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学龄前发展的社会因素调查_幼儿园论文

北京市城市学龄前发展的社会因素调查_幼儿园论文

北京市城市学前班发展社会因素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前班论文,北京市论文,因素论文,社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教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班是随着教育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近年来,学前班的发展成为农村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城市幼儿教育的辅助形式。

为了促进学前班的健康发展,国家教委于1991年提出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前班的性质。同时鉴于一些大城市幼儿园发展较好,《意见》中也指出,在幼儿园已能满足群众需求时,不必举办学前班。然而,就北京而言,近年来城市学前班幼儿数量有增无减。1990年北京市城市学前班幼儿占城市在园(班)幼儿总数的9.6%,1991年占11.75%,1992年占10.93%,1993年则增长至14.5%。北京市城市学前班为什么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学前班发展背后的社会因素是什么?为了了解这一社会现象,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

这次调查,随机抽取了石景山区2所小学和海淀区4所小学的学前班共9个。对幼儿家长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3份。同时,与学校领导和教师,北京市教育局幼教处,石景山、海淀区教育局小教科和幼教科的领导,进行了有关问题的座谈。

二、结果分析

(一)学前班的办学方式迎合了家长重视早期教育且重知识学习的教育观念,以及幼儿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的需求。

学前班附设在小学里,因此必然会受到小学教育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目前学前班与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学前班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重视对幼儿的知识传授和日常生活规则意识的培养;幼儿园则以游戏形式为主,重视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9%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学前班是“为了更好地使孩子全面发展”;有39.7%的家长认为“能学到知识”;还有14.5%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学前班是“为了孩子能更守规矩”。这说明家长把知识学习和日常规则的学习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反映出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

家长把孩子送入学前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使孩子“更好地上一年级”,占46%。学前班儿童中至少上过一年幼儿园的总计占77%,上过3年的则为34%。这说明事实上,目前学前班已成为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一种教育形式。

根据小学反映,学前班的收费介于30元到60元之间,因此收费低也是家长送孩子入学前班的另一个因素,占8%。从家庭结构来看,有59.1%的学前班儿童家里有老人照看,这也是促使家长可以将孩子送入学前班学习的背景因素。由于学前班的办学方式迎合了家长的需求,所以有97.4%的家长对学前班感到满意,这样,学前班便获得了充足的生源。

(二)小学通过附设学前班可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调查中,小学领导与教师都认为上过学前班的儿童在上小学时能很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一些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儿童,尤其是上过幼儿园的孩子,进入小学后,普遍反映难于较早适应小学生活,这表现在学习跟不上,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小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小学通过附设学前班同时配备素履较高、富有经验的教师,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附设学前班,近年来,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例如石景山区小教科、幼教科、幼教研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加强管理,搞好学前班的教育工作。一方面,从场地等物质条件上提出改善学前班办学条件的要求。如:学前班要有固定使用的教室;适合幼儿使用的桌椅、教材教具、图书和玩具;保证幼儿喝水,用流动水洗手、餐具消毒等。更重要的是,注意从教育形式上克服小学化倾向,坚持以游戏活动为主和实施教学游戏化;为了解决衔接问题,还采取了一些过渡性措施,如,第一学期主要以幼儿园活动形式为主,第二学期则重点帮助幼儿适应小学教育生活。为了落实各项要求,石景山区小教科与幼教科坚持申办学前班审批制度,严格标准,对不合格项目提出改进要求;督促小学定期进行自查,树立达标意识。从而提高了学前班的教育质量。

另外,小学也通过附设学前班来收取入班幼儿少量费用,以补充一部分办学资金,用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

(三)社会经济变革促使一部分厂办幼儿园解体,增加了学前班幼儿的数量。

城市中的幼儿园有许多是企业单位自己附设的。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幼儿教育,于是出现一些幼儿园“关、停、并、转”。据调查,有8.8%的学前班的幼儿是由于原先所在幼儿园停办,因而进入学前班,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前班的人数。

(四)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教育质量低。

调查表明,有77%的学前班幼儿曾入过幼儿园,为什么转到学前班?据家长反应,部分幼儿园的教育不如学前班,如办园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几乎是看护场所,这使得家长不愿让孩子继续留在幼儿园。家长认为,学前班教师责任心较强,即使环境再差,幼儿在班里也能学点知识。事实上也确实由于有些幼儿园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幼儿的求知欲,三年的幼儿园教育中所学知识较浅,重复性多,特别是有些园不重视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的衔接,造成幼儿进入小学后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因此,家长便纷纷将孩子送进学前班。

三、建议

(一)从提高教育质量上促进城市小学附设学前班的进一步发展,把它办成一个由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幼儿教育形式。据我们调查,城市学前班的发展是有其背景的,它也是城市幼儿教育的一种形式。显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无法硬性控制学前班的发展,而是应该重视学前班的教育管理,帮助提高学前班的教育质量。从幼小衔接来看,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还存在不少问题,那么,研究学前班的特点,更好发挥其在幼小衔接、促进幼儿入学准备方面的作用,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努力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在幼儿教育领域里引入竞争机制。学前班的发展对幼儿园提出了挑战,如在现实中出现两者抢生源的现象。一些幼儿园大班的幼儿转入了学前班,因此在客观上促使幼儿园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从而做好保教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为学前班提供竞争的条件,并做好对两者的教育督导工作,使幼儿园与学前班办出各自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

(三)创造条件建设“幼儿园——小学教育一体化”的社区教育体系。学前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有差距所造成的,而造成这种差距的背景是幼儿园与小学各自独立,因此形成各自封闭的局面。社区教育就是强调要加强各个教育系统之间的联系,在社区中建设“幼儿园——小学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将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项调查得到北京市教育局幼教处、石景山区与海淀区教育局小教科、幼教科,以及有关小学的校长与教师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标签:;  ;  ;  ;  

北京市城市学龄前发展的社会因素调查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