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民风民俗中加深民族认同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风论文,民俗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认同感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一词的概念,西方学者似乎还没有一致的共识,中文“民族”一词,由梁启超在1903年把欧洲政治理论家布伦奇利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以后,“民族”一词才在中国普遍使用起来。布伦奇利认为民族有八种特征:1.同居一地;2.同一血统;3.同一的肢体形状;4.同一语言;5.同一文字;6.同一宗教;7.同一风俗;8.共同的生计(经济)[1]。“认同”(identity)一词,最先为弗洛伊德提出:“指个人与他人和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也即社会群体成员在认识和感情上的同化过程。但在辗转使用中,“认同”又衍生出另一种涵义,即:社会成员对自己某种群体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如人们常讲的“国家认同”、“社区认同”、“家族认同”、“阶级认同”、“文化认同”等等。民族认同首先是对自己民族的历史进行认同。中华民族的历史系统的主干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唐(尧)、虞(舜)、夏、商、周[2](P1-36)。此后,凡是被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或边疆民族,都接受了汉族生活方式,精神上认同了这个历史系统。今日的汉族,则大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四川北部的羌族,则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大禹的后代[3](P350-353)。这就是一种从历史意识中所产生的历史认同之表现。民族认同的另一层含义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基于物质生活之上的一种心理活动。民族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类文化的不同。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物质环境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容,而不同群体的人们也正是从这些文化的不同中感悟自我,认识自己的民族归属的。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也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这一特点使得民族认同比其他认同有着更为持久的聚合力。
民族认同是人的一种内心活动。它的表达充满了情感色彩。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有过充满激情的表白:“我为什么爱意大利?因为我母亲是意大利人,因为我血管里所流着的血是意大利的血,因为我祖先的坟墓在意大利,因为我自己的诞生地是意大利,因为我所说的话、所读的书都是意大利语,因为我的兄弟、姐妹、友人,在我周围的伟大的人们,在我周围的美丽的自然,以及其它我所见、所爱、所研究、所崇拜的一切,都是意大利的东西,所以我爱意大利。”亚米契斯的表白说明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才会爱自己的民族;只有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才会爱自己的祖国。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当他离开鲁国的时候,竟恋恋不舍地表示:“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东汉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说:“爱国如饥渴”。当时的另一位史学家苟悦则说:“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纵观历史,忠于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一直是动员和鼓舞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旗帜,是推动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力量源泉,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怎么样培养青少年一代对自己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比较抽象,目标过于高远,学生总觉得好像是一种说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考虑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家庭、学校、同伴、传媒等因素的影响下,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的内容逐渐趋向复杂,直到14岁以后,认同感的主观心理成分才作用增大。事实上,儿童对国家的认同感的发展不仅呈现上述一般的年龄特征,又会随着各自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的经历的不同而产生个别差异。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尤其是中小学的政治课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被作为必须传授的知识编入课本,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讲授任务,学生要在考试中把学过的知识默写出来。对于每个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爱国侨胞”,又有几个学生能了解这句话的内涵呢?笔者建议:应该从历史传统中,从生活实际中、从民风民俗中领悟民族的内涵。
一、黄陵祭祖
对一个不更世事的少年来说,要想真正理解“中华民族”,恐怕得从流传了几千年来的古老传说讲起。史籍中记载的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出现在八千年前。华胥氏的后裔建立夏朝,华夏族的名称便宣告成立。其中主要的两大支,即神农氏和轩辕氏,后来又发展成为炎帝族和黄帝族,以姜、姬为姓。炎帝族顺着渭水、黄河两岸,一直发展到今河南、河北和山东交界的地域。黄帝族顺着北洛水、渭水及黄河北岸,顺着中条山、太行山脉,直至今天的北京附近。其后繁衍出数千个氏族、部落,到夏、商时又发展成为方国,遍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后又向四方迁徙,分布于整个中国大地。在有文字可考的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各民族以汉族为主体,形成多元一体格局。就连台湾在旧石器时代尚与大陆连为一体,在新石器时代才与大陆分开。台湾的祖先是大陆人从东南沿海地区迁居过去的。现在台湾的两千多万同胞中,祖籍是福建、广东的汉族人占90%以上。其语言、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都与广东和福建相同。所谓“书同文,语同伦,中华民族一条根”。现代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一万多个姓氏),共同拥有一个祖先,就是轩辕黄帝。从久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疆域辽阔的大地上,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
