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对策,并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前,大学生创业政策为新时代人才的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类型,并试图从多角度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政策;问题分析
1、引言
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对“创业带动就业”的大力倡导下,各级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这些政策,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相当的扶助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政策效果往往不如预期。笔者认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于评估政策效果,指导政策修正,拓宽政策制定的思路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引导大学生创业良性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2、大学生创业政策类型
综合来看,大学生创业普遍受内部和外部两个条件的制约。内部条件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多数大学生本身的思想准备和创新能力都不足以应对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外部条件的阻碍则体现在创业环境不完善,资金筹集困难,信息不对称及社会资源渠道缺失等多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困境,党和国家出台了各类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政策,也基本做到了“对症下药”。总体来看,可分为培养教育类政策和扶持资助类政策,两类政策各有侧重。
培养教育类政策主要以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素质为目标,近年来发展出了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各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开办创业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据调查,大学生创业者对于经济法律、税务知识、成本控制等普遍了解不够,不足以应付创业过程中经营管理的要求。心理素质较差也是制约大学生长期创业的因素之一,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在两三年内放弃创业,除了现实条件的阻碍,也与心理素质普遍较差有密切关系。而这类政策旨在通过实践让大学生创业者切身感受创业过程,提前学习所需知识,充分积累社会经验,锻炼抗压能力,避免大学生创业者在真枪实弹的考验中茫然无措,求助无门。
扶持资助类政策相对前者而言,更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解决外部环境方面的难题。该类政策可进一步细分为非经济性扶持类和经济性资助类。非经济性扶持政策主要是帮助降低创业的进入门槛并加强对整个社会创业环境的改善。比较典型的做法是精简公司登记中的程序,给予大学生创业者在企业注册上的便利。另外,非经济性扶持类还应包括优化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改善创业风气,以宣传普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思想为工作重点。该政策要推动塑造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认同感,从而发动各方力量推进大学生创业良性发展。
经济性资助类政策一般包括税费减免和融资优惠两方面,是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这一普遍问题而给出的。目前而来,大学生获取创业资金的渠道很少,所能筹集的数目也非常有限,据双创评估报告,有近八成的大学生基本依靠父母亲友的资助作为启动资金,但随着创业逐渐深入,风险增大,家庭资金难以支持。而创业前期投入大,回报率低,赚取的利润也难以维持后续经营。因此,能否成功吸引投资,成为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市场上的创业项目杂,同类项目间相似度也较高,真正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创业项目少,大多数创业项目很难吸引投资者。同时,融资市场中投资者为确保获利,对各创业项目的前景评估更加精细复杂,拿到投资等待的时间长,难度加大。因此,针对资金短缺而制订的政策就更加有必要,也有很强的政策效果。融资优惠一般是对非国家限制行业的创业公司给予数额不等的低息贷款,保证优质创业项目的顺利启动和持续发展。税费减免即对创业公司在一定年限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减轻创业公司日常经营压力,推动其长远发展。
3、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研究
尽管我国的创业政策减轻了创业压力,对于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影响,但其本身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也致使其政策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2016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内选择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生,3年后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即使在创业条件相对较好的省份,如长江三角地区的浙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仅有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仍旧需要改进修正,要不断解决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大学生创业健康发展。
3.1政策制定主体混乱,存在不协调不规范不连续的问题
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由国务院领导,各级政府部门贯彻、补充并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由于缺乏专门的协调管理机构,致使大学生创业政策制定主体较为混乱,存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协调、地方与地方之间不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各项政策也就难以保证规范性和连续性。一般而言,国务院下发政策文件,传达主要精神,要求各级地方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虽然地方政府往往都能及时出台相应文件和实施细则,但往往由于理解偏误、内容庞杂或实际情况复杂等原因,中央与地方间的不一致难以避免;同样,各地区之间政策的不一致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使得跨区域的创业活动陷入窘境,并且导致创业活动和创业人才大量流向政策红利高的地区,加重这些区域的扶持压力,对于其他地区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也有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大学生创业活动涉及工商、税务、教育等多个部门,政策的制定存在很大的协调难度,无法保证统一性和连续性。
3.2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缺乏监管,政策效力难以保障
尽管我国大学生创业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新风潮,但对于这方面成效的监督考察,并不是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点,就难以引起各级官员的充分重视;同时国内也缺乏相应的评价大学生创业政策效果的专门指标体系,使得监督评价工作无从下手;另外,由于大学生创业政策往往涉及财税及贷款问题,众所周知,财政收支又是地方政府的命脉所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往往缺乏动力来充分落实减税免税和低息贷款等创业政策;最后,支持大学生创业之类的扶助政策在执行上本身就有其困难性,如何确定扶助对象、如何核准扶助金额标准、如何考察扶助对象的资金使用情况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都会限制大学生创业扶助政策的有效发挥,甚至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3.3政策执行人员资质不匹配,专业人才缺乏
培养教育类政策是大学生创业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国内主要由各高等院校承担该项工作,培养教育的形式多是讲座论坛类和比赛类,形式重于内容,对于实践能力的锻炼还远未能达到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承担培养教育工作的大多是在校老师,对于创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实践经验也相当缺乏。甚至有不少高校将创业教育功利化,肤浅化,只是将鼓励学生创业作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手段,以装点门面,或者将创业教育等同于鼓励学生开公司当老板,一些培训更是流于浮夸的成功学,对学
生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创新意识,批判思维都无法起到锻炼的作用。综上可见,专业培训人员的缺失使得教育思路偏离初衷,当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培养专门的创业实践指导人员是当务之急。
3.4政策倾向性明显,对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总体被削弱
各地方制定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均带有相当程度的倾向性,这是因为当地政府也是市场参与者,故而一般会倾向于集中资源给最能创造收益的产业部门,例如大力培植高新技术方向的创业者,或扶助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关的创业活动。这虽然能促进社会资源向新兴产业加速流动,但也无疑给大学生创业活动设置了隐形的门槛,其他行业的创业者可能因为与政策方向不符而难以得到经济性质的资助。这一来与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初衷不符,另一方面,也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变相抑制,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利,也阻碍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
3.5政策灵活性不够,应加快引入市场机制,共同提供资助
目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对于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资助依旧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以致孤掌难鸣。一方面,仅以财政资金为基础提供大学生创业者的所需资金,渠道单一,资源有限,不免陷入僧多粥少的窘境,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得各级政府背负了更大的财政压力,对于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例如同大型企业合作,建立创业基金,使政府与市场共同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帮助。这样能使大量社会资源流入创新创业领域,也能大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利于资金的有效管理,并减少政府财政支出,无论对政府还是大学生创业者都是有益的。
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为了促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创新思路,优化政策,引导大学生创业走出困境,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推动国家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帮助改善民生。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形成合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社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高阳雯轩《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求知导刊》2016.02
[2]李伟《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14.09
[3]杜鹏举《我国地方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现代化》2016.09
[4]姚毓春,张晶莹,周春国,杨洲《大学生创业问题探析》《经济纵横》2007.04
作者简介:宏丹彤(1997年2月—)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15级本科生,专业为金融学。
论文作者:宏丹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政策论文; 大学生创业论文; 大学生论文; 创业者论文; 政府论文; 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知识-力量》2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