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德是对为政者最为核心的素质要求。所谓政德,就是从事政事的领导干部在政治生活、公共管理以及个人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领导干部群体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优劣,不仅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更关乎到党风、政风和民风甚至是整个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学习,自觉自醒--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习是改变世界的工具,只有学习才能自省、自觉,才有可能矫正行为。
1、学习各种优秀文化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汲取有益营养。这是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内在动力。道德是一种内在化的规范方式。只有每一位领导干部强化自我约束,内心深处筑起道德的坚固堤坝,才能有效执政。
2、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德为官之魂,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
明大德。"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论语中也说:大学之道,大明明德。得大道者得大德也。大道就是忠于人民,忠于党,勤政为民,努力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液、浸入骨髓,做到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真正做到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受人之命、尽我之诚。
守公德。就是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关心群众安危、疾苦、诉求,要公道正派,担当有为,为民谋利。
严私德。是指领导干部个人的操守和行为。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凡建立功业,又立品为始基"。这是对每一名领导干部立身做人、立志做事、立德为官的基本要求。面对各种诱惑,要自省自律自觉,防微杜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3、学习榜样,自省自醒。渐学渐行,古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内省也。正面的导向,反面的警示要及时吸取教训,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树立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导向,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强化实践,修炼性心--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
实践是成功之母。通过实践学习,才能有效践行、发现问题、实证一切理论和思想。
1、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的初心和信念就是为人民服务。一是自觉修炼道德定力。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和障碍、抵御各种诱惑和侵蚀,坚守道德信仰、保持道德气节,作出道德决断的能力和毅力。二是提升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执行能力。一方面要杜绝"以情代法",另一方面又要把握人情,体现法治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勤政为民,牢记使命
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权力看得比泰山还重,增强责任意识、行为意识和宗旨意识。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求真务实;坚持三严三实,四讲四有;坚持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清正廉洁,为官之道
"公生明,廉生威",千百年来无数事实证明,清廉自守乃为官之本也。新时代对于领导干部职位的各种考验更为严峻,一定要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慎初、慎微、慎行,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利益观,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自觉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守住拒腐防变的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
三、完善制度,保德护航--有效评价,立体监管,护德成业
第一,建立健全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 《尚书》中提出"任官惟贤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因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立健全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加强政德建设的制度保证。要保证选人用人质量,严防道德败坏者混进领导干部队伍,做到有德有才,大胆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
第二,完善政德的考核评价机制。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是对政德实现刚性约束的基础。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在工作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考核什么;二是怎么考核问题;三是考核结果的使用;把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既能选优,又能下庸,让出色者出众,无德者无位。
第三,强化政德立体监督管理机制。政德中的大量问题实质上折射出对公共权力监督的严重缺失。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在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渠道等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是引导新兴媒体正确行使监督权上加强工作,根本途径是通过"新闻立法",从法制上建立起正确的舆论监督机制,有效地促进公职人员加强政德修养、校正政德行为,形成以政德引导民德、带动民风的良性循环。
第四,要加强政德的法制化建设。政德的核心是用权。因此,要加快政德立法的步伐,尽快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的政德法规,要探索设立专门的政德监督管理机构,约束官员道德,保障公众批评、监督的权利。从而实现政德的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依法治吏"与"以德治吏"的结合。
德既是立身之本、为官之魂、为政之要,同时也是立国之基。领导干部作为老百姓的标杆、旗帜、北斗星,一言一行彰显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疾苦。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明公理、处公心、讲公道、谋公利,说话才会腰杆硬、才能发挥"1+N"的倍增效应,才会聚民心,像吸铁石一样,把党员干部和群众紧紧吸引在党组织周围。领导干部如能自觉自醒,最终会走向圣贤之道,利国利民,个体健康、家庭幸福、政党强盛、国家富强、社会和谐。
论文作者:李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领导干部论文; 道德论文; 为民论文; 私德论文; 大德论文; 自觉论文; 民风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