华夏族主要的生活区域就在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像一副浑厚的臂膀,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这里,不仅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寝地;而且有新中国的摇篮、革命的圣地——延安。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位于延安黄陵县城北约0.5公里的桥山之上,又称桥陵,是国务院公布保护的第一号古墓葬。上面一座四角微翅的古式亭子,红柱绿檐,雕梁画栋,上书郭沫若同志书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笔力雄劲,字迹洒脱。亭后就是黄帝坟墓,高大雄伟。沮水环山而过。山上山下,风景如画,古柏参天,苍郁一片。黄帝庙座落于桥山东麓,院内有一棵粗大参天古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约五千余年。树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为群柏之冠。庙内还有十四棵古柏,其中一棵相传为“挂甲柏”。汉司马迁《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相传创自汉代,宋太祖开宝五年,下令移建于今址。因黄帝为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渊祖,历朝历代均有碑记载或录于县志中。直到今天,人们均逐年谒陵纪念。祭祀轩辕黄帝陵,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旨在消弭战祸,趋于大同。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始于春秋时期。桥山黄帝陵祭祀,大约始于魏晋,唐大历年间由皇帝钦定。嗣后千百年来,桥山之巅,沮水河畔,终年香烟缭绕,烛光明灭,鼓声箫韵,不绝于耳,千百年来,不论是皇亲贵族,朝廷重臣,还是江湖游客,草泽布衣;不论达官显贵,抑或困顿寒微,无论海内裔子,还是海外侨胞,都虔诚备至,祭奠我中华始祖。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曾亲自书写祭文,以表达共御外侮,兴我中华的决心。1997年的清明节,7月1日和重阳节,在黄帝陵前举行了三次隆重的迎回归、庆回归、告先祖的祭典活动。据台湾《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礼俗卷》称,台湾也有遥祭黄帝的礼仪。2004年,黄帝陵经海内外中华儿女十多年的整修,呈现出宏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浩大气势。陵区青山掩映,碧水泛波,古柏森森,瑞气氤氲,展现出“圣水深壑,灵山翠微”的非凡气象。对于每一个前来祭祖的人来说,不啻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二、识读家谱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的热爱之情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爱国言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有:热爱祖国的土地、河山和一切资源;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热爱同一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保卫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关心祖国建设,努力为国家作贡献。但是,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个体与整个民族的关系。为什么要讲“民族大家庭”?为什么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其实,一个姓氏的由来和迁徙,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无不记载着祖先们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无不折射出历史文化的光辉。这里有聚有散,有喜有忧,有成功经验,有血泪教训。看看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将对于我们有所教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的根在何处?”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正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家谱就是为满足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需求,将各个姓氏的家族在我国的由来、流动、迁徙、繁衍记录下来的。家谱记录了一个家族曲折的历史,反映了一种文化传统,它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宗族,爱乡爱国,联络感情。不少族规、家训简明扼要,针对性强,也便于记忆,其间蕴涵着不少有益的内容,可以汲取、利用。又如,不少人物、世家的起伏兴衰,有助于当今人才学的研究,也可以激励后人努力进取。没有人能不为林则徐抵抗英国侵略者的大智大勇而感动,没有人能不为林彪的一生而感到痛心疾首;没有人能不为毛泽东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没有人能不为汉代画工毛延寿而悲哀;没有人不为古代的周公和现代的伟人周恩来和鲁迅而骄傲,没有人不为周作人的投降日寇而觉得可耻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由此可见,姓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中国人所有的姓氏都是从黄帝开始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史记·五帝本纪》。按照西晋皇甫谧的解释:“黄帝生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祖属共有的名称。现在的小孩出世,一般随父姓。但在远古之时,只能随母姓。因为那时男女之间没有严格的性关系规范,更没有明确的对偶婚制度,在亲子关系的认定上,往往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早的姓都有女字旁,如姬、姜、姒、嬴、妊、妃、好、姚等等。
氏是由姓分化出来的。由于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上升,特别是对偶婚制的实行,原本由母系计算的血缘关系,转换为由父系计算。黄帝称轩辕氏,炎帝称烈山氏,尧称陶唐氏,舜称有虞氏。周代天子分封有德的人为诸侯,根据他们始祖的起源赐姓,再赏赐土地、人民、作为封地而命氏。如周王朝的封国有鲁、晋、郑、吴、蔡、魏等等,后来就成为自己及后裔的氏。根据《左传》,以国名为氏、以采邑为氏、以地为氏和以祖父的字或名为氏的最多。[4](P57-58)
