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临床研究论文_刘贵武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临床研究论文_刘贵武

刘贵武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人民医院 154200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左金香连汤配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用加味左金香连汤。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改善及复发率进行总结。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主要症状的改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疗效满意,主要症状改善快,用药时间短,复发率低,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三联疗法;加味左金香连汤;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常见胃病治病因素,常见于胃上皮细胞表面的粘液层。经国外学者研究表明: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因此,有效治疗和根除HP一直是胃肠病研究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现代医学的“三联”疗法已取得80-90%的根除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纯中药治疗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弱(差)于“三联”疗法,但对于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以及提高愈合质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若两者合用不但能提高治疗作用,而且能减少西药治疗的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2007年3月-2007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将HP阳性慢性胃炎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94±6.11),病程3个月-20年,平均病程(7.5年±3.25)。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性21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43.86±5.85)岁,病程4个月-18年,平均病程(7.33年±4.8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89年11月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辩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1]制定。其要点是:⑴临床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节律性,或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⑵胃镜检查可见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表现。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直接证据(组织学、尿素酶、细菌培养、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

1.3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病例标准

①年龄在18以下或者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凡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和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mg早饭前服,一日一次,克拉霉素分散片0.5g一日二次;阿莫西林胶囊1.0g一日二次,治疗二周。

治疗组:予以上三联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左金香连汤辩证加减治疗。基本方:黄连12g

吴芋肉6g 木香10g 黄芩10g 银花15g 白芨粉(分吞)10g 乌贼骨30g 元胡10g 九香虫6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连服二周。

辩证加减

⑴肝胃不和者,加柴胡、香附、白芍、佛手等。

⑵脾胃虚寒者,加党参、白术、黄芪、山药等。

⑶脾胃湿热者,加白蔻仁、苡仁、法半夏、茯苓等

⑷胃阴不足者,加生地、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等。

⑸胃络瘀阻者,加丹参、檀香、三七粉(冲服)、当归等。

服药期间禁用其他抗生素和抗溃疡药。记录药物反应,在疗程结束前后行电子胃镜、组织学和细菌培养复查。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作肝肾功能、血常规测定。

2.2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结合胃镜和尿素酶试验检查,判断临床疗效。

3、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1]制定:(1)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复查胃镜炎症消失,尿素酶试验呈阴性;(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复查胃粘膜炎症改变好转,尿素酶试验呈阴性或者弱阳性;(3)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复查胃镜复查胃镜胃粘膜炎症改变减轻或无变化,尿素酶试验呈阴性或者弱阳性;(4)无效:症状、体征,胃镜表现,尿素酶试验无改变或者加重。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综合疗效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3.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各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对照组胃痛有效率分别为78 %、56 %;腹胀有效率分别为76 %、62 %;嗳气有效率分别为92 %、74 %;纳差有效率分别为80 %、78 %;嘈杂有效率分别为68 %、59 %;便溏有效率分别为72 %、83 %;其中胃痛、嗳气等症状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3.4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其中治疗组中有1人复发;对照组中有3人复发。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4、讨论

多年的研究证明,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Hp感染。根除Hp可明显促使慢性胃炎症状消退并显著降低胃炎的复发率。Hp感染所致胃肠道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胃脘痛”范畴。本病病史一般较长,耗伤正气,故治则应在祛邪同时顾护正气。中医辩证本病多属于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等。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病历观察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单纯地应用现代医学的三联疗法或者纯中药治疗效果都不十分理想。若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中医辩证治疗不但疗效高,见效快,而且副作用减少,质量提高[2]。

加味左金香连汤是在左金丸、香连丸基础上加味改良而来的。左金丸和香连丸在复方抑制杀灭幽门螺杆菌中作用最强。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连主要成分为小蘖碱,抗菌谱较广,对HP抑菌力量较强,并能抗乙酰胆碱,有解痉镇痛作用;大黄可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游离酸及蛋白酶活性,有清除HP作用,减轻炎症程度,改善溃疡部位微循环,有利于溃疡的愈合;三七不仅杀菌力强,且能通过改善胃粘膜循环,继而使萎缩、肠化或增生组织病理逆转,促进溃疡愈合;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均有抑菌作用。以上药物随证化裁,对HP阳性的胃肠疾病有良好效果。使我们看到了中西医治疗上存在的优势,因此,积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西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肠疾病将会是医学界一个理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建忠,陈泽民,危北海.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119.

[2]徐艺等.中草药单味与复方对HP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5):292-293.

论文作者:刘贵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临床研究论文_刘贵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