纸币面值之间仍存在着类似的既固定又规则的数量关系。在这一点上,纸币还带有一些铸币的“后遗症”。
支票所含有的货币量通常是随意的和不规则的(大致在其活期存款数量的范围之内),货币单位与货币面值之间已经没有那种既固定又规则的数量关系,货币量与货币实体量之间遂不再对应,支票的观念化程度较纸币要高得多。从量上看,支票对货币实体的依赖已降倒了最低限度。在质的方面,其一,由于货币单位不再规则是最了地反映在货币面值上,货币单位遂了成记帐单位;其二,支票流通使货币获得了双重存在,即一方面在流通中发挥货币的各项职能,另方面又在银行里表现为帐面资产。
然而,支票一经签发,货币量与货币实体之间的固定关系随即确立,支票在流通中成了一定货币量的承担物,交易之后,支配与商品或劳务形成对流。在此情形下,货币各项职能的完成还需要借助一种货币量十分明确同时又能实际进入流通的工具,在这里,支票与纸币仍有共性。
信用卡的崛起意义十分深远。作为一种消费信用支付工具,信用卡可以多次记载交易额,其与实际交易的货币量之间已不存在固定关系。信用卡不仅仅是持卡在某一实际交易中所花的货币量的凭证,而且还是其全部或一部分活期存款的记帐工具。在信用卡使用时,实际交易中并未发生商品、劳务与货币实体的对流,而只有事后的银行间款项的划拨。在此情形下,货币单位成了记帐和计算单位,货币量则基本转化为帐面资产,而货币实体(信用卡)中介一种记帐的证明工具。鉴此,货币实体在货币执行各项职能时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削弱,当货币用来衡量和体现商品价值、充当交易媒介时,所使用的只是抽象和象征意义上的货币单位和货币量。可见,信用卡已使货币基本实现了观念化。
在前纸币的货币形态上,货币观念化的主要内容是摆脱价值实体;纸币以后的货币观念化发展主要表现在:货币单位,货币量与货币实体之间的关系日趋淡化。
货币观念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商品经济的发展希望货币在执行其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项职能时应当是十分方便的,既省时又省力。比起其他货币工具来,信用卡更便利商品经济的运行。它体积小,携带方便;没有面额也不转手,媒介交易的次数不限;结帐清算由电脑进行,避免差错和风险,必要时还可以透支。因而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商品经济发展和运行理想的货币工具。
信用卡的发展是化身观念化的重要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货币观念化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此外,货币观念化还有赖于人们的长期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