我国最常见的100个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其次为王姓和张姓,分别约占百分之七点四和百分之七点一。其中排列在前的十九个大姓加起来,已占汉族人口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确曾经是个大家庭。
三、旅游寻根
拥有爱国主义知识并不一定就能产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尽管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关于祖国的知识和观念教育,但这些只作为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的认识基础,而非最终目的。要真正形成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则必须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在爱国主义情感中包含着多种成分:1.人们对于自己作为某国人身份的主观突显性;2.人们对于所属祖国和人群的依恋程度;3.人们对于自己乡土或国土的情感眷恋和保护意识。如当我置身于美国时,更能感受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可见,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与所处的情境有关,特定的情境会使人们在主观上突显和强化某种身份。例如,在异国他乡,一个人更能感受到故乡的价值,民族自尊感悠然而生。
到陕西旅游能增强人们的寻根意识。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发展之根,集中在陕西一段全长不足1000公里的天地间。到那里寻根祭祖和旅游是华夏儿女的福气。故都之根西安,从周天子到秦皇汉武直至隋唐的数千年间,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也是中国唯一超过千年的城市。人文之根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缔造者黄帝的陵寝。年年祭扫,岁岁封茔,已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代代相袭。共和国之根延安,其所在地的黄土高坡是黄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也是万物之根的象征。沟壑纵横的黄土景观,直观而又动人心魄地体现出天地茫茫的古朴、深远和苍凉,人与自然的情感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原始的倾诉和发泄。茫茫高天,苍苍厚土,确实是人类祈祷之情油然而生的天然祭台。民族之根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之河。千百年来,人们歌颂她,赞扬她,以最美好的词句来描述她对中华民族的哺育之情、养育之恩。而位于陕西宜川的壶口瀑布,则是这条母亲之河的最罕见的景观。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华夏之根的华山,古称西岳,是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内,北瞰黄河,南连秦岭,《水经注》说它“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华山历来为华夏民族的象征,其周边地区也是古代夏民族的主要栖息地。华山同时也是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根脉的道教的发祥地,人文景观及文物胜迹遍及四周。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所信奉的黄大仙,传说即于华山得道后飞往海外的。[5]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孝立身的民族,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到陕西旅游寻根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最好的精神寄托。
四、节日庆贺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尽管各族人民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上有所不同,但是大家都认同一种文化——举家团圆过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清明节扫墓、端阳节赛龙舟、中秋节庆团圆和重阳节祭祖先。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中国广大农村和乡镇都要闹社火、出花会,才算春节结束。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发达,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先人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静默鞠躬、追念祖先。有些地方上坟时还要供上祭品,焚化纸钱,以寄托哀思。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春末夏初最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辞人屈原而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想出了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包成棕子,以祭屈原。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都放下手头的工作,忙里偷闲,回家来看看。兄弟姐妹、父母孩子,大家欢聚一堂,听老人追忆过去的时光,互相道一声问候,说一句祝福,一家人,尽享欢聚的温馨与幸福。时至今天,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等传统依然保留着,并且会继续发扬光大。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庆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性格成于习惯,道德寓于风俗。民族精神不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的东西,而是流淌在民风民俗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今日中国的青少年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很难体验到祖辈们在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的献身精神。唯一的办法是从生活的原形中提取精华,从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寻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