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730050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在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及对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中医针灸+西药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E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水平均有所改善,实验组E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在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ET水平。
【关键词】ET;中医针灸;面神经损伤
【中图分类号】R722.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313-01
面神经损伤的主要因素是医源性损伤和颅脑创伤,面神经损伤导致的面瘫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等带来不良影响比较大,不同部位的面神经损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1]。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分析中医针灸在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及对ET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关于面神经损伤 疾病诊断标准,入组患者均在知晓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且签署相关同意书。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方法,对照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88±10.54)岁,平均病程时间为(5.22±2.14)d;疾病类型:16例医源性面神经损伤、25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实验组应用中医针灸+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中有31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02±10.66)岁,平均病程时间为(5.19±2.11)d;疾病类型:17例医源性面神经损伤、24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500μg维生素B1、B12+0.2g~0.5g水杨酸钠+30mg/d泼尼松,连续治疗21d。
1.2.2实验组
实验组应用中医针灸+西药(500μg维生素B1、B12+0.2g~0.5g水杨酸钠+30mg/d泼尼松)治疗方法。取患者太阳穴、下关穴以及阳白透鱼腰穴,局部消毒之后,使用一寸或者五寸针灸针,进针0.1~0.3寸,注意手法,捻针后30min取针,1d行一次针,连续治疗21d。
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浆ET,所有入组对象均在结束疗程后在次日清晨空腹抽取2ml静脉血;测定ET: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按照相关说明书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ET水平变化。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面瘫)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面瘫)有一定程度的消失;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面瘫)未消失。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ET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ET为(2.29±0.55)ng/ml,对照组ET为(2.28±0.54)ng/ml,两组患者的E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ET为(1.56±0.51)ng/ml,对照组ET为(1.82±0.70)ng/ml,实验组E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即使面神经损伤疾病不会危及生命,但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根据Sunderland分类法将面神经损伤分为1~5度,Sunderland分类法有助于预后估计[2]。长期以来,面部神经损伤疾病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医针灸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中也被广泛使用。ET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肽,目前来看是最为长效的血管收缩因子,ET引起血管的收缩作用持久而强烈。根据面神经损伤的致病机理不难发现,ET分泌增加[3]。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水平均有所改善,实验组E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ET分泌增加后会出现缺氧情况,导致乳酸含量增加,造成神经纤维变性,形成恶性循环。西药治疗仪改善微循环为主,中医针灸治疗面神经损伤副作用 比较小,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在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ET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虞彬艳,宣丽华,吴翔等.粗针神道穴平刺与传统针刺治疗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2):99-101.
[2]刘克洪,李景琦,余丹等.高压氧配合针灸、药物治疗颅底骨折并发周围性面神经损伤[J].吉林医学,2012,33(3):462-463.
[3] 张微,李瑛,罗芳丽等.中枢神经可塑性在电针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量效研究中的应用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8):77-79.
作者简介:张崇岳,男,甘肃省中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论文作者:张崇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面神经论文; 损伤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针灸论文; 水